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21篇经典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 10:5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思想概论》21篇经典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毛**思想概论》21篇经典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内容: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实践论》(1937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六、《矛盾论》(1937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七、《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八、《<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九、《中国革命和中国***》(193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十、《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十一、《论政策》(1940年)——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1、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批判了“两个极端政策”;  2、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提出了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4、利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提出处理国内阶级关系的基本政策。  十二、《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十三、《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十四、《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十五、《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提出**三大作风:  (1)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  3、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4、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5、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十六、《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十二月会议)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十七、《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十八、《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相应的基本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十九、《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二十、《论十大关系》(1956年)——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  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  二十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必背知识: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三大纲领:土地、没收官僚主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十五大报告(1997年)  1、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毛、邓);  2、三次历史性巨变(20世纪):  (1)辛亥革命(1911年)  (2)新中国成立(1949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  (3)改革开放  3、三大伟人(孙、毛、邓);  4、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1949)和人民解放(1956),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9-2 11:44:2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就是看起来头晕啊
3#
发表于 2006-9-2 11:48:2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支持一下!
4#
发表于 2006-9-2 12:40:27 | 只看该作者

hao

为了论坛你付出了太多!!
别的不说了~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5#
发表于 2006-9-2 13:11:11 | 只看该作者

饿额

顶顶!~~~~~~~~~~~~~~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6#
发表于 2006-9-2 15:18:02 | 只看该作者
归纳总结的不错~
7#
发表于 2006-9-3 21:52: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8#
发表于 2006-9-4 09: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回帖,做个厚道人~
9#
发表于 2006-9-4 09:15:20 | 只看该作者
顶,呵呵,谢谢啦,这么辛苦的归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7 00: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