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通农家三兄弟均考取博士成当地传奇(一)(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3 16:1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河勇(中)、高河伟(左一)、高剑(右一)
  故事导读
  长寿湖畔一个普通农家,三兄弟接连成为博士,其中两人留学海外,在当地成为传奇。
  村里人说“高家祖坟埋得好”;三兄弟却“坦白”,他们从小就坚信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父母付出太多艰辛
  长寿湖碧波荡漾、风光如画。有些神秘的“博士之家”,坐落在绿树掩映的湖畔——长寿区云集镇尖峰村9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条石砌成的墙、青瓦盖的屋顶……与当地其他农家小院没什么两样。
  “哎呀,高兴哟,我上个月过生,孙娃子们都回来了的,还给我买了好多东西哟。”刚过76岁大寿的高家奶奶张青珍,抱出衣服、奶粉、电烤火炉等孙子送的礼物一脸灿烂。
  “我那三个孙娃子争气哟,老大高河勇1995年考入沈阳医科大学,2004年又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现在上海龙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老二高河伟1999年考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院,2003年被工程物理学院保送硕博连读,今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老三高剑1999年考取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后来到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今年8月已赴瑞士巴塞尔大学深造……”老太太一一讲述3个孙子的成绩。
  “你知道博士是好大一个官?瑞士、美国又在哪里?”一邻居逗乐着问。“我哪晓得那些哟,只知道他们有出息了,终于把书读穿了,现在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老太太一说就笑,露出已脱落的稀疏门牙。“不过,我今年又喂了两头大肥猪,每头至少300斤重,我会早早把它们杀了做腊肉、灌香肠。孙娃子们不管跑多远,当了好大的官,只要他们有空,过年一定会回来看我的。”张青珍说。
  一家走出三个博士,家教有些啥秘诀?对此,三兄弟的父母高伯生、何明全用一个字总结:苦。
  现年50多岁的高伯生、何明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读过多少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高河勇、高河伟、高剑。家有三子,虽是一件喜事,但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那时的长寿湖可不像现在,特别是我们村,公路都不通,外出还得靠划船。”何明全说,当年,她跟丈夫靠在土里刨食为生,加上柑橘、西瓜等副业,一年收入也很少。三个儿子相继上学后,她家更是捉襟见肘,常年几乎是红苕玉米稀饭当主食。
  有一年,由于地里的西瓜苗死得多,高家损失惨重,仅靠卖土豆的几个钱根本满足不了三个儿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急得夫妻俩觉都睡不着。后在亲友指点下,夫妻双双到涪陵一家制药厂谋到一份差事。何明全当包装工,高伯生既当门卫又当搬运工,两人没日没夜苦干,同样无法满足家庭开支。
  后在好心人帮助下,两口子在厂房旁边耕种了一块“自留地”——一块闲置的土地,种出一些蔬菜,然后挑到街上叫卖。因没有经验,又舍不得交钱进菜市场,何明全的菜多次被城管没收,急得她当街哭过多次。
  “农村娃儿要摆脱这种苦环境,没有其他办法,只有读书。”何明全意识到,自己这一辈子苦点没关系,千万不要连累孩子。因此,她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好好读书。而且,为了让孩子全心读书,夫妻俩无论多辛苦,哪怕是喂猪等农村常见的家务活,她也不轻易让孩子沾手,除非是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以此来“惩罚”一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10:0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