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解读 谁在把华盛顿推向“波斯火坑” 中国吗?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6 14: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事解读 <br /><br /><br /><br />  ●谁在把美国推向“波斯火坑” <br /><br />  来自维也纳3月8日的一则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结束了对核安全和核技术应用问题两天的讨论后,8日开始讨论总干事巴拉迪就伊朗核问题提交的报告。美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使舒尔特会上发言时说,由于伊朗未能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月4日决议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应当采取行动,以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作用和对伊朗核问题的调查。 <br /><br />  舒尔特说,安理会对伊朗核问题采取的措施应当逐步增强。首先,安理会应当呼吁伊朗遵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进行切实合作以恢复国际社会的信任。同时,安理会应当授予国际原子能机构更大的权限以调查伊朗的核活动。舒尔特称,安理会应当强调,如果伊朗不遵守承诺,“将要面临后果”。他说,美国并未放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希望。安理会的介入只是“外交解决进入新的阶段”,目的在于“更加有力地”说服伊朗放弃制造核武器的“野心”。  <br /><br />  我们注意到,在舒尔特这一有气无力的“帝国反击”中,除了列举和指控一大筐伊朗“非法研究核玩具”的罪名以外,再也找不出华盛顿对伊朗“以军法查处”的煽情措词,甚至“温柔之处”还表达了愿意成为中国、俄罗斯、欧盟三国的“意见翻版”。这可不是美国人“舍我其谁”的“大佬风范”,难道华盛顿真的愿意放弃这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例行公事”后“报告安理会”的又一次“外交胜利”吗? <br /><br />  其实这次又一个“外交胜利”早就在华盛顿的意料之中,可是有谁恻见到华盛顿“胜利的心”却在滴血:美国压根就没想把伊朗核危机“阶级斗争扩大化”而被迫走“最后一步”。因为华盛顿心里十分明白,一味地把伊朗逼至“死角”,无异于自己引火烧身,尽管前面不一定是万丈深渊,但依旧是烈火熊熊的“波斯火坑”。 <br /><br />  那么谁在把华盛顿推向“波斯火坑”呢? <br /><br />  是欧盟三国吗?在伊朗一直有自己巨大经济利益的欧盟,在本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之前,已经决定在不背离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为华盛顿“鼓劲加油”,“成全”华盛顿制裁或者军事打击伊朗的“中东新战略”,令华盛顿骂也不成不骂也不成。 <br /><br />  是俄罗斯吗?俄罗斯明摆着能够说服伊朗达成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协议,但偏偏戛然刹车,给正在“望梅止渴”的华盛顿泼来一把脏水,让华盛顿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br /><br />  或者是那个“老闷”中国吗? <br /><br />  正是北京2月4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那一“够哥们”的赞成票,“力鼎”华盛顿赢得了一次空前的“外交胜利”,惊喜之外华盛顿发现“征服”共产党人真可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br /><br />  所以华盛顿再接再厉与陈水扁在台海玩了个“废统游戏”,试图一举在亚太和中东把北京“收归胯下”,可是没想到好不容易跟国际事务“沾上点边”而得意忘形的陈水扁,竟然将台词“终止”念错为“废除”,把“现代姜太公”北京惹了个不再提“维持现状”不说,反而更坚定了北京“剑指统一放眼世界”的信心,而“磨洋工”的伊朗和俄罗斯也在那一刻“心领神会”,好端端的在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协议”就在3月6日这一“高潮时刻”来临之前,硬是“卡壳”了。 <br /><br />  不容置疑,伊朗“风景这边独好”,正是华盛顿醉迷于“核浪漫风情”而身不由已地走向“波斯火坑”。 <br /><br />  ●华盛顿的肩膀扛不住伊朗的“核浪漫” <br /><br />  伊朗面对美国和欧盟以制裁和武力的要挟和威胁,依然“孤身走我路”。伊朗的态度十分明确和坚决:任何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必须既能够保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从和平利用核技术中受益,又能够消除国际社会对于伊朗核计划的疑虑。 <br /><br />  面对伊朗核问题有可能被报告安理会以及华盛顿的军事恫吓,伊朗总统内贾德3月8日再次发出傲视世界的怒吼:“我们国家已经做出决定,本着和平目的充分利用核能。所有人必须向伊朗这个决定让步。”他还警告说:“如果有人试图侵犯我们的权利,伊朗将在他们额头打上耻辱的标记。”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也在5日警告称:“假如伊朗核问题报告给安理会,我们马上就会重启大规模的浓缩铀活动。假如美国以及其盟国对我们实行武力打击,我们将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br /><br />  自从2月4日至3月6日的一个月时间以来,伊朗动员了包括外交部长穆塔基、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伊朗原子能机构相关官员在内的所有“外交力量”,以热情不减的“旅行外交”穿梭于欧亚大陆,好一派“革命浪漫主义风采”。 <br /><br />  但人们发现,伊朗核问题的危机不仅没有“春暖花开”,反而“雪上加霜”。为什么伊朗这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活动,并没有达成任何一个让华盛顿“睡得安稳”的妥协方案呢?难道这一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让热血沸腾的德黑兰“心平气和”吗? <br /><br />  其实,即使德黑兰把原定的2月16日与俄罗斯就“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会谈的时间,以“技术原因”为由“挪”后到了20日,但随后的大约半个月时间应该也足够“撮合”一把“异国情缘”了。 <br /><br />  就在俄伊都公开宣称双方已基本达成“原则性一致”的时候,甚至连俄罗斯总统普京在3月1日也为双方能够达成完全协议表示“乐观”的时候,比谁都焦急甚至恐慌的华盛顿还是眼巴巴看着3月6日的“不期而至”。 <br /><br />  显然,伊朗已经把自己的国家安危置之度外,绝对不会为了屈从于华盛顿而放弃自己的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当然,在这一个月的与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外交斡旋中,伊朗的“底气”远比华盛顿厚实多了。 <br /><br />  中俄已经明确表态坚持伊朗核问题继续被控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内,以和平及外交手段进行解决,那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这几天会议期间,即使给伊朗核问题来个“冲动型定性”以至“报告”安理会,又能够对伊朗的“核浪漫”“伤筋动骨”吗?一相情愿的华盛顿的肩膀扛得住伊朗的“核浪漫”吗? <br /><br />  伊朗这是明摆着“我不打你也不骂你就用爱情来折磨你”。 <br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3-24 21:25:40 | 只看该作者
<p>要是伊朗没石油会有 人支持它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9: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