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要把“Cultural Anthropology”译成《当代人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9:4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在王铭铭成为教授后看到的《想象的异邦》,如果此书是为了评教授凑的数尚好理解——理解并不等于同意,如果是在评上教授后送交出版社的话问题则更为严重。不知此书是何时送交出版社的?为什么在英国留学7年并成为或即将成为北大教授的王要从的他10来年前在国内读硕士时参与翻译的书(W. A. 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中译名《当代人类学》)中抄袭数达10万字?莫非他被自己的译名误导了?

把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译为《当代人类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误导之嫌。“当代”的英文为contemporary,其时段从哪里划分到何时为止,不同的学科或统一学科的不同学派均有不同的限定。此外,有一点人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学有许多分支,在美国称为“Cultural Anthropology (文化人类学)”的在英国常称为“Social Anthropology (社会人类学)”,如果把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直接翻译为“文化人类学”有助于读者了解这是美国学派的人类学而非全球性的。


为什么王要把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译成《当代人类学》?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2年2月17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6 02:5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