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安全困境”的判断标准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5 13:4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trong>、“安全困境”的判断标准</strong><div>关于“安全困境”的分类,<b>一般</b>分为“体系引导型”(system-induced security dilemma)和“国家引导型”(state-induced security dilemma)。“体系引导型”主要强调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作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困境。“国家引导型”由美国学者斯奈德首先提出,他在《1914年安全困境认知》一书中将“安全困境”定义为“每个国家都坚信自己的安全需要其他国家的不安全的一种情况”。<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1" name="_ednref11">[</a>2](P. 32)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间的安全不相容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不同于传统定义。学术界对于斯奈德的新定义也有很多争论,柯林斯认为,只有当一个满足现状的大国寻求相对温和的霸权地位,执行以维持现状为目的的进攻性政策时,“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才能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帝国的“目的不是推翻现状,而是通过使其它国家恐惧而不敢挑战以期巩固现状。进攻性政策不是战争的前兆,而是使其它国家感到不安全来获得安全”。因为其它国家无法区分这种政策与有恶意的修正主义国家间的政策,霸权国认为自己无意加害于其他邻国,但它们的行为表明它们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这样“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就发生了。“国家引导型”与“体系引导型”的安全困境区别在于前者需要以牺牲它国安全为代价,但不管怎样,“原本可能从未存在的相互恐惧最终可能产生最可怕的结果”,<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2" name="_ednref12">[</a>9] (P. 57)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悲剧”。</di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3:44:32 | 只看该作者
<strong><em>统引导型与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的区别如下表:</em></strong><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3" border="1"><tr><td valign="top" width="115"><div>类型</div></td><td valign="top" width="192"><div>系统引导型</div></td><td valign="top" width="276"><div>国家引导型</div></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div>产生原因</div></td><td valign="top" width="192"><div>无政府体系引起不确定性</div></td><td valign="top" width="276"><div>帝国威慑政策引起不确定性</div></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div>国家行为</div></td><td valign="top" width="192"><div>行为体无恶意,</div><div>旨在维持现状</div></td><td valign="top" width="276"><div>行为体不想改变现状,</div><div>现状由帝国决定</div></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div>安全不相容性</div></td><td valign="top" width="192"><div>虚幻</div></td><td valign="top" width="276"><div>虚幻</div></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div>解决办法</div></td><td valign="top" width="192"><div>采取缓和政策</div></td><td valign="top" width="276"><div>改变帝国认为维持现状需要它国不安全的判断</div></td></tr></table><div></div><div>“安全困境” 的本质是“悲剧”,它的基本逻辑是国家无害的意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由于行为体之间缺少信任被误解为对其他行为体的安全威胁,并出现恶性循环,导致悲剧性结果。从其定义和归纳系统引导型和国家引导型的共同点来看,它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1、行为体的最初目标是维持现状;2、行为体之间的安全不相容是虚幻的而不是实际存在的。<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3" name="_ednref13">[</a>10](P. 69)</div><div>关于第一个标准,笔者认为“安全困境”描述的是任何行为体都不想发生战争,却又无法避免并最终导致了战争发生。如果行为体的目标是改变现状,那么最终战争的爆发是行为体行为的逻辑结果,而不是不想却又无法避免的“悲剧”。斯奈德的“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提出后之所以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主要是因为它的定义是一国的安全要以它国的安全为代价。