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国人只有走出历史的自卑,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1:5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意识决定着民族精神,对当今中国而言,要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就必须更新历史意识。笔者认为,中国历史教科书有必要作适当的修改 ,学了中国历史,使人非常压 抑。

中国人思想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汉族的衰 落和自 卑,其直接影响到全体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中国古代史大体是以汉族为主线的,也符合历史史实,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汉族,使汉民族没有任何自豪感。

似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似乎历史上每一个北方少数民族都比汉族厉害,汉族似乎老是被动挨 打,今天的汉族在国内都不能挺直腰杆,何谈全体中国人走向世界。

之所以给人造成这种错觉,很大原因是教科书不恰当编排的必然结果。

教科书中凡介绍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都有这么一段话,他们骁勇善战,剽悍无比,但却没有介绍当时汉族人的性格,尤其是秦汉隋唐时期,汉唐人的民族性与以后的汉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北方民族固然善战,汉唐人更是好勇斗狠,要不秦汉何以败匈奴?隋唐何以败突厥?这种省略的结果,导致了衰落的汉族以自己懦弱的民族性去推测汉唐人,结果辉煌的汉唐史也几近于耻 辱史。

明朝建树不少,可中学历史教科书提到明朝与蒙古族的关系时,只讲土木之变以及两个皇帝一度被俘,结果给人的感觉就是明朝和宋朝没有多大区别,积贫积弱,这是违背事实的。

明太祖时,曾多次派大军出塞,给北元以沉重打击。明成祖更是五次亲自挥军出塞,跃马草原,史称“五征蒙古”,对于这样一件功及汉唐的大事,教科书中居然不提。要写土木之变,就要写五征蒙古,不写都不要写。元朝近百年的统治,已经给汉族空前沉重的打击,使这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一落千丈,其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而明朝前期的军事行动,正好可以使这个民族疗治创伤,找回自信。

而我们的教育精英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还要往那块没有弥合的伤疤上撒 盐,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当今中国思想界“可为痛哭流涕者”莫过于此。

中国历史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有时感觉古代和近代是一样的。

我对中国的历史是极为亢奋的,到不是因为他的辉煌,而是因为他的耻 辱。小时候读到犬戎攻破镐京,昭君出塞,五胡十六国,匈奴突厥南 侵,蒙元南 下,满清入 关,都令我痛心不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南京大 屠 杀会令我痛苦的失眠。耻 辱,巨大的耻 辱时刻侵袭着我,使我哀叹,使我悲愤。

现在看来,不管是犬戎还是匈奴,大部分已经溶入了我们的血液,可以称的上是我们的祖先了,可是自唐代后民族间就很少融合,所以对于蒙元和满清我依然有一丝苦楚,这些毕竟都属于国内民族,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已经几千年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打不相识,战争过后大家还要和平相处,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心情自然平静了许多。

可自1840年后,那些历史上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的西 洋人和东 洋人又来到中国的土地上,凶 残至极,我实在无法原谅了,因为他们伤得我们很深,这个伤口难以弥合,一不小心碰一下就很疼 。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我要率领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纵兵雪耻,让那些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放过鸟枪的国家深深的忏悔,要让他们知道近代对华政策是他们国家历史上最大的决策失误,我们要以一比十的比例狠狠地报复,只有这样,才能告慰那无数屈死的冤魂,也只有这样,别人才能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你、尊重你。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本质就是这样,人们只相信强权,敬畏征服者,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的,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完全是这样的,尤其在二战以前。

如何看待中国的历史,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他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敢问今天中国的国势如何?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是不是一流的呢?我们的国家积贫积 弱已经几百年了,至今仍没有根本性的改观,这是事实。我们的民族呢?也同样不是世界上受尊敬的一流民族,不要以为民族就没有差别,民族在智慧上没有差别,这是可以理解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但每个民族还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在维持生存乃至发展壮大方面,在内部协调一致团结奋斗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

谁都知道军人打仗应该勇敢,可是世界上有些民族就偏不,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比比皆是。

