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6年政治理论新大纲的变化及复习建议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2 19: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div align="center">2006年政治理论新大纲的变化及复习建议</div></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hr /></td></tr></table></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dc1515">不友好网站屏蔽.net 你来我网-考研社区 </font>作者:恩波学校 2005-7-7 10:11:16 王锁明 </div></td></tr></table></td></tr></table><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td></tr></table><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教育部制订的《2006年全国项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日前已出版发行。今年的考研政治理论大纲有哪些新的变化?从考纲知识点的调整和增删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结合新大纲复习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给广大考研学子作一简略的介绍,希望能对考研朋友的复习应试有所帮助。<br /></font></font> (一)<span>2006年考研政治新大纲的显著变化<br /></span><span>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研政治理论大纲呈现出一些较明显的新变化:<br /></span><span> <strong>(1)在内容方面,</strong>第一,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大纲在相关学科增加了&ldquo;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rdquo;、&ldquo;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dquo;等热门知识点;第二,为贯彻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大纲在&ldquo;形势与政策&rdquo;部分增加了&ldquo;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rdquo;的考查要求。<br /></span><span> <strong>(2)在题型方面,</strong>取消了&ldquo;辨析题&rdquo;,在2006年的政治考试中辨析题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题型出现,并对每类题型所占分值作了适当调整。这样一来,更改后试卷中的题型与分值为:选择题I(单项选择题)约16%,选择题Ⅱ(不定项选择题)约34%,分析题(含材料型的辨析题)约50%。<br /></span><span> <strong>(3)在表述方面,</strong>2006年的政治大纲对考查内容的文字表述做了适当调整,特别是在《毛**思想概论》这一部分,新大纲在保持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规范)了某些内容的表述。<br /></span><span> (二)新大纲对政治理论各部分的修订情况<br /></span> <strong><span>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r /></span></strong><span> 在去年修订的基础上,本部分更注重知识要点的理论体系和科学表述,进一步调整、增删了部分知识点。如新增了&ldquo;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rdquo;、&ldquo;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rdquo;、&ldquo;联系与系统&rdquo;、&ldquo;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rdquo;、&ldquo;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rdquo;、&ldquo;价值评价及其尺度&rdquo;、&ldquo;价值选择及其实现&rdquo;、&ldquo;文明和文明形态&rdquo;、&ldquo;社会规律及其特点&rdquo;、&ldquo;&lsquo;生产力标准&rsquo;的依据及意义&rdquo;、&ldquo;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rdquo;、&ldquo;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rdquo;等知识点。<br /></span><span> <strong>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br /></strong></span><span> 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这部分着眼于完善学科体系的需要,新增&ldquo;经济规律的客观性&rdquo;、&ldquo;经济规律的类型&rdquo;、&ldquo;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rdquo;三个知识点;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拓宽了部分知识点的现实性,比如将&ldquo;效率与公平&rdquo;更改为&ldquo;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rdquo;,将&ldquo;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rdquo;调整为&ldquo;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rdquo;,等等。<br /></span><span> <strong>3.《毛**思想概论》<br /></strong></span><span> 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对这一部分作了压缩(简化)处理,知识点由原124个压缩为现74个,大多数知识点的语句表述也更为简洁、概括,但调整前后的基本内容并无显著变化。这一部分新增的知识点有:第二章&ldquo;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rdquo;增加了&ldquo;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rdquo;;第三章&ldquo;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rdquo;增加了&ldquo;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rdquo;;第四章&ldquo;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rdquo;增加了&ldquo;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rdquo;。<br /></span><span> <strong>4.《邓小平理论和&ldquo;三个代表&rdquo;重要思想概论》<br /></strong></span><span> 新大纲对这一部分的修订主要有五个地方:一是在第三章,除新增&ldquo;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当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rdquo;这一知识点之外,还将原大纲第三节&ldquo;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rdquo;的部分内容(&ldquo;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rdquo;、&ldquo;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rdquo;)合并到第二节&ldquo;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rdquo;中,还将节的标题更改为&ldquo;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rdquo;;二是在第六章,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精神,新大纲增加了&ldquo;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dquo;的知识点;三是在第七章,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最新发展,将原考纲&ldquo;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rdquo;调整为&ldquo;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rdquo;;四是在第十一章,考虑到内容的</span>完整性,将原考纲&ldquo;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rdquo;拓宽为&ldquo;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rdquo;;五是在第十二章,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文件精神,将原大纲<span>&ldquo;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rdquo;更新为&ldquo;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rdquo;,进一步赋予党的建设这一知识点以崭新的时代内容。<br /></span><span> <strong>5.《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strong><br /></span>这一部分真正新增的知识点只有一个,即第四章&ldquo;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rdquo;中增加了&ldquo;北约东扩&rdquo;的内容。