米尔斯海默认为“安全困境体现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4" name="_ednref14">[</a>11](P. 48)但学者在批评他的理论时就认为“在米尔斯海默的世界里没有现状国家,所有大国都是修正主义国家并采取进攻性措施”,“如果所有国家都是修正主义国家并正确地认为其他国家也如此,那就很难发现困境”,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一个逻辑矛盾就是“将防御性目标(安全与生存)与进攻性行为相联系”,<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5" name="_ednref15">[</a>12](P. 155 -156)第三帝国与其他国家展开军备竞赛,并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这并不是由“安全困境”引起的,因为希特勒的目的是改变现有格局,推翻凡—华体系对德国的束缚。</div><div>关于第二个标准,笔者认为处于安全困境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恐惧和认为安全的不相容是因为对对方意图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也正是如此,才有消除或逃避安全困境的可能(如通过建立国际制度增加相互信任)。如果行为体之间存在实际的安全冲突,那么相互之间就是“安全冲突”,而不是“安全困境”。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因为南北朝鲜双方存在实际的不肯调和的安全冲突,这不是安全困境,但中国卷入朝鲜战争却是中美“安全困境”的结果,因为这主要是因为中美决策层对相互行为的误解引起的。美国认为:“美国不会进攻中国是很明显的事情,所以中国根本不用担心美国入侵中国,因此未曾感到有必要说服中国人相信这一点”,<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6" name="_ednref16">[</a>10](P. 37)但中国却认为:“美国在朝鲜和台湾问题上的决定……是其精心策划的‘侵略亚洲’战略的结果”。<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7" name="_ednref17">[</a>10](P. 355)</div>
3#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3:45:07 | 只看该作者
<div><b>二、陈水扁上台后的两岸关系是否是安全困境分析</b></div><div>许多学者认为两岸之间处于“安全困境”,<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8" name="_ednref18">[</a>13]笔者在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实证的方法,认为陈水扁实际执行的是渐进式台独,目的在于改变现状并最终独立,而且统独问题涉及两岸根本利益,两岸之间存在实际的安全矛盾,这些决定了两岸之间的关系不是安全困境。</div><div></div><div>1、<b>陈水扁奉行旨在改变现状的“渐进式台独”政策</b></div><div>考虑到经济发展和与美日等贸易伙伴的关系,大陆的目标是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并不是意味着必然用武力统一。唐家璇指出:“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9" name="_ednref19">[</a>14]2004年12月27日新公布的国防政策白皮书中也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台独”***活动,两岸双方随时可以就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进行谈判。”<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0" name="_ednref20">[</a>15]柯林斯也认为:“统一是目标,但优先选择是通过稳定渐进的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带来软着陆。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军事力量不是为了改变现状,而是通过使台湾感到恐惧,不敢宣布为独立国家以改变现状”。<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1" name="_ednref21">[</a>2](P. 35)也就是说,大陆当前的台湾政策是维持现状,防止台湾独立。</div><div>但是,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具有“台独”倾向的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获胜,打破了岛内政治势力格局。民进党是标榜“台独建国”的政党,其“台独”主张历经“住民自决”、“独立建国”、“事实台独”、“渐进式台独”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追求“台湾主权独立”的实质始终没有变。陈水扁上台后积极推行“渐进式台独”,<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2" name="_ednref22">[</a>16] “外交”领域进行“台湾正名”活动,如台“外交部”于2000年11月20日通令各“驻外”单位,今后各单位使用的名牌、座位牌、菜单、信纸及请帖等所印制的官方标志,避免使用“国徽”而改以“国旗”或梅花标志替代, 2002年1月13日,陈水扁在出席“台湾人公务事务会”20周年大会时宣称将在“+++国护照”上加注英文“TAIWAN”字样; 在军中加强“去统保独”教育,如陈水扁上台后,不仅下令取消军中反“台独”教育,并于2001年3、5月两次指示“国防部”强令三军全部清除基地营区内所有有关宣传“统一中国”、“复兴中华文化”、“反对台独”等的标语和口号;文化教育领域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的“本土教育”,培植“台独意识”,打造“台独建国”的思想文化基础,如建立台湾独立运用的拼音系统,2001年3月底,台湾局公布了“本土化教育”政策。</div><div>总之,陈水扁当局奉行的是改变现状的***政策,引发的只会是安全冲突而不是安全困境。</div><div></div><div><b>2、???????????? </b><b>两岸安全关系是现实的冲突,而不是虚幻的</b></div><div>笔者认为,统一与***是不可调和的,实践也证明统一与***问题带来的冲</div><div>突必然会导致战争。统一加强了德国的民族意识,使德国成为欧洲的强国,***使苏联沦落为三流国家,俄罗斯至今还被车臣问题所困扰。