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瑞切尔·考瑞:以色列政策和美国共谋的牺牲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7 23:1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瑞切尔·考瑞:以色列政策和美国共谋的牺牲品\r<br>  亨利·米歇尔斯著      伏枥编译
<br>    原载《中国与世界》电子期刊\r<br>  我们对瑞切尔·考瑞(Rachel Corrie)——3月16日被以色列军用推土机杀害的23岁美国学生——被谋杀的具体情况了解得越多,事情就越清楚:以色列政府对其死亡负有直接的政治和法律责任,而布什政府则是政治帮凶。\r<br>  考瑞,一位非凡的年轻女性,因试图阻止在南加沙的难民城镇拉法赫所进行的摧毁巴勒斯坦人家园的行为,而被故意轧死。\r<br>  她是沙龙政府在加沙地带的暴力行为的牺牲品,该行为随着布什为入侵伊拉克进行准备而加快了步伐。不仅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屠杀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下得以进行,而且美国驻特拉维夫领馆明确拒绝要求对美国公民和其他国际志愿者实施保护,这些志愿者试图阻止摧毁房屋及杀害无辜平民。\r<br>  目前所得到的证据可以推出两个不可避免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杀害考瑞的行动是有预谋的、得到了以色列政权高层批准的行为——是最近几个月来以色列政权与国际团结运动(ISM)的“人体盾牌”之间冲突的顶点。第二个结论是美国政府是同谋,因为它多次拒绝了实施干预、保护志愿人员的请求。\r<br>  目击者驳斥了以色列军方的说法,即考瑞之死系由其自身的行为而导致的意外。与她同行的志愿者证实,她对那个两次开着美方提供的推土机碾过她身体的以色列士兵来说非常醒目。\r<br>  “她当时穿着发出荧光的橙色夹克,自然很醒目,”格雷格·施耐贝尔告诉记者,“推土机向她逼近,但她没有退缩。后来推土机铲起了她脚下的一堆土。她挣扎着在土堆之上保持平衡。在那时她被举到的高度使得她很可能和推土机司机处于对视状态。\r<br>  依照施耐贝尔和其他六位当时和考瑞在一起的志愿者所提供的报告,国际团结运动的媒体协调人麦克尔·沙克声明如下:
<br>  “以色列军方宣称拉切尔在推土机前面跑动时意外被撞致亡,是企图玷污人们对她的纪念。这起谋杀行为的目击证人强调军方的这一说法完全不实。拉切尔当时坐在推土机的行进道路中,此时推土机向她开过来。当推土机拒绝停下来或转向时,她爬到了推土机前聚拢的一堆沙石瓦砾的上面,穿着一件发出荧光的橙色夹克,眼睛直视继续前进的司机。\r<br>  “推土机依然前行,所以她被拖到了那堆沙石瓦砾的下面。在她从视线中消失之后,司机依然继续往前开,直到推土机完全处于她的身体之上。司机并没有举起推土机的铁铲,所以她被压到了铁铲的下面。后来司机倒了车,其他七位参与这项行动的国际团结运动的志愿者冲上去挖出了她的尸体。”\r<br>  如果不是有事前最高层官方——军方和文官——的讨论和批准,一个以色列士兵是不可想象会犯下如此之罪行的。经管以色列军方和定居点半军事组织要对自2000年9月份以来2181位巴勒斯坦人的死亡及22,218人的受伤负责,美国公民遭到杀害这还是第一次。\r<br>  针对考瑞的谋杀不是孤立的事件。一个月前的2月14日,国际团结运动报道过一起事件,其间在美国领事馆拒绝干预的情况下,志愿者曾险遭杀害。那天,七位志愿人员(三个美国人,三个英国人,一个丹麦人)在逼近推土机时,曾遭到以色列步枪和机关枪的扫射。\r<br>  国际团结运动新闻处立即向美领馆挂了紧急电话,请求其警告以色列军方,国际和平活动积极分子受到了以色列部队的攻击,并要求他们克制其行为,这是在如此情况之下国际团结运动的标准做法。领馆代表英格里德·巴泽尔拒绝依此行事。她回答说:“对于那些不顾我们提出的旅行建议,非法进入加沙地带的任何人,我们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当向英国领事馆提出类似的请求时,有位官员答应回电,却没有做到。\r<br>  此后不久,一辆推土机就曾将两位志愿者逼到一栋建筑物的角落,但其行进道路受到碎石的阻挡。在其继续前行之前,这两人逃脱开了,并站到建筑物旁边的几只桶上,对摧毁民用建筑物的行动进行摄影和摄像,而其后这辆推土机就开始撞击这几只桶了。\r<br>  以色列的政策
