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债务谈判赢得信任 奥巴马意属杰克·卢出任美财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 14:3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债务谈判赢得信任 奥巴马意属杰克·卢出任美财长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1月11日06:4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杨可瞻 实习记者 罗慧
  奥巴马提名杰克·卢 (JackLew)出任美国下一届财政部部长,这或许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在外界看来,现任财长盖特纳过于丰富且出色的经历,与金融市场管理经验有限的卢相比,反差太过强烈。有人甚至拿杰克·卢夸张的签名调侃,称其类似八个圈的签名,是否意味着美元将贬值至最终等于零?
  曾遭遇巨亏 /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美国当地时间周四宣布,提名现任白宫幕僚长杰克·卢(JackLew)接替蒂姆·盖特纳(TimothyGeithner),出任美国下一届财政部部长。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7岁的杰克·卢出生在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和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具有犹太裔血统。1993年2月至1994年10月,杰克·卢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的总统特别助理,短暂地离开之后,1995年,杰克·卢重返白宫,担任管理及预算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晋升为主任。在1997年的平衡预算法案中,杰克·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帮助克林顿政府实现了盈余。
  不过杰克·卢在华尔街唯一的经历,是2006年在花旗银行另类投资部门担任主管一职,但在此期间,据银行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他所在的部门在2008年亏损了201亿美元。尽管这段经历让他在日后的从政生涯中饱受质疑,但由于在2011年债务上限的谈判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使得杰克·卢成为了奥巴马最信任的盟友之一。不过也正是他在谈判中表现出的强硬,令他与保守派及共和党的关系不太融洽。
  在金融监管问题上,杰克·卢从不认为是监管放松导致了金融危机,在2010年参加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听证会之前,杰克·卢告诉委员会,他不相信对华尔街管制的放松导演了金融危机。
  被疑缺乏监管经验及人脉 /
  这样一位缺乏华尔街经验的人物,能否担当财长一职呢?前任财长盖特纳的表现显然给了杰克·卢不少压力。
  在奥巴马首次当选美国总统时,47岁的盖特纳临危受命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长。从小随父亲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盖特纳被认为是亚洲通,曾在基辛格公司担任亚洲事务专家,而参与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巴西和泰国金融救援计划的经历,也让盖特纳被认为是金融危机处理专家。2008年,盖特纳上任的消息一传出,连日大跌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飙升500点,成为市场对盖特纳最直接的认可。在任职期间,作为美联储系统内最坚定的低利率倡导者之一,盖特纳在美国经济复苏的推进过程中,战功赫赫。在财政悬崖的谈判中,作为首席谈判代表的盖特纳,帮助两党最终达成协议,使得美国财政“悬崖勒马”,可谓是奥巴马智囊团中的一位经验丰富、影响广泛的猛将。
  面对这样优秀的前任,尽管同样是“财政悬崖”问题的主要谈判代表之一,但在谈判过程中却鲜有听到杰克·卢的名字。事实上,曾担任白宫管理及预算办公室主任的杰克·卢,在谈判过程中,也出色地发挥了他在预算方面的优势和才能。
  对此,路透社援引美国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管希拉·贝尔(SheilaBair)的观点称,“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很显然,卢对我们的总统充满信心,但不管谁成为这样的核心人物,我们都需要他们在恰当的时机来处理那些真正威胁着国家经济的财政问题。”
  不过也有人认为,杰克·卢除了在预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之外,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经验以及广泛的人脉将使他难当重任。对此,投资银行Keefe,Bruyette&Woods的布莱恩·加德纳(BrianGardner)称,“卢先生将代表总统和他自己的观点,我们不期望美国财政部会有多么明智的改变,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以卢的经验来看,他最擅长的是联邦预算,但在金融监管方面的经验不足。尽管他曾就职于花旗银行另类投资部门,但我们很怀疑他在国内外的银行业是否有足够广泛的人脉,这在金融危机期间至关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2 18: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