</div><div>从大陆方面来说,台湾问题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我民族感情、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如果台湾***,中国政府很难承担起历史责任,套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如果台湾不统一,中国政府就是满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而且可能会助长“东突”、****等***势力。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如果台湾当局铤而走险,胆敢制造重大‘台独’事变,中国人民和武装力量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图谋。”<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3" name="_ednref23">[</a>15]美国学者也认为“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台湾问题与民族自尊和政权生存是紧密联系的”。<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4" name="_ednref24">[</a>17](P. 45)</div><div>从台湾方面来说,2004年“总统”选举陈水扁再次当选,表明岛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虽然陈水扁被称为“子弹选出来的总统”,而且最近台湾“立委”选举“泛蓝”过半,但与四年前相比,陈水扁的支持率有了较大提高,表明陈水扁上台后利用行政优势推行“渐进式台独”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岛内“绿化”不可逆转。<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5" name="_ednref25">[</a>18]总之,“陈水扁当局肆意挑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图谋***中国的‘台独’活动明显升级。……日益成为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台海两岸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6" name="_ednref26">[</a>15]</div><div>当前两岸双方面临六大政治困境,即: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国际生存空间问题、两岸政策工具化问题、政治文化差异问题、不放弃使用问题。<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7" name="_ednref27">[</a>19](P.190-193)这些矛盾归根到底就是“统独”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两者的对立是无法回避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陈水扁利用执政优势,奉行 “台独”政策,一方面对岛内民众产生影响,加强思想“绿化”,另一方面通过叫嚣“决战境外”、“攻击三峡”,这些行为都将阻碍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大陆方面也着手制定《反国家***法》,应对“法理台独”,“不仅提醒台湾注意北京的认真态度,而且还意在让台湾的支持者美国阻止台湾当局越过红线”。<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8" name="_ednref28">[</a>20]</div><div>总之,统一与***是结构性矛盾,而且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又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因素,“统独”问题不仅仅是“利弊得失”问题,更是“是非黑白”问题,所以两岸之间的安全矛盾是现实存在,而不是虚幻的。</div><div><b></b></div>
4#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3:45:31 | 只看该作者
<div><b>二、陈水扁上台后的两岸关系是否是安全困境分析</b></div><div>许多学者认为两岸之间处于“安全困境”,<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8" name="_ednref18">[</a>13]笔者在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实证的方法,认为陈水扁实际执行的是渐进式台独,目的在于改变现状并最终独立,而且统独问题涉及两岸根本利益,两岸之间存在实际的安全矛盾,这些决定了两岸之间的关系不是安全困境。</div><div></div><div>1、<b>陈水扁奉行旨在改变现状的“渐进式台独”政策</b></div><div>考虑到经济发展和与美日等贸易伙伴的关系,大陆的目标是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并不是意味着必然用武力统一。唐家璇指出:“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19" name="_ednref19">[</a>14]2004年12月27日新公布的国防政策白皮书中也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台独”***活动,两岸双方随时可以就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进行谈判。”<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0" name="_ednref20">[</a>15]柯林斯也认为:“统一是目标,但优先选择是通过稳定渐进的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带来软着陆。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军事力量不是为了改变现状,而是通过使台湾感到恐惧,不敢宣布为独立国家以改变现状”。<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1" name="_ednref21">[</a>2](P. 35)也就是说,大陆当前的台湾政策是维持现状,防止台湾独立。</div><div>但是,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具有“台独”倾向的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获胜,打破了岛内政治势力格局。