<br>  拆毁民居是以色列针对占领区实施“隔离墙”政策的组成部分。巴勒斯坦社区由一堵堵的巨墙同外部世界相隔离,隔离墙还配设塔楼,以利于以军射手在其上监视他们在里面的活动。拉法赫附近在建的隔离墙横亘于加沙与埃及的整个边界。为了让隔离墙塔楼中的射手有开阔的射击空间,以色列占领军企图推翻靠近城墙70到100米内的所有房屋。\r<br>  拉切尔·考瑞因试图挽救沙米尔·纳斯若拉哈博士家的房屋而死,该博士没有从事敌对活动,也未受到有攻击性行为的指控。他家之所以被拆除,同拉法赫其它六百户被推土机推倒的房屋一样,是因为处于以色列规划的“安全带”之内。纳斯若拉哈并未得到任何补偿,或提供另外的住房,而且也无权利向法院提出上诉。\r<br>  尽管以色列政府宣称大规模的推倒房屋和其所指称的恐怖主义有关,但实际上并无关系。按照联合国的数据,自从实施占领的1967年以来,被推倒的10,000户房屋之中,只有不到600涉及到安全方面的担心。这一政策的意图是造成无家可归者,带来贫困和精神创伤。因为国际法禁止占领方推倒房屋,所以这项政策是非法的。\r<br>  二月份,以色列军队几乎创造了在一个月内杀害巴勒斯坦人的新记录,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平民。按照巴勒斯坦卫生部的说法,以色列的攻击杀死了82个巴勒斯坦人,其中50人在加沙地带,32人在约旦河西岸,并且造成了616人受伤。\r<br>  考瑞死后仅两天,以色列部队在对加沙地带的袭击中杀死了11个巴勒斯坦人,包括一个学步的儿童和一个13岁的男孩。在一次袭击中,30辆左右的装甲车和推土机及步兵一道,向紧挨着加沙城南的努塞拉特(Nusseirat)难民营内推进了几百米。\r<br>  以色列总理阿里尔·沙龙自一月份重新当选以来便加快了杀戮的强度,在加沙更是如此。以色列军队在此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装甲行动,数次深入攻击难民营。沙龙似乎在为全面入侵加沙地带、为去年四月重新占领约旦河西岸“锦上添花”而做准备。\r<br>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持续不断的抵抗,阻碍了沙龙实施其计划,将巴勒斯坦人限制在小规模且互相分离的、由成百的以色列人定居点所围绕的、类似于种族隔离的南非白人班图斯坦政权之中。由于布什政府势必要入侵伊拉克,沙龙显然认为再次占领加沙的时机已经成熟,尽管这一做法导致进一步的自杀性炸弹攻击,而沙龙政府可以以此为接口更进一步扩大行动规模。\r<br>  美国的共谋\r<br>  考瑞前往巴勒斯坦,部分原因在于她强烈反对美国针对伊拉克的战争,而且清楚一旦美国进攻伊拉克,以色列的侵略有可能会加强。在她发于2月7日,写给其家人的最后几封电子邮件中,有一封这样写道:
<br>  “在这里我很难获得有关外面世界的消息,但我听说对伊拉克的战争不可避免地要升级。这里大家极为担心的是‘重新占领加沙’。加沙在不同程度上每天都被重新占领着,但我认为人们担心的是坦克将开进所有的街道并停留在此地,而不是开进某些街道,几小时或几天后又再退出,在社区的边缘地带进行监视和射击。如果人们还没有思考这场战争对整个地区的人民的影响,那么我希望他们开始考虑这个问题。\r<br>  “这里接触到媒体的人们今天再次告诉我,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示*活动,在英国也‘给政府带来了问题’。这使得我在告诉这里的人们,许多美国人并不支持我们政府的政策,而且我们正从全球的事例中学习如何进行抵抗时,并不会觉得自己太过乐观了。对此我很感激。”\r<br>  她的信也表达了激励她行动的某些惊惧和激情。“我到巴勒斯坦已经有两周零一个小时了,但依然很难形容我之所见。当我坐在这儿往美国写信——有点象是从虚拟的端口通向奢侈——时,对我而言最困难的是设想这里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对这里的许多儿童来说,他们的生命中是否有一天没见到他们墙壁上坦克炮弹留下的弹痕,是否有一天不伴随着占领军的塔楼从附近的地平线上时时刻刻的监视。”\r<br>  大赦国际组织和考瑞的朋友及同事一道,坚持要求对其死亡进行独立调查。美国国务院在最初对此不屑一顾之后,轻描淡写地要求以色列政府进行调查,但拒绝对此事件表示谴责。类似地,以色列军方现已承诺进行调查,但与此同时,却仍然在调查尚未开始便宣布考瑞之死并非故意。\r<br>  任何由以色列军方或文官政权所作的调查都将是虚假的,都将是在布什政府的共谋之下进行的。由联合国来进行调查也不会好到哪里,这一点已由其去年取消它对杰宁难民营屠杀的调查得到证实了。以色列政府犯下的每一宗罪都在华盛顿的协助之下大事化小了。\r<br>  大赦国际和其它国际组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人权组织曾多次报道以色列无视平民的生命而使用致命武力——对平民不加区别地攻击,不加审判即执行死刑,以及使用推土机和其它设备毫无根据地毁坏平民财产,导致无辜旁观者的死亡。美国国务?约旱?002年人权状况国别报告证实了多起违反人权事件的发生,并指出由美国提供的直升机、战斗机、反坦克导弹及飞机投射的钢矛被用作侵犯人权的武器。\r<br>  沙龙政府的暴行之所以得以继续,完全是得到了白宫或明或暗的支持。只有真正国际性的法庭,完全独立于华盛顿和其它政府之外,才能使考瑞之死真相大白,才能揭露以色列政权战争犯罪的记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桫罗双树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6-1-17 23:29: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6:0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