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大考研问题的一些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7 09:5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论坛中,经常能发现考人大的同学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作为过来人,给大家稍微总结一下,尽量为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考人大难不难?

这个基本上算是最常见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初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回答几个字就可以了,但其实里头深含动态分析过程。

首先难与不难要确定一个基准。从今年的报考人数来看,人大总报考人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四,而人大本身在校人数却远远低于总报考人数前三名高校,所以实际上更多的是外校同学在竞争,竞争也更为激烈说惨烈也不为怪,这从一些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与招生之比例可见一般,而且这些比例都是常年无校可出其左。

那么难,如果从竞争角度而言,无疑是比较难,但这个难只是从一个静态角度而言,我们还必须考虑各位报考同学备考的动态过程。通常报考时,什么都还没开始准备,此时衡量的标准又是在近一年后的考研试题难度,光这时间的差异造成的心理难度就已经不小了,再加上报考同学所在学校水平也参差不齐,自然难的感受就更是千差万别,难与不难的回答出现多有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有一点,最终考研用的是同一份卷子,录取也是统一的分数,谁在超过这一统一分数线赛跑中,跑得更快,做得更有效率,那么这个难度也就随之一步步在降低。当考上回过头来看时,一览众山小,难度就已经不再是考虑的问题了。所以难与不难,本身并不是问题,只要努力,缩小差距,使自己符合要求,一切皆有可能。

反过来说,一所非常容易报考的学校,在毕业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将是社会承认度问题,与其浑浑噩噩,不如拼搏一把,毕竟拼搏对于人生问题不可或缺,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二、考人大黑不黑?

这个问题也是相当受关注。毕竟考研一年才一次,如果真的被黑,那一年的光阴着实可惜。其实这个问题稍有些判断力还是不难有所认识的。人大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名列前茅,年平均报考人数达2万以上,但录取人数远少于其他报考人数同为众多的高校,竞争激烈前面也已提及,如此激烈程度,如果真的存在诸多的黑幕的话,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人大在媒体眼中也相当惹火,更有考生的眼睛雪亮,一旦真出现什么东西要想包住火,简直难以想像。所以,能有如此众多人数报考,那么要说人大黑,似乎有欠说服力。毕竟人之趋利避害之本性尚还不至于已经处于一种不能发挥作用的境地,那报考的2万多人更不可能只是为验证飞蛾扑火之简单道理而来。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每每到复试时,录取人数有限,人人都想如愿,似乎也不现实,这样势必会造成一定比例的考生不能录取。由此出现些可能欠妥当的言语,也不是不可能,我们也能够理解其中的艰辛。但屡屡碰及说黑之人,问及能否提供切实的证据,如专业、姓名等等,得之也都是大致听说的,至于确切的是谁被黑,则皆为茫然。久而久之,加之人大也曾低迷,人人得而骂之也曾为当时一景,一时显得人大天下黑之莫过于此了。

不过以上也并不能否认人大在考研录取方面的诸多欠缺,但时代在进步,人大也在向前发展,相信这些欠缺也会逐步得到改善直至纠正,毕竟人大多少有些更偏重于人文社科方面,一些带有理工性质方面的工作经常会出现勉为其难或心有余而力不从之事,至少报考中人大的网络受诟病并不鲜见。

即使退一步,真的有被黑的,也完全可以依照合法程序向教育部投诉,甚至直接向法院起诉皆无不可能。至少我知道当年很多高校还在实行等额录取时,人大的差额录取有人觉得不公平,经投诉改之并加入等额录取,直至前两年教育部再行差额录取之规定。

还可退一步,再黑,大家考个第一第二,估计也不敢把大家黑下去,人大终归还没有像某高校当年直接把报考其校的专业第一总分第二的一人大国民经济应届考生判为不具备基本经济知识而不予录取的气魄。

希望此等问题将不再是报考人大考生困惑。


留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1-17 09:54:09 | 只看该作者
二、考人大黑不黑?

