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备战
说实话,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因此呢往往也不切实际。大三暑假前,我的想法是,国关史是要看的,但觉得王绳祖先生的那本绿皮的国关史不够厚重不够翔实不够个性化,于是想以基辛格的《大外交》代替;国际关系理论也是要看的,但是呢陈岳老师的那本《国际政治概论》真的是太浅显了些太干瘦了些太单薄了些,于是想以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代替。而且一学期来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两本书上,尤其是后一本书上。有关政治学的东西则根本没有考虑过。
现在反过头来看,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至少是有失偏颇的。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少了指点,多了幻想。这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最重要的原因——我自己走过弯路,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想把这热心火炬传递下去。
大三暑假(六月底)我正式开始了全面的备战。首先是把人大列出的所有的参考书(除了那本专业英语书)通通地读了一遍,知道了个大概;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一个月多一些些。当时感觉时间好早呀,觉得自己应该做些别的事情,综合了各方面的消息后,决定读一些别的书吧。记得当时认真读了北大牛文莉老师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稍稍看了下一本不很著名的关于国际法的书。后来的情况证明《国际政治经济学》真是相当有用,不仅初试里可以用,而且复试的时候就有一道题目是说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发展演变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其实,国政政治经济蛮简单的,但是如果你没看过,有些东西你还是不知道的写不出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好的书,如果诸位没有找到的话,那就看牛文莉老师的那本吧,讲的还是蛮简洁蛮浅显蛮易懂的。国际法的书呢,建议就不要看了,这个是理想主义关注的重点之一,看看相关国政的书就够了,国际法过去从来不是将来也不大可能是考试的重点,你想呀即使今年人大初试复试大变脸也没闲暇关顾国际法。
其实同时我还是没有撇开那几本参考书,毕竟那是根本呀,而是开始仔细研读《国际政治概论》和《政治学导论》,当然其间也穿插着看一些相关方面的书,比如《政治科学》。期间呢,英语的学习也是不可偏废的(下面我会详细介绍)。
后来知道要考西方政治思想史了,马上买书,然后又是通读;看到相关的作者的相关引文,勾起了我看一下原著的欲望,尤其是读到潘恩《常识》的相关引文时,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原著。但说实话,激QING往往一带而过,自然看原著也就是半途而废。我想,这未必全是坏事,倘若真能耐的心来读那些原著以至于不能自拔,未必能考得上研。我觉得大家应该有着样的一个想法,尽管我们大部分人甚至全部都是力求完美力求全面拓宽知识面,也尽管人大今年的初试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这种趋势势必不可逆转,但是,作为奔向人大的千军万马中的一份子,尤其是那些跨的很厉害的人,还是务实些好,相关的书是要看一些的,而且这也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这不是轴心,真正的轴心就是那几本参考书,尤其是《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概论》、《政治学导论》和《西方政治思想史》这四本书。我的经验和建议是,轴心是必须绝对把握乃至吃透的,围绕着这个轴心画同心圆也是必需的,至于这个同心圆画多大,这个度怎么把握,则是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自我感悟的;真理是普遍的,但方法是相对的。当然我也会在下面的分科阐述中尽可能地依据我的浅薄的经验列出一些相关的书,仅供诸君参考。
政治大纲出来后,就几乎把精力放在公共政治上了,其他的虽然也看着。再后来便是反反复复地看那几本书,没有再看别的什么扩大知识面的书了。我大概是从九月分就开始断断续续地记一些东西的,比如国政中各派的相关理论;正式开始大规模地记忆则估计是在十一月份了。当时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总觉得记一些东西心里踏实些。其实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记合适些,估计在这个问题上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我的经验是,有些东西比如政治学理论的那些概念呀理论呀,你就是看了一百遍,隔几天不看,也说不上什么来,尽管那些东西差不多已经内化了;关键还是记忆!而且提醒下,鉴于记忆是个动态的过程,是要讲求些技巧的;至于技巧的细节,则估计是因人而异,而且作为理科生的我也着实不想在大部分是文科生的诸君面前班门弄斧以致招来显摆卖弄的嫌疑;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交流下,呵呵。
下面我就分科介绍我的粗陋经验吧。
(一)、两门公共课
关于公共课我能提供给诸君的大多是反面的教训。我觉得这是需要勇气的,试想,谁愿意拿出自己的伤疤来供别人观赏呢!
