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老郑说汇:美元有转强可能 日元跌不言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8 10:1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老郑说汇:美元有转强可能 日元跌不言底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1月08日02:14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老郑说汇:美元有转强可能日元跌不言底]
  近期美元因美联储暗示年内或退出量宽政策而显著走强,日元则因基本面明显疲弱而跌跌不休。美国退出量宽的意图事属重大,故美元走势仍将得益,很难稍涨即利好出尽,建议仍持多头思维。

  量宽退出预期形成

  最近几天美元显著走强,上周四美联储在会议纪要中暗示或提前于今年年底前退出QE政策,加上上周五新公布的12月非农就业指标整体上还算过得去,这些都是美元指数显著走强的基础。

  截至昨晚18:44,美元暂报80.584点,这个价位已远远脱离三周前创下低点的79.008,显示这一轮上涨力度较足。

  这次公布的就业数据本身并未十分出人意料,也没引发汇市大幅波动,但这不等于说该指标不重要。美联储在量化宽松方面实质上已进入相机决策阶段,其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就是就业市场,美联府先前曾表示失业率降至6.5%左右就可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就业市场已有好转,虽然好转速度和程度还不够理想。另外,未来就业情况会否反复也同样难说。

  虽然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但毕竟如今的市场开始产生了退出量宽的预期,这较从前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构成美元的重大支撑且较具有持续性,除非不久后公布的就业类数据又大幅恶化。

  “债务上限”仍将干扰汇市

  在上周四大涨前,上周三美元指数曾进入短线最后一跌,此短线一跌是因为美国两党在财政悬崖方面谈判获得成功,这一时刺激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对有避险功能的美元不利。然而不久之后,市场即意识到这毕竟比直接掉下“悬崖”更有利于经济,所以跌幅当天即完全收复。

  另外,两党在解决“财政悬崖”方面所达成协议本身也只能算相对满意。美国两党所达成的这份协议仍留下重大后患,这就是未来两个月美国政客们还将在减支和政府举债上限事务上爆发争执。

  如果未来共和党要求民主党或奥巴马进行更多减支且不被民主党接受,则债务上限将不易达成,如此美国面临债务违约问题,其冲击力一点也不亚于财政悬崖。

  根据以往情况,美国政客们谈判发生困难几成必然,故风险币种承压也几乎必然,所以策略上投资者在未来一、两个月内仍可看多美元。

  日元颓势依然难改

  近期最弱币种非日元莫属,原因就是新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一如预期般激进。

  日本GDP于2012年第二三季度均已下滑,预计不久公布的四季度GDP依然为下滑,这种背景下安倍当局确有激进的理由。安倍政府逻辑很简单,即令央行大量印钞购债来增加流动性,推动通胀升至2%,并以此来打压日元,提振出口,最终带动日本走出经济衰退。

  这种逻辑所带来的市场预期就是日本原本已十分沉重的债务负担进一步上升,如此将有两个后果:一为日本迅速走出低迷并撤出宽松政策,这种结果将证明安倍正确;二为追加的货币如泥牛入海,如此日本将爆发债务危机,安倍失策。

  市场对安倍新政权做出了持续的、单边的反应,即日元抛压持续而沉重。日元汇率由去年12月4日的81.83兑1美元贬值至本周一的87.89(同上时间),累计大贬7.4%。

  安倍因素虽然是日元最近两个月来的最沉重压力,但上述美联储或于年内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又为日元构成新的压力。美国已琢磨着退出量宽,而显然日本正思索着扩大量宽,这样的对比太过显著,故日元兑美元虽已极度超卖,但依然难有像样反弹。

  当市场预期美联储退出量宽时,就会提前抛售公债,造成收益率上升,如此和日元债券收益率之差扩大,进一步使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继而提升美元兑日元的相对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5 11:4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