这个问题也是相当受关注。毕竟考研一年才一次,如果真的被黑,那一年的光阴着实可惜。其实这个问题稍有些判断力还是不难有所认识的。人大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名列前茅,年平均报考人数达2万以上,但录取人数远少于其他报考人数同为众多的高校,竞争激烈前面也已提及,如此激烈程度,如果真的存在诸多的黑幕的话,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人大在媒体眼中也相当惹火,更有考生的眼睛雪亮,一旦真出现什么东西要想包住火,简直难以想像。所以,能有如此众多人数报考,那么要说人大黑,似乎有欠说服力。毕竟人之趋利避害之本性尚还不至于已经处于一种不能发挥作用的境地,那报考的2万多人更不可能只是为验证飞蛾扑火之简单道理而来。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每每到复试时,录取人数有限,人人都想如愿,似乎也不现实,这样势必会造成一定比例的考生不能录取。由此出现些可能欠妥当的言语,也不是不可能,我们也能够理解其中的艰辛。但屡屡碰及说黑之人,问及能否提供切实的证据,如专业、姓名等等,得之也都是大致听说的,至于确切的是谁被黑,则皆为茫然。久而久之,加之人大也曾低迷,人人得而骂之也曾为当时一景,一时显得人大天下黑之莫过于此了。

不过以上也并不能否认人大在考研录取方面的诸多欠缺,但时代在进步,人大也在向前发展,相信这些欠缺也会逐步得到改善直至纠正,毕竟人大多少有些更偏重于人文社科方面,一些带有理工性质方面的工作经常会出现勉为其难或心有余而力不从之事,至少报考中人大的网络受诟病并不鲜见。

即使退一步,真的有被黑的,也完全可以依照合法程序向教育部投诉,甚至直接向法院起诉皆无不可能。至少我知道当年很多高校还在实行等额录取时,人大的差额录取有人觉得不公平,经投诉改之并加入等额录取,直至前两年教育部再行差额录取之规定。

还可退一步,再黑,大家考个第一第二,估计也不敢把大家黑下去,人大终归还没有像某高校当年直接把报考其校的专业第一总分第二的一人大国民经济应届考生判为不具备基本经济知识而不予录取的气魄。

希望此等问题将不再是报考人大考生困惑。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1-17 09:54: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人大的专业课辅导班

我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对专业课的辅导班感触最深,记得我05年考人大时,最愁的就是专业课,尤其是综合课。指定书多,内容很散,根本没有很好的办法。最笨同时也是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把课本背熟。
    现在都说人大的专业课有辅导班,是有!但是不是人大学校办的,而是某些考研辅导机构办的,具体的名字我就不提了。总之有那么几个。好了,既然有,那么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辅导班的押题命中多少?相信大家都看过那样的广告,什么押题百分之九十,人大内部资料,状元出自本辅导班,等等等等。如果说06年以前这样的广告是真的话,那么从07年开始就不要再相信了,我本人以人格担保,人大的出题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题库内随机抽取,而且是各个科目都是分开抽,这样的组合率大家可以略算一下究竟可以是多少。即使有些个别的人大内部资料,那也仅仅是个别科目,根本达不到所谓的百分之九十。人大的出题政策发生变化就是针对这两年来辅导班的押题。所以请广大考研的朋友,一定要沉下心来好好复习课本,掌握答题技巧,力求答的全。退一步说报了,光学费就是3000元,仅仅是买那么几分,真的是不值得的。最后辅导班还要弄个冲刺题目,如果要买,肯定会被套住,考完试就会发现,所谓的押题百分之九十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不自信。而且万变不离其宗,不要投机,还是踏实的学习吧,这是不变的真理。
     建议大家在复习好指定教材的同时,把法制史,诉讼法部分看看当年的司法考试教材中的相对应部分,其他的,指定教材完全可以搞定。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1-17 09:54:23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for your suggestions.
I will try my best to achieve i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9:4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