1、英语(67)
和张锐学长一样,我也是真题主义者,而且似乎走的更远些,从1986年到2009年的英语真题我都做过两遍;第一遍是很迅速的那种,感觉就是“为艺术而艺术”,第二遍呢,则是很详细地研析,尤其是对于完型和阅读,这时要抱着“为生活而艺术”的态度。翻译呢,我用的是新东方唐静老师的那本拆分组合翻译法;虽然考场上没感觉有太大的作用(极有可能是个人原因),但对于考研翻译来说,我现在还没有听说有更好的。作文呢,我是没有发言权的,虽然分数可能也不是很低;我要提醒诸君的就是,不要想等到最后十几天了甚至最后几天了靠背几篇范文或者几个模板蒙混过关,采取侥幸主义或冒险主义,来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本人,所以呢还是平时看着点写着点好;比如我虽然没有用这样的苦功,但我有着每天记英文日记的习惯的,虽然差不多每天也就是那几句话,那几个词。
我没有背单词的习惯,四六级没有,考研也没有。一开始,也就是暑假的时候,我就开始做阅读训练了,用的是星火一百篇的那种,这个似乎要比新东方的有些难度,不过也只是听说而已。我虽然没有专门记单词,但是阅读过程中遇到每个面生的词我都是很认真地查阅、记忆、再记的。
关于英语的备战,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下点狠心,做点苦功,有点恒心。
2、政治(67)
关于政治我最想说的就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报个班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很是为要不要报班发愁,综合了各种消息后还是决定不报要凭借自己不错的功底自力更生,结果感觉很多很明显的知识点或者是整体框架什么的要自己慢慢地琢磨,而上过考研班的同学很有可能早已把这些东西当做常识了。但是报归报,到底是报那种面授的呢还是网络课堂这是诸君要考虑下的。我的建议是报网络课堂,首先呢网络课堂基本上就是面授的音频或视Pin版,就内容而言二者或许没有太大的区别;其次呢面授的那种课往往都是几千人的大会,你想,大热天的,要早早地去,一天在那种恶劣环境里呆个六七个小时,想想都没心思学习,网络课堂呢可就是随心所欲来的了;再次呢,网络课堂往往价格低廉而且还可以几个同学共享。不过这些很大部分是我的主观猜想,仅供参考。
关于政治的参考书呢,我觉得高教出版社的红宝书就很不错,至少很干净,当然这对那些分不清轻重点的同学来说未必是好事;如果愿意,大家可以用任汝芬的序列一;说实话,那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有时候觉得太罗嗦了,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白白地多了十几万字的吧!
任汝芬的序列二、序列三和序列四我都用过,感觉还行,如果大家没有找到更好的,就用这几个吧。
关于最后的猜题,我觉得任汝芬也行,但是相比肖秀荣还是稍微差些,至少10年是这样。
政治的历年真题还是要看看的,我用的是任汝芬的,但感觉不是很好,大家可以试试米鹏的,那个我见过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本书也很好,强烈推荐,那就是常红利先生的互联提纲和考点提示。那本书是大纲的缩略版,有丰富的知识框架结构,便于理解记忆。
关于政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抓住重点(也就是大纲),参考书是要用的,但是不要太泛了,以上的几本用好了足够。
(二)、专业课
人大的专业课,我觉得就是“两史两论”,即《国际关系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导论》和《国际政治概论》;而且《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概论》是关联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学导论》是关联的。基于此,复习的时候要联系起来、互动起来。但为了和考试接轨,下面我还是按照政治课和综合两部分来说。
1、政治课(126)
不用说,不管人大如何改革,杨光斌老师的那本《政治学导论》依然是绝对的重点,好好啃那本书就对了。具体的方法张锐学长说的就很好了。
《政治学原理》那本书呢,可以当做是背景知识了解下,有些内容介绍的还是蛮不错的,可以适当参考下,但应付考试就别指望那本书了——本来考试价值就不高,而且听说那些作者也调到别的学校去了,所谓“人亡政息”呀!
有几本书给大家推荐下,罗金斯的《政治科学》,应该是出到第九版了;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出到第十版了;还有就是任剑涛老师的《政治哲学演讲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几本书都是很浅显易懂的,看起来不很花功夫的,但是讲的呢又头头是道的,尤其是任剑涛老师的那本,原本就是非常口语化的;而且听说任老师去年刚刚调到人大,还是关注下的好。
2、综合(115)
(1)、国际关系史
当然还是老老实实地看人大的参考书——那本绿皮的《国际关系史》,在看的时候呢,最好有两个辅助工具,都是地图——一个是《世界地图》,地质出版社有个不大不小的塑料版本的,大概六七块钱;另一个是《世界历史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张芝联老师主编的,这个有点贵,原价55,我是从当当网买的,如果你能找到泰晤士出版的那敢情更好了。
如果你的历史基础不是很好,比如像我这样跨得很厉害的纯理科生,如果直接去看国际关系史会有些困难的,因为你没有起码的历史大背景做铺垫。怎么办呢,我采取的办法是补世界历史的课,看过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通通史——1500以后的世界》与吴于廑和齐世荣主编的的《世界史(近代卷)》上下两册;感觉后者更适合我们中国学生看,尤其是考试用。做了这些基本工作后再看《国际关系史》,你会觉得相当轻松。
具体的方法呢,还是那句话,张锐学长说的很好了,我就不多少了,只是忍不住小小地补充一点——其实国际关系史也就是那么六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 俾斯麦联盟体系、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1---1939)、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最终的目标就是有个宏观的框架,这才是根本之道。
至于战后呢,10年之前似乎还没有考过,其实即使考了也不过分,人大的参考书里明明有时殷弘老师的那本书嘛,那可是包罗万象的。但是呢,不推荐大家看那本书,那么如何应付战后史呢?我的观点是,战后史其实就是美苏(或东西方)三次紧张三次缓和,这也是个大框架;其实不用很花功夫,只要看看红宝书的相关介绍就好了,目标呢也就是,见过、有个映像、到时候有的说就可以了。