谁都知道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敬老扶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可有些民族大部分人做不到,而有些民族大部分人都能遵守。大多数人能够遵守的民族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民族,就能发展壮大,赢得全人类的尊敬。大部分人不遵守的民族就是一个衰弱的民族,没有多少生机,他们对外的表现就是妥协退让,而对内却凶残至极,最终只能战败受辱,成为世人的笑 柄。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社会公德遵守的程度就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亡盛衰。

我们中国在整个近代衰落了,可我们终究没有亡国。

没有沦为哪一个殖 民强国的完全殖 民地,可以看到近代中国仍有一大批民族精英在苦苦的支撑着,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面对义和团视死如归,八国联军总司令感叹到:“中国人尚含无限蓬勃之生机,……中国人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 泯 灭。”但近代中国毕竟不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已经得病了,衰弱了。

二战后随着殖民主义势力的极大削弱和全世界民族意识的觉醒,再弱小的国家也能独立,中国也是其中一员,很平凡,中国没有像土耳其一样在二战前就独立,更没有像日本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独立,战前独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才是生命力强大的的民族,能够迅速适应困境迎难而上的民族。

中国没有显示出超过和我们同等生产力水平国家有任何优秀的地方,到今天依然如此。

比起近代我们的病是轻了一点,可全世界以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病情都有所好转,我们依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说得好听一点叫发展中国家。

以前我们说是由于西方的侵略导致了我们国家的落后,可摆脱殖 民统治近60年后,我们还是如此,而有些国家在二战后迅速起飞,远远超过了我们。

有人说日本、德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雄厚的经济基础,那么英国、法国就没有吗?就算日本、德国有发展资本主义雄厚的经济基础,可新加坡、韩国又凭什么呢?不要说船小好掉头,这个世界上没有掉过头的小国比比皆是。实际上美国扶持的五、六十年代,韩国经济并没有任何起色,只有当他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战略的七十年代,韩国经济才开始起飞。

就算韩国有美国人那么一点资金的支持,新加坡又靠什么?他们以前都是完全的殖民地,处境比我们还惨。

看来我们的病依然没有痊愈,如果不加紧治疗,以后很有恶化的趋势。以前我们有过惨痛的过去,我们曾经失败过,我们一定要知道失败的原因,如果原因也没找到,那将会贻害无穷。

有一种东西,一千年来一直在压抑着我们,压抑着中华民族的昂扬斗志,压抑着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以前我们说是儒家思想,可是我们现在已经说是不再信仰它了,可是它的阴魂好像始终未散,是什么东西还在束缚着我们呢?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迅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影响着我们恢复失去的周秦汉隋唐时的拓边精神。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认真的反思,以期群策群力,共铸又一个强盛的中华民族,以告慰那无数屈死的冤魂。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似乎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要挤身世界强国之列,而今天人均收入非常低,距离强国还有至少三五十年的时间,而能否实现,不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还需要强大的国民精神支持,需要世界一流的国民素质,只有一流的民族才能建设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吗?答案是令人担忧的,中国人目前普遍发生了信仰危 机,道德危 机,自从鸦片战争后这种状况就开始了,尽管某段时间某些人自以为找到了疗治国民精神的良药,但直到今天没有一种思想很好地医治过中国人的心病,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统治思想乃至伦理规范都是儒家思想,孔子、孟子、朱子、程子等成为中国人的偶像,超级大圣人,这种状况自汉朝尤其是宋朝以后基本未变。虽然儒家思想曾经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但这种思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一种懦弱的苟延残喘,却无法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帝国的光荣,反而束缚了民族吞举宇内的雄心,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衰落。

但不管怎么说,那段时间人们毕竟还有共同的信仰。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儒家思想相应受到巨大的震撼,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发生了信仰危 机,开始怀疑孔孟思想,当然这只是在一部分人中,绝大多数人的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直到今天还有影响,当然今天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远远无法与清朝民国时相比,但是更为可悲的是我们不能确切知道哪些国民劣 根 性是受儒家影响的。