民进党是标榜“台独建国”的政党,其“台独”主张历经“住民自决”、“独立建国”、“事实台独”、“渐进式台独”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追求“台湾主权独立”的实质始终没有变。陈水扁上台后积极推行“渐进式台独”,<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2" name="_ednref22">[</a>16] “外交”领域进行“台湾正名”活动,如台“外交部”于2000年11月20日通令各“驻外”单位,今后各单位使用的名牌、座位牌、菜单、信纸及请帖等所印制的官方标志,避免使用“国徽”而改以“国旗”或梅花标志替代, 2002年1月13日,陈水扁在出席“台湾人公务事务会”20周年大会时宣称将在“+++国护照”上加注英文“TAIWAN”字样; 在军中加强“去统保独”教育,如陈水扁上台后,不仅下令取消军中反“台独”教育,并于2001年3、5月两次指示“国防部”强令三军全部清除基地营区内所有有关宣传“统一中国”、“复兴中华文化”、“反对台独”等的标语和口号;文化教育领域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的“本土教育”,培植“台独意识”,打造“台独建国”的思想文化基础,如建立台湾独立运用的拼音系统,2001年3月底,台湾局公布了“本土化教育”政策。</div><div>总之,陈水扁当局奉行的是改变现状的***政策,引发的只会是安全冲突而不是安全困境。</div><div></div><div><b>2、???????????? </b><b>两岸安全关系是现实的冲突,而不是虚幻的</b></div><div>笔者认为,统一与***是不可调和的,实践也证明统一与***问题带来的冲</div><div>突必然会导致战争。统一加强了德国的民族意识,使德国成为欧洲的强国,***使苏联沦落为三流国家,俄罗斯至今还被车臣问题所困扰。</div><div>从大陆方面来说,台湾问题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我民族感情、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如果台湾***,中国政府很难承担起历史责任,套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如果台湾不统一,中国政府就是满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而且可能会助长“东突”、****等***势力。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如果台湾当局铤而走险,胆敢制造重大‘台独’事变,中国人民和武装力量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图谋。”<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3" name="_ednref23">[</a>15]美国学者也认为“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台湾问题与民族自尊和政权生存是紧密联系的”。<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4" name="_ednref24">[</a>17](P. 45)</div><div>从台湾方面来说,2004年“总统”选举陈水扁再次当选,表明岛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虽然陈水扁被称为“子弹选出来的总统”,而且最近台湾“立委”选举“泛蓝”过半,但与四年前相比,陈水扁的支持率有了较大提高,表明陈水扁上台后利用行政优势推行“渐进式台独”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岛内“绿化”不可逆转。<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5" name="_ednref25">[</a>18]总之,“陈水扁当局肆意挑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图谋***中国的‘台独’活动明显升级。……日益成为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台海两岸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6" name="_ednref26">[</a>15]</div><div>当前两岸双方面临六大政治困境,即: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国际生存空间问题、两岸政策工具化问题、政治文化差异问题、不放弃使用问题。<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7" name="_ednref27">[</a>19](P.190-193)这些矛盾归根到底就是“统独”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两者的对立是无法回避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陈水扁利用执政优势,奉行 “台独”政策,一方面对岛内民众产生影响,加强思想“绿化”,另一方面通过叫嚣“决战境外”、“攻击三峡”,这些行为都将阻碍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大陆方面也着手制定《反国家***法》,应对“法理台独”,“不仅提醒台湾注意北京的认真态度,而且还意在让台湾的支持者美国阻止台湾当局越过红线”。<a title="" href="http://www.diplomacy.com.cn/dragon80220319/Editor/ewebeditor.asp?id=ArticleContent#_edn28" name="_ednref28">[</a>20]</div><div>总之,统一与***是结构性矛盾,而且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又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因素,“统独”问题不仅仅是“利弊得失”问题,更是“是非黑白”问题,所以两岸之间的安全矛盾是现实存在,而不是虚幻的。</div><div><b></b></div>
5#
发表于 2006-10-15 15:41:06 | 只看该作者
<p>谢谢老兄,</p>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14:47: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女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1: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