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玉总有一个习惯,每次送完孩子贝贝上学后,都要打开自家的信箱,看里面是否有报纸或信件,可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就没有什么人给她来过一封信,再说现在信息时代,发短信的、打电话的、上网聊天的、发E-mail的,还哪有写信这一说的了。
今天凌玉照样送完贝贝上学,推着自行车打开了自家的信箱,奇怪的是还真有那么一封信,可是凌玉拿出来一瞧,怎么世面上没见过这样的信封啊,奇怪到了极点,信封上还写着“孝女亲启”四个大字。凌玉顿时打了一个冷颤,母亲早在五年前就已离开了人世,这会儿怎么弄出个“孝女亲启”呢?她赶紧打开信封,纸上娟秀的字很像是母亲的笔体,母亲年轻时是大家闺秀,读过几年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可吓坏了凌玉,信上的内容大致是:她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生活,甚是孤寂,希望女儿能早些来陪伴。凌玉赶紧把丈夫叫了回来,与他商量该怎么办。
夜里,两口子怎么也不敢睡觉。丈夫说是不是有人故意吓唬我们啊,凌玉说不可能啊,这信封的确是当年母亲用的那种,再说信纸也是现在无法买到的,事情越来越蹊跷,就在这时,他们似乎听到对面的房子里有不均匀的脚步声。对面的房子是建国前的老房子,从来都没有人住过,怎么会有脚步声呢?还有忽高忽低的吵闹声,莫非……两口子越想越怕,似乎觉得对面有某种不干净的东西。
第二天,凌玉习惯性地打开自家的信箱,里面又是一封“孝女亲启”的来信,这次她不敢独自一人打开信件,便和丈夫一起看了内容,信上说,母亲实在太孤单了,很想女儿,所以要搬来女儿附近和她一起住。凌玉吓得腿都软了,她便和丈夫商量,实在不行就给母亲烧些钱去,让她在那边买点东西或是找个伴,可别这么缠着自己了,毕竟是阴阳相隔……
晚上,凌玉和丈夫烧完纸回来,隐约地看见一女子身着三十年代的服装,发型和姿态与当年的人们一模一样,她回忆,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也梳过同样的发型,凌玉越想越怕,难道母亲真的回来了?这时那女子便一步一步走到信箱前,把手里的东西放了进去,夜太黑,凌玉并没有看清女子的长相,当她努力想看清女子的相貌时,那女子突然消失在夜幕中……凌玉裹紧外衣,使劲地向丈夫的怀里靠过去,这时感觉到丈夫的肩膀也在瑟瑟发抖。
他们进了屋子,凌玉似乎听到一些莫名的声响,像是一首很老的歌曲,她仔细听着,忽然她想到了自家的老式留声机,那是母亲当年最爱的宝贝。母亲当年是红极一时的歌星,但就在事业顶峰的时候突然隐退,至于原因至今也无人知晓。
好奇心的驱使,她再一次打开了信箱,天啊,又是一封信件,又是“孝女亲启”。凌玉对丈夫说:“要不咱们出去找一个懂的人给咱们算一算吧,看看咱妈在那边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那个被丈夫请进家的法师做了好大的排场,从凌玉那要去许多的钱,他说:“你母亲在那边生活过的太悲苦了,想把你领到她身边去,她很快就来接你了,你要有心理准备,她每天晚上都会过来看你,她就住在对面的房子里。”“那有什么方法能破解吗?”丈夫问,“我可以给你做个法事,不过需要三千块钱给地府送信的人,只能通过他才能让你母亲知道你不想跟她去。”凌玉想,这三千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时之间也没这些钱啊,她想先去借借吧。
就在借钱的过程中,凌玉骑着自行车,她感觉头晕晕的,眼前一片模糊,她的头脑里不断出现那个身着三十年代服装的女子,她的眼睛不自觉地合了起来,耳边竟响起了留声机里放出来的那一首老歌。当她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医生告诉她出了车祸。就在住院的第二天,儿子贝贝手里拿着一封信跑到妈妈的病床前,对她说:“妈妈,昨天晚上我在梦里见到姥姥了,她让我把这封信给你。”凌玉听完差点晕了过去,忙问:“信是从哪来的?”“姥姥说在信箱里,让我取出来给你,早上我就去信箱看,那里果然有一封信,我就拿来给你了。”