尽管我们觉得已经彻底和儒家决裂了,可实际上儒家的毒 素依然滞留在我们体内,只是由于根深蒂固,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文 化 大 革 命期间,儒家文化自汉武帝时被确立为官方思想之后遭到最致命的打击,彻底在中国崩 溃了,孔子也由圣人变成了一个极普通的人物,人们提起他也只觉得他是一个迂 腐的老头,没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地方,更谈不上什么圣人、万世师表了。

儒家思想不可能在中国取得统治地位,即使他的某些思想是正确的,也不会对现实产生多大指导作用,因为人们曾经讨厌他了,即使不讨 厌,也是极平常的目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谁说的话还没有一点正确的成分。

如果这个人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们就不会在意他的说法而自以为是,整个社会也就不会以他的说法形成一定的规范,把他的言行作为经典。所以今天有人还想用儒家的思想来挽救人们思想的混乱,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高度权威,其难度可想而知。


西方思想包括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冲击,虽然DADAO了儒家思想,可他们有没有取代以前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地位呢?尤其是 鸦 片战争前的那种高 度权 威呢?答案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也因此人们的思想才比较混乱,也就是说西方思想虽然推翻了儒家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在人们内心中的神圣地位,但却没有在人们心中建立一个能够取代他的思想。

马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飞跃,即毛思想和邓理论,但是二者都是哲学体系而非伦理规范,而且毛的经济思想是失败的,在毛失败的基础上,邓取得了成功。但邓理论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影响毕竟有限,他也感觉到了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这正也说明中国人的思想的确存在问题,显然 邓没有解决中国人的信 仰危机。

江又提出了以德治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就是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谁要是忽视他或是直接从西方采取拿来主义是肯定要失败的。

这个思路是对的,可中国的传统事什么?所谓的传统值不值得继承?如前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一般认为就是儒家文化,且不说儒家传统值不值得继承?它已经被我们DADAO了,在中国没有任何权威可言,没有崇高的权威,也就不能以之为准则,形成普遍的行为规范。

最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本身就有问题,否则我们近代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儒家思想曾经在协调人民内部关系方面是很勉强的,由于他的仁爱太广博了,对敌人也是那样,这样就很容易走向妥 协,致使国威不振。孔子的基本观点就是以德治天下,以德怀远,以为以自己的宽容、真诚就能使敌人感化而立地成佛。

这完全是一相情愿,在人类历史上国家民族之间只相信实力,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得到远方的尊重。

如果不整军备,灭亡也就为期不远了。中印自卫反击战前的情况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中国的忍让不但没有让尼赫鲁立地成 佛,反而刺激了他的野心,更加肆无忌惮,得寸进尺,结果招致了更大规模的侵略。

二战前的情况何尝不是这样,英法的一再纵容使得希特勒更加猖狂,从而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促使了二战的及早爆发。

如果他们都能及早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何致如此?其实不但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适当的时候还要主动进攻,须知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长城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象征,可说到底长城是一种防御而不是一种进攻的象征,所以现代中国人少有开拓的精神。

传统的思想体系已经崩溃,而新的令人折服的思想体系又没有建立,这是中国人目前缺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目前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一个核心,就是汉族。

可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已经衰落了,汉族的核心部分在一千年前就已经腐 化变 质。今天的汉族在民族性上与一千年前的汉人相比,迥然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他们早已经失却了汉唐人的开拓、尚武精神,变的怯懦、柔弱、保守、圆 滑、散漫而死 气 沉 沉。

生机微弱的汉族的状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精神障碍。尽管其他一亿少数民族同胞有着汉族严重缺乏的朴实、勇敢精神,但也很难避免被汉族已经衰落的腐化气质所污 染.如果汉族目前的民族性不能得到有效改造,其他民族将不可避免和已经衰落的汉族共同走向衰落。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近代全中国的战败,汉族应该负主要责任.而今天的汉族,不但不弘扬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负起对国家振兴应有的责任,反而自我泯灭民族意识,生怕提起“汉族”这两个字。

