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时政评论】《防卫白皮书》——日本处理两国关系恶性范式的缩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8 22: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卫白皮书》
——日本处理两国关系恶性范式的缩影
发布时间:2012-08-14  作者:徐永智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2年8月5日


2012年版日本《防卫白皮书》公布,除对周边“严峻的安全环境”老调重弹外,更展现出新变化,有色眼镜色彩更为浓厚。变化其一是干涉内政,指出中国“党与军队关系复杂化,军队在决定对外政策中的影响力发生变化”。其二,渲染解放军现代化进程,删除了2011年版中“解放军中老旧装备依然很多,现在进行的军事现代化是全面加强军队能力的举措”的论述。其三,更加关注中国海洋活动,认为我海军进入太平洋常态化,并指责我海洋执法机构在钓鱼岛周边活动。



针对第一点变化,日方论据居然是解放军对国家主权、海洋权益等安保问题表态的情况日渐增加。然而,国防部门针对安保问题发表见解,参与与安保有关的外交事务是各国常态。2011年4月,中国加强军事透明度,国防部创建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这甚至在连续2年《防卫白皮书》得到肯定。定期召开发布会后,军方表态及相关报道自然会有所增加。如果表态指军人在报刊杂志发表的种种言论,这种以30年前的旧思路,将中国媒体刊载的全部观点理解为政府表态的做法反映出日本根本不愿看到中国的进步。反观日本自身,防卫省官员、自卫队将领在各类杂志上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已成常态;日本与美国、东南亚、印度等国的战略对话无一没有防卫省的参与;在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等事关“和平国家”标志的大问题上,最先主动发声的也是防卫省,前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就曾为此受到首相批评。在对中方做出阴损评价前,日本更应思考本国存在军方、防卫省与政府立场不一致的“体制问题”。



其二,解放军在推进军事现代化,但亦无从在短短一年内淘汰掉本占多数的老旧装备中的大部分。事实上,根据《防卫白皮书》中的数据,第四代战机在中国空军总机数中所占比例仅为27%,而据笔者所知,航空自卫队中该比例应该超过50%。自卫队装备第四代战机、宙斯盾驱逐舰等标志性现代化武器较解放军早十年甚至二十年,在过去的一年里远赴东南亚、美国进行训练。当然,日本政府绝对不会对国民提起这一点。与其说中国真正构成威胁,不如说日本撕下伪装,对国民、国际社会隐瞒现实,故意忽视中国加强军力的正当性。



其三,中国海空军确实越来越多的前出演练。然而,观察地图就可发现,前出太平洋是中国所处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就像日本在西面,正对韩国、俄罗斯、中国的方向保有海军力量一样正常。而日本绘出的中国空军活动路线,恰恰反映出中方的克制。中方巡逻机飞离浙江海岸线200多公里后,就进入日本所谓防空识别圈,被视为威胁。这种将公海、公用领空视为自家势力范围的做法无疑只能传递给中国一种讯息,就是日本正在围堵中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方确实开展了对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但这更多的是针对日方挑衅的回应。尽管日本政府口口声声称不希望因钓鱼岛问题影响中日关系大局,希望继续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但撞船事件后,日加强在钓鱼岛周边海洋力量,默许右翼分子前往钓鱼岛周边活动,执政党民主党的议员要求政府在钓鱼岛驻军。今年4月后,石原宣称“将购买钓鱼岛”,7月初,日本政府宣布将把钓鱼岛“国有化”,甚至宣布考虑允许人员登岛,表示可能以自卫队应对钓鱼岛问题。上述行为只能使中方采取实际行动维护权益,在领土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针对对方威胁做出单边让步。日方对中国动向观察细致入微,对中国军方表态咬文嚼字,苦心积虑想证明中方改变了立场,却从未想到是其自身在2000年代中期后首先明确否认双方搁置争议的共识。更没有认识到,诸如动用自卫队保卫钓鱼岛的想法,只会将自身拖进冲突泥沼,是在进行一场让人联想到太平洋战争的危险赌博。



在过去的数年中,日本处理中日关系出现如下两个范式:第一个范式是日本首先预设结论,用放大镜观察“需要看到的一面”,再宣称“中国威胁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采取行动捍卫国家利益”,付之以对华言行挑衅,待中国做出反应后,恍然大悟“中国果然是巨大威胁”,进而加强自身力量或乞灵美国。第二个范式是官方出面披露“放大镜下的中国”,恶化本已不佳的日本民众对华感情,同时也让媒体更加热衷于报道中国威胁,一旦他们自身发现需要采取更灵活的对华政策时,却发现自己只剩下对华强硬以满足民意一条路可走。这种内外范式已成为中日关系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出台《防卫白皮书》就是每年都会重复一次的典型范例。



破解这种范式的要点并不在于中国公开更多的数据,坦率的说,更多的数据只会使日本得出“中国真的是威胁”的结论。最为关键的是,日本能否摘掉有色眼镜,重拾战略性思维,看到未来中日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理解中国仍将目前定位为发展机遇期;不再蓄意传递错误信息,恶化双方民众感情,缩小自身外交余地;更不应抱着“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心态,认为对华强硬是最容易做到、最能赢得民心的选择,以赌徒心态、零和心态处理中日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3:4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