关于国际关系史,别的书我觉得用不着看,不过北大出版社的那好几卷本的国关史前面的前言介绍还是蛮不错的,有时间可以看看,至少可以给你个大概的框架。
(2)、国际政治概论
首推陈岳老师的《国际政治概论》,毕竟这是人大的列出的参考书嘛,尽管是非正式地;而且我本人听过陈老师的几节课,也给陈老师写过信指出了那本书的些许瑕疵,总体的感觉是陈老师还是蛮好的。听陈老师说,那本书马上就要推出第三版了,而且改动还不小,但不知道具体面世的时间。
正如张锐学长说的,虽然陈老师的书很全面,但薄薄的一本书囊括了如此之多的内容不免不够厚重,因此呢,看看别的参考书还是必需的。复旦大学倪世雄老师的那本《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就很不错,尤其是关于国际关系各派之间的三次大论战以及国关重要人物的的介绍甚是精彩,不过后面关于各个具体理论的介绍则感觉过于学术化了过于厚重了,大家一定要有个取舍。还有一本呢,是李少军老师的《国际政治学概论》,出到第二版了,第一部分关于国际政治学科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各派理论的介绍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我复试面试的中文题目是说说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而且问的还是相当深的,陈老师那本书关于非主流的理论只是一带而过甚至忽略掉了,当然初试的时候可能不会考这么偏僻的;该书第三部分关于全球问题的介绍也使很不错的,可以适当参考下。同类的书籍还有清华大学阎学通老师的《国际关系分析》,08年出版的,这是一本很清新很有个性的书,阎老师比较信奉行为主义,因此这方面得内容还是不少的,比如博弈论等;而且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比如国家利益的界定,此书和陈岳老师的那本书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过只是大同小异。
如果你能很好地以用这几本书我觉得初试乃至复试绝对没问题了,但是如果还是不放心,或者学有余力,那就再推荐一本书,社科院王逸舟老师的《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此书和复旦大学倪世雄老师的那本书基本上是同类的书,但是角度不同,自然各有所长。
如果能有一套国际关系红宝书也是不错的,我用的是09版的吧,有两本,一本是名词解释,另一本是论述题,内容宏大,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通通囊括了,但是大部分都介绍的比较简略,可以参考下,尤其是那些以前不会做题的同学还是应该看看的,至少可以给你个大概的答题的思维方式或框架。
(3)、西方政治思想史
人大以前是考得原本就是西方政治思想史而非中国外交,后来改了,今年又改回来了。如果没有变动的话,明年还是要考的。我觉得人大的“拨乱反正”还是相当英明的,因为与中国外交相比,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我们尤其是那些跨考的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或者是科学社会主义来说都是有相当大的助益的。试想,如果你不了解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你就可能不能很好地领悟现实主义的精髓;如果你不了解孟德斯鸠和康德,你就不大可能完全明白理想主义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了解布丹和格劳修斯,你就不能很好地明白国家主权的来龙去脉。
因此呢,我觉得《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为“两论”做铺垫的提供背景知识的,尤其是为《政治学导论》。实际的情况也是这样,你看10年关于本课程的题目也就那么三道题,而且最后一道论述题真是玄而又玄,又是可以选做的,据了解,做那道题的人是极少的。
具体的学习方法呢,我觉得是,第一遍读的时候要通读,但是后面呢,就要有所选择了;其实如果你仔细看人大以前考过的题目你会发现,重要的也就是常考的人物也就那么几个,重点的理论也就是那么些,比如尽管潘恩甚至托克维尔在某些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但是在人大试卷里他们和霍布斯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因此呢,诸君一定要有所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要感谢的人真是太多了,先说一句,谢谢大家了!
杨兴学长: 谢谢学长给我讲解人大的相关信息、借给我书;
张锐学长:谢谢学长的资料(虽然不是免费的)、当面和网上诲人不倦的讲解以及那个电话;
刘子铭学姐和王嶷然学长:虽然我们接触不多,但还是非常感谢你们的信息和资料;
罗健大哥:谢谢你在我考研那两天请我吃饭和提供午休的地方;
王浩同学:虽然你马上就是我的“学弟”了,但你无私提供的消息的热心精神我依然会铭记在心;
栗琳同学:最专业的研友,谢谢你给了我专业课上具体的学习方法;
李可璐同学: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
六、写在后面的话
再次说明下,我把自己的经验摆出来并非是为了显摆什么,而是真心地想把热心火炬传递下去,真的希望对诸君有所帮助。同时,如果诸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下,我自当尽绵薄之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我觉得这并不是泛泛而谈或虚伪的客套,而是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存在。是的,我回答诸君的一些问题,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但同时,诸君也给我提出了问题,促我思考,这对我来说很有可能就是进步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愿与诸君共同进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诸位,舞台已经交给你们了!
PS:
我的QQ是:349833137,如果加我的话请注明人大国关;我上网的时间不是很多,而且常常是隐身的,因此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呢,就留言好了;另外也可以给我发邮件:haoxiaomin1234@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