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时政评论】美国战略东移,中国仍有机会 作者:袁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2 13:3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战略东移,中国仍有机会

发布时间:2012-08-02  作者:袁鹏  来源:环球时报2012年7月6日


   
      国内在看待当前周边形势时,存在学者悲观、精英失落、民众迷惘、媒体激愤四种情绪。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一个重大事实的判断,即认定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冲着中国而来,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针对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包围,由此不仅使中美走上战略较量的不归路,而且刺激南海问题升温,致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侵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全面恶化。

这一看法总体没错,但似乎过于简单,也过于悲观。如果辩证地审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全面地评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丧失自信。

      首先,中国因素虽是此轮美国战略转向的重要因素,但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全球性重大战略调整,美国重心转移乃基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历史现实两种视角、政治经济军事多重维度而展开的系统工程,服从于美国整体战略目标,中国因素只是目标之一,而非全部。挤进东亚一体化进程、服务国内经济振兴、重塑后反恐时代军事部署、防止盟国体系崩盘等,也都是重要原因。其中广被忽视的,是其回归亚太有收拢盟国体系松散化的战略用心。原因在于,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韩、澳、菲、泰等五个盟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散化和“脱美入亚”、“疏美近中”态势。以日本为例,在奥巴马上台的2009年,日本鸠山政府在普天间机场搬迁、印度洋美舰断油、核密约等问题上公然对美叫板,并大张旗鼓地公开倡导同美战略利益相悖的“东亚共同体”建设。美战略界人士普遍意识到,美国如继续忽视亚太,首当其冲的挑战不是中国崛起,而是盟国异心。因此,奥巴马战略重返的一项工程就是抓住机遇、利用矛盾、恩威并至,重塑盟国体系。其将部分冲绳美军南移关岛、将驻韩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权延期2015年、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派驻累计2500名海军陆战队换防,看似针对朝、中,实则也想借机牢牢掌控核心盟国。如若此类首先针对盟国的动作能引起中方高度重视并迫其自乱阵脚,则是美国上上之选,可谓一箭双雕,以最低成本同时实现吓阻中国、稳定盟国的目标。相反,中国如对此洞若观火,充满自信,则美的战略收益必然大打折扣。因为过去50年的历史证明,美国与盟国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根本矛盾无法调和。

      其次,美国重返亚太尚没有也无法形成对华战略包围圈。至少北边的中俄关系、东南的两岸关系均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只要这两对关系保持稳定,则周边环境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此外,西北部的“上合”组织外延扩大、内涵深化,东北部的中日韩经贸合作动力未减、潜力巨大,中日货币互换全面启动就是信号,这些均有助我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即使美国亚太盟国体系,也并非铁板一块。近期澳大利亚新政府发出积极推进澳中关系的信号,泰国政府也在发展泰中关系上有积极姿态。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看似咄咄将中国逼入困境,实则中美在亚太各有短长,中国并非全然处于劣势。美国有安全优势,中国有经济优势。美国目前所为,就是放大安全优势,并寻求将安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推动美韩自贸协定和TPP,有几分弥补过去缺憾的紧迫意味,显得并不从容。中国目前所采取的策略,则是尽快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安全优势,更好地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海洋维权意识的上升、海洋综合实力的加强等,都可视为此种努力的一部分。过于看重美国军事力量和过于轻视中国经济力量,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美官方和战略界人士目前已开始反思过去两年亚太战略的得失,一种声音认为,美正在犯三大错误:一是过于以中国为对手塑造亚太布局,开始激起中国的反美情绪,进而使中美关系面临走向对抗的风险,不利美整体利益;二是刺激中小国家“拉美制华”的冲动,使美亚太战略被第三方绑架,最终有可能使刚从“中东沙漠”抽身的美国再度陷入“南海汪洋”;三是矫枉过正,在重返亚太同时忽视西亚北非变局,致使美中东战略两大基轴埃及-沙特-以色列和埃及-土耳其-以色列三角出现松动,最终会使美顾此失彼。这种反思显示,美亚太战略存在可变性和可塑性。美高层近来积极呼应中方提出的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即为中美寻求在亚太地区良性互动埋下了伏笔。

      由此观之,中国周边环境有恶化的一面,也蕴藏积极变化的因子。只要发挥主动、因势利导,完全有可能创造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11: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