好像一提起“汉族”这两个字,就会引起什么民族问题。该不会是唐朝以后两度被征服,近代全中国败于西方而胆怯到这种地步吧?在岳武穆的怒发间、文天祥的铁骨里、左宗棠的征棺上、在谭嗣同的大笑中,他们的祖先没有屈服过,而现在,他们不但不着手复兴周秦汉隋唐时他们祖先的拓边精神,反而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令人悲哀.我们以为,弱 化汉族就能维持各民族间的友好相处。

可这样以来,我们不得不斩断古老历史的脉搏,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民族,与美利坚民族相比也逊色多了。历史没有美利坚民族悠久。更为可怕的是,我们严重缺乏美利坚民族开拓、冒险、进取精神而老 气 横 秋。

且不说这种淡化的效果如何,一个没有灵魂的中华民族如何能够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持的华夏民族如何能够实现现代化?我们只看到日本和韩国的经济腾飞,却没有看到真正激发这种腾飞的决非仅仅是经济体制和市场手段,大韩民族和大和民族的倔强性格和集体奋发的精神状态,在经济腾飞中起到最深远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极端缺乏的。

外国人经常说我们中国人保守、懦 弱、圆 柔,世界上的华人也频频遭遇犯 罪分子的袭击,只是因为中国人看起来软 弱好欺。

为什么我们摆脱殖民侵 略已经六七十年了,我们中国人给老外的印象还是软弱可欺?可见中国人虽然政治上实现了独立,但精神上却仍然没有摆脱被侵略而造成的巨大精神伤害,其实不仅仅是列强造成了这种伤害,中国人在近代以前早就病入膏肓了,列强只是雪上加霜了。

当然,说中国人保守、懦弱也是不准确的,并不是全体中国人都这样,而主要是汉族,当然也并非全体汉族人民,而是汉族中的一些足以影响汉族全体乃至中国人民整体形象的那一部分。

汉人也不乏勇武之士,但另一部分人的能量更大,尤其是唐以后他们能够左右国家政权,形成主流势力,而刚烈勇武之辈却横遭压抑。历史是民族精神的纽带,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借鉴经验,从我们祖先生生不息的几千年中找到民族发展壮大的源泉,增强民族自豪感。

可不知什么原因,中国的历史被什么东西掩盖着,尽管实际上中国很伟大,可我们接触到的中国历史却没有给人多少自豪的感觉。

看了中国人写的历史,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倍受蹂躏的国度,这样几千年“耻辱”的历史已经彻底奴役了中国人,中国的历史不但没有起到凝聚民族的作用,反而成为民族腾飞的巨大心理障碍,“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沉重的思想包袱。什么四大发明说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却遗憾地是自己发明了火药,却被西方人学了去,反过来揍中国。

这跟一头野牛不知从哪叼来一把刀,不会用,掉了下来,被猎人捡起来,又捅向野牛有什么区别。这种茫无目的的愚蠢也值得自豪吗?还不如省点,别炼丹更好。

我们目前引以为荣的东西并不能产生任何实质的自豪感,中国人已经盲目到连什么是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也不知到了。

我读书极少,偶然翻到一本朝鲜通史,令我大吃一惊。以前在我看来,像朝鲜、越南这样的弹丸小国,他们的历史怎么讲?肯定是充满了哀怨愁苦,他们一定自 卑到了极点。

结果我大错特错,朝鲜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热情是中国人望尘莫及的,整篇通史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和无上的英勇。

尽管朝鲜很小,可最初的朝鲜更小,首次统一朝鲜的新罗王朝,其北部边界还没有到达大同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唐朝占据。朝鲜人由南到北一步步地开拓,到明清时,终于把边境向北推倒了鸭绿江和图们江边。