凌玉的脑袋里再次响起了那一首老歌,她依稀地记得这首歌是她母亲年轻时唱的,就是唱完这首歌,母亲便隐退了。夜里,凌玉独自一人拿出那封母亲的信件,可是刚一打开,就听见窗户嘎吱一声开了,一阵风把信件从凌玉的手里吹了出去,她赶紧起身去追,可是信件就是一直被风吹着向前走。追到了走廊,信件便落在了电梯口,凌玉便走过去欲要拾起,就在这时,电梯的门打开了,两个医生推着一个人走了出来,那人被一块白布蒙着,显然是刚刚死去。就在凌玉再一次去拾那个信封的时候,白布被风轻轻地吹起,不经意间她看了一眼那个人,天啊,她自己也一惊,怎么那个人跟自己长的一模一样……
大师再一次被请到了凌玉的家中,他目不转睛盯着对面的房子,凌玉的丈夫也顺着大师的眼睛望去,果然,二楼的窗帘动了一下,但因为阳光的反射,根本就看不清里面的人。“看见了吧?大白天挡着窗帘,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鬼怕日光,俗话说见光死,一见到阳光,她们就化为乌有,烟消云散。”凌玉的丈夫听的毛骨悚然,忙问:“那我老婆会不会真的被我丈母娘带到阴间去啊?”“这次车祸就是前兆,你不觉得吗?”大师表情怪异地说。
凌玉的丈夫带着一身冷汗继续观察对面的小楼,他真的发现,对面的房子白天没有人,只是一到晚上就有动静,有时是三三两两的身着三十年代服装的女人在屋里走动,有时就一席黑衣女子向自家方向眺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他怕凌玉再出事,就每天都到信箱那看信,奇怪的是,上面都是“孝女亲启”。
邻居王勇与凌玉的丈夫交情颇深,他经常看到凌玉丈夫站在信箱旁拿信,便打了一个招呼:“有信啊?”这一叫,吓了凌玉丈夫一跳,本能地回了一句:“丈母娘的信。”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勇立马凑了过来,“发烧了吧,哥们,你丈母娘来信?她死的时候我还给你随礼了呢。”这下他一下子回过神来,便把事情原尾向王勇说了一遍。王勇一听,眉头紧锁,“哥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前几天,我就看见一身穿黑色衣服的女人,打扮的跟解放前的老上海似的,手里拿着个东西,好像是封信,还往你家信箱里塞呢,我还以为是个小偷,没想到是个鬼啊?是你老丈母娘年轻时的样子啊?可惜我并没有看清楚,不过感觉是个美人儿。”“我丈母娘年轻时是很漂亮,当年是红极一时的歌星,还拍过电影呢,对,我老婆和她长的简直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二人琢磨这事怎么办,总得想个解决的办法啊,总不能任由她把凌玉带到阴间去吧。这时王勇说:“正好今天嫂子出院,咱先把嫂子接回来,然后今晚咱让她们母女相见,把话说开了,也省得以后麻烦。”凌玉的丈夫一想也对,该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一切准备就绪,到了晚上,凌玉早早就候在家门口,就等着对面的女人出现。
傍晚,对面房子的灯开了,四周鸦雀无声。这时,从对面屋子里缓缓走出一身穿黑色旗袍的女人,手里拿着一封信,但这次女人却带着面纱,更看不清长相了。女人先是在房子四周徘徊,随后若有所思地向这边走来,站在信箱旁,正要把信放到信箱里,此时凌玉迅速跑了过来,抱住女人大声哭喊:“妈,女儿好想你啊,女儿深知您思念女儿心切,也孤独寂寞,可女儿有丈夫有孩子,虽然也想陪伴在您左右,可女儿也要为这个家负责任啊,请母亲回去吧,别再来了……”
没等凌玉说完,女人就摘掉了面纱,这时对面楼里走出几个现代装束的男人,其中一人问另一个:“戏里有这个镜头吗?”女人见男人过来,便必恭必敬的说:“导演你看,这是怎么回事?”
凌玉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丈夫面面相觑。王勇一下子认了出来,对那女人说:“你是影视红星李楠楠吧?”女人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误会误会。”导演连忙解释,“实在抱歉啊,我们要避开媒体,只能偷偷拍摄,我们有一场戏要用到信箱,可这老房子没有信箱,只好借你家的用了,可每次拍戏都在晚上,也不好惊动你们,就实在抱歉了,正好戏里需要一个角色,你若愿意的话就请你了。”导演对凌玉说。
凌玉连忙点头答应。没想到一下子火了起来,自己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了。
正当人们谈笑之余,老房子窗户上的窗帘被风轻轻掀起,另一个身着黑色旗袍的女人正在注视着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