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大国崛起靠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2: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记得上一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日本国民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增强,纷纷谈起大国的崛起,但是含蓄的日本人尽管私下说要买下整个美国,但在媒体中却不说日本崛起,而是亚洲的崛起。

  尽管日本人做了很大努力,但日本文化的封闭性,很难容纳世界各国文化,扮演大国角色也比较困难。这是由日本文化的排他性(有学者说亚洲文化就有这种劣根性)所决定。日本外务省出资招收的外国研修生,快结业回国时,日本各地政府外事负责人则让每个国外女学员都穿上美丽的和服照结业相。对侵略战争的认识,始终不能让邻国与亚洲各国满意。

    东京、大阪是国际化大都市,有几十万日本国内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侨民,但外国侨民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经营很困难,政府教育局也没有这方面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人员。日本一直强调“同和”教育,入日本国籍叫“归化”,听起来很是别扭,根本不像多民族和谐生活的大家国度。在日本生活几代的外国侨民和少数民族有两个名字,一种是为了融入日本社会起日本名,叫“通名”,还有本民族、本国名,叫“本名”。在日本已经几代定居的外籍大学教授因以“本名”办银行卡,却遇到阻挠和麻烦,结果该教授愤然起诉了这家日本银行才得以解决。更不可理解的是我们很尊重的教授、学者也不理解、不容纳在日本已经成名的人是外国侨民或少数民族。日本的民族政策是十分落后、幼稚的,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和我国多元文化与民族政策比起来,简直是未开化的初始文明。


  没有人怀疑日本是经济大国和强国,但是他们也自称日本是“精神小国”。日本国民每当遇到经济不景气、失业或自然灾害,总爱把矛盾转移到国内少数民族、外国侨民。在上一世纪发生的东京大地震中转嫁外国侨民,就是一个例子,但又津津乐道于发邻国的战争或灾难财。当然,随着民主化的进程,日本也有可喜的是进步,如开明的日本学者和媒体能批判本国政治和本国、本民族的不端行为,在这方面他们是先进的。

  欺凌比自己更弱者,似乎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在日本接二连三发生的学生自杀,就是有力的证明。校内“欺凌”学生现象,其实质就是日本文化的缩影。失业在家的老爷子一觉醒来,看见自己上小学的儿子和邻居家的中国、韩国(朝鲜)侨民的孩子玩,却大发雷霆,赶走了这些和自己的儿子非常友好的孩子,还谆谆教导儿子:以后再也不许和他们这些孩子交往。一个开面包房的老板在上一世纪90年代还告诉他上大学的儿子说:过去,中国人和韩国(朝鲜人)都是日本人的奴隶。过去,日本文化容不下日本人和外国孩子玩,尤其是比自己落后的国家与民族的孩子交往,这样会被日本“伙伴”疏远,那在日本社会将处处被动、边缘化。

  “残留孤儿”是指二战后留在中国、朝鲜半岛、前苏联的日本人及其子女,有的和当地人结婚生子。如妈妈是日本人,爸爸是中国人,起了三个字的中国名,本来在辽宁大连市是三好学生,但因异文化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在日本被“疏外”(被疏远,边缘化),活泼的性格逐渐被扭曲,学习成绩下降。当然,这些状况,随着日本的“国际化”逐渐好转。最近,在访问日本长野县一所小学时,提出要和学生座谈,校长把中国孩子叫来了,看起来校长还比较疼爱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让这些孩子用中国话交流,也不必翻译。当地教育部门还专门请日语教师免费教他们日语,使他们尽快融入日本学校。

  大国崛起,似乎成为时下热门话题,武力称霸、领土扩张、掠夺资源、文化渗透、奴化他国人民、殖民地意识,还是几百年前帝国主义及其国民的本性、行经和思维方式,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分析和批判,不能随时篡改。无论哪国,知识精英绝不能一边批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一边又渲染皇权王道思想,欣赏、助长豪夺、占有、奢靡思潮。卢森堡是人口40多万的微型国家,饭店的服务员都来自法国等邻国,历史上与周围国家也曾经有过领土纷争,曾沦为殖民地,但如今共同体意识已经超越了狭隘的国家、民族和纷争意识,法国人和卢森堡人都认为有难互助,有福共享,和平、繁荣、互助、交流、合作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靠武力和经济实力争雄和领土纷争是亚洲明显落后于欧美100年的陈腐观念、思维定势和行为准则。谁也不会忘记,想称霸世界的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经历长年战争洗礼和全民生灵涂炭后,被世界文明改造成民主、自由、法治的国家,想霸占科威特的萨达姆成为阶下囚,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是历史和哲学,但是这一血本代价实在太大,无辜的是人民。

  历史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和制度文明比崛起重要,文明不仅是高楼大厦、金牌银牌,飞机、大炮,外壳的膨胀,更不是一发不可收的狭隘民族主义、国粹主义和军国思想,而是以人为本,文明与和平永恒相伴,与世界同步,和邻国友好和睦相处,世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无论何时何地,制度文明、先进文化、人文精神、宽容境界、多元价值观才是放之四海而通达的文明,即使不刻意大家会欣然接受。多民族、多国籍公民和谐生活,能容纳别国上千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共享历史文化与文明成果,合理解决边界问题,更有公认的价值观和文明制度,有吸引世界最优秀人才云集的科技教育,共同研究与贡献于世界文明进步,才能走上文明大都和文明大国,成为世界文明的原创地和发源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0:3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