整篇通史大讲特讲古代朝鲜是如何向东北、西北开疆拓土以及挫败从中国和日本方面的侵略。

这样的历史,就是一个中国人读了,也会仰慕朝鲜民族,为之振奋。

可我们堂堂中华帝国两千年,却讲地奄奄一息,哪里还有一点催人奋进的生机,沉浸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你只能学会沉默、忍耐和麻木,由此而更加强了你体内的懦弱和迷茫。这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宋至今总是汉 奸辈出?李 登 辉等台独分子如果说他们害怕大一统而阻碍百家争 鸣,到还差强人意。

可他们为什么却直接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他们高呼不做丑 陋的中国人?为什么他们恨不得与中国文化一刀两断?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这么差?汉奸也是中国人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汉 奸,他们是主动沦 落的,外国人、外国文化没有强迫他们,怪只能怪中华文化。儿子大 逆 不道,老子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其实,汉 奸意识就是那些不 肖子孙对中华民族自卑感达到极点的表现。

百年以来,中国人普遍很自 卑,台湾只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表现的强烈一点而已。

谁能保证其他地区的中国人在相同的历史地理条件下不会产生汉奸意识。李 登 辉等尽管没有日本血统,只是由于曾经被日本蹂 躏过,便要心甘情愿的做日本人了。

为什么日本民族对一些中国人的吸引力比中国自己还要大呢?很简单,做一个日本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全世界人民尊敬日本人,只是由于近代日本疯 狂的扩张,人们除了对侵 略者憎恨之外,会马上产生景仰之情。

而做一个中国人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对于中国近代的表现,世界人民是蔑视的。而世界人民只是蔑视近代的中国人,对于古代,他们是极端尊敬的。

可悲的是,中国人不但对近代是自卑的,由于被征服成了奴 隶,骨子里暗暗地形成了一套奴 才哲学,而自己全然不知。

由此出发,令世人尊敬的古代中国在他们看来也是自卑的。可以看出,台湾史学也依然承载着中华帝国衰落的趋势,依然没有走出衰落的阴影。

中国人即使杀掉再多的中国人,却培养不出一丁点的民族自豪感,而只能使中国人更加迷茫。项羽坐在椅子上,力气再大,也不能把自己和椅子一块举起来,所以全体中国人依然自 卑。

本来中国人是很了不起的,秦汉与匈奴近四百年的战争,隋唐与突厥近二百年的战争,我们打败了震撼世界的两大草原帝国,难道还需要用什么来证明中华帝国的伟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原来中国人仍然没有走出战败的自卑,在这段时间我们培养了更多的奴 性,直到今天。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历史上衰落的中国的延续,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是帝国衰落以后逆来顺受的中国人的后代。

中国人已经习惯于从 弱者、奴 隶的地位观察世界,虽然他们打败了匈奴和突厥,可一千年来衰 落的民族性告诉他们,匈奴、突厥骁勇善战,似乎比他们的祖先还厉害,以致于今天的中国人听到匈奴、突厥这些名称的时候,心理会顿时紧张、自 卑,有些许后怕。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民族,能够把自己的辉煌淡化到极点,几近于“耻辱”。而这种情况一般只有当一个民族被征服的时候才会出现,征服者千方百计地泯灭被征 服者的历史意识,尤其是能激发自豪感的辉煌的历史。

中国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祖先开疆拓土、扬威世界的豪气,他们不再有强者虎视世界的雄心,使他们能够立足于这个世界之上的他们的英雄的祖先的壮举,却被他们认为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他们无法洞悉世界强者的心理,他们也无法理解曾经四处征战的英勇的祖先,他们对强者心态窥测的结果却可悲地一再证明自己懦 弱的合理,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可 怜的动物之群。

只有当中国人彻底走出奴 隶阴影的时候,他们才能够理解自己祖先的伟大,他们才能够称的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当他们真正走出奴 隶思想束缚的时候,他们会像自己的祖先一样,再一次震撼世界。

为了重振国威、民族复兴,本书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强大民族精神的构建问题,希望广大关心民族前途的前辈和同人多加指正,共图民族复兴大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0:5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