此外,新大纲结合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最新认知,对部分知识点在文字表述上作了一些微调,使其更为规范和完善。如将&ldquo;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rdquo;调整为&ldquo;雅尔塔体制&rdquo;,将&ldquo;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rdquo;扩展为&ldquo;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rdquo;,将&ldquo;中国和平崛起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rdquo;修改为&ldquo;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rdquo;,将&ldquo;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rdquo;拓宽为&ldquo;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rdquo;,等等。<span><br /></span><span> (三)对2006年广大考研学子的几点建议<br /></span> <strong><span>1.要高度关注新颁布的考研政治大纲。<br /></span></strong><span>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法规性文件,它既是命题者设计试卷、命制试题的最基本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最权威依据,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辅导材料都不能取代的。考试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并不是仅根据社会热点来命题。可是前几年考研政治辅导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人们把政治理论课考试看作主要是对形势与政策的考查,于是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猜题和押题这样的投机行为。一般而言,政治命题中的热点一定要与新大纲中的考点相衔接,才能成为命题的重点。那种忽视大纲或脱离大纲的猜题和押题,给考生带来的必定是悲哀。我们认为,考生必须仔细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它的能力要求和主要内容,尤其要关注每年新大纲中的修改和增删内容。从多年的</span>考试情况来看,大纲每年增加或调整的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应该说是新增考点中的重点,往往成为当年命题的重要备选内容。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大纲中有一些知识点本身可说是理论重点,在历年大纲修订中均予以保留,但迄今没有考查或仅以很少的分值考查过。这样的考点也应引起考生注意。多年未考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这类考点一旦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就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出现。<span><br /></span><span> <strong>2.要吃透搞懂新出版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br /></strong></span><span> 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大纲制定和修订的专家,编写并出版了&ldquo;政治理论参考书&rdquo;,现更名为《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该书坚持从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角度,对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了深入的阐述和讲解,这本书的权威性是毋须置疑的。因此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透彻理解和熟练把握这本书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从近年来的政治考试情况来看,命题者十分注重该书每部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考查。这在2004、2005年&ldquo;毛概&rdquo;、&ldquo;邓三论&rdquo;这两门课程的试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种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方式,旨在引导广大考生回归到对各门政治理论课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上来。<br /></span><span> <strong>3.要将跨章节跨学科的相关重要知识点整合起来思考。</strong><br /></span><strong> </strong>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应有清晰的把握。今年的政治新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有所加强,一是继续保留选做题之Ⅱ,旨在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二是在<span>&ldquo;形势与政策&rdquo;部分增加了&ldquo;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rdquo;的考查要求;三是原先每年都会适当地考一些跨章节的试题。对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务必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应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否则,难以应对这类跨章节跨学科整合型的考题。<br /></span><span> <strong>4.要有意识地把基本原理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br /></strong></span><span> 分析近年来的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考研政治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因此,考生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可以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或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三是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注意的思想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ldquo;实际&rdquo;,都可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或是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对此我们在复习时应该加以注意。如2005年的第34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第35题关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分析题,第37题选做题之Ⅱ关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分析题,皆属于此。这就提示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中,一定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这样,临考时无论遇到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都会从容应对。<br /></span><span> <strong>5.要重视研究历年试题。<br /></strong></span><span> 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而且应多练。其中练习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对任何考试都要重视历年试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应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径。二是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复习应试。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共性的东西。因此,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br /></span><span> <br /></span><strong>作者王锁明简介:</strong>南京大学副教授,当今考研政治辅导界研究历年试题、把握考点、熟悉政治命题思路的第一人。著有《考点狂背》、《核心考案》等多本全国畅销考研政治辅导书,这其中《核心考案》更是在历届考生中享有&ldquo;政治复习冲刺阶段红宝书&rdquo;的盛誉!<span><br /></span></td></tr></tabl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8-10 10:01:25 | 只看该作者
不甚感激!\r<br>
<br> 由于一直忙工作,上次从你那拿的资料一直没有看,\r<br>更没有打到电脑上,不好意思,请原谅!
<br>
<br> 可否用相机照了,再传上去?\r<br>
<br>国关的同志们都好心肠,热心的好人,给我的印象很好!
3#
发表于 2005-8-30 09:57:40 | 只看该作者
国关,俺对你一见钟情,呵呵 (可惜俺轻功火候还不够,不然就可以跃过你们的门槛了,呵呵,努力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7 10:30 , Processed in 1.31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