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是本?还是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2: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是本?还是末?
        ---教育的影响和认识的社会群体性本末错位观念是教育失败的根源

中国当前教育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当然,也会有那么少数几个所谓的教育界名人或者躺在过去荣誉上的某些学术名人会为中国的教育说上一番粉饰的话语,无非是出于推卸责任求得自我良心的安慰或者倚老卖老式出于一种很可悲的所谓爱国情结,这里就不细追究去了。

那么在这篇文章里我究竟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呢?文章的题目就是我本篇文章主题。大约很多热爱教育或者对教育有着深度忧患意识的人士会很不以为然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还有探讨的必要吗?然后定会说上许多诸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话,最后故作语重心长的说上一番“还是脚踏实地的考虑一些教育的实际性问题和可行性的建议,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一点实际性的东西”这样的话。

的确,教育的重要性是勿用置疑的,我本没有继续探究的必要,教育为本,这似乎也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命题。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喊教育改革喊了这么多年,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依旧是目前这个状态呢?我们在口口声声说教育为本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教育的本又是什么呢?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观念?或者其他?

在这里,我先讲述一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某地一家农民,他们有块地,土地上种什么好呢?农夫的大儿子说:“种玉米,产量高。”于是种了玉米,结果到了收获的季节却一无所有。第二年,农夫的二儿子说:“种蔬菜,价格好。”于是种了蔬菜,结果到了收获的季节同样是一无所有。无论是产量还是价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这个理由也是合理的,但为什么却没有得到意想中的收获呢?这个就像我们现在很多教育界人士高谈着教育的改革一样,我想无论形式或者观念的情景最初看来也都是好的,但结果为什么失败呢?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告诉你们吧,农夫家之所以没有收获,不是种植品种的问题,而是这块土地本就是一块沙砾地,种任何的庄稼或者植物都是徒劳的,因为土地的特性早就决定了这无收获的结果。那么有可能改变这样一种状况吗?当然有,那就是先把土地的品质改善过来,然后再来探讨种植什么。

由这个故事我们再回到教育本身来,关于教育的声音是很多,那么我们就选取几种关于教育的声音来略微阐述分析。

有人把中国的教育归结为教师素质问题,于是大声疾呼教师素质的回归,表面看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几个问题,教师是不是人?这个问题绝不是骂教师,是一个很简单客观的疑问,答案自然是是了。好,教师是人,那么我们是不是人?答案也是一样的。那好,我们都是人,教师是不是和我们每一个人有着一样的需要,对吧?当我们社会以追逐金钱财富为目的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教师例外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我们就要:我所欲,教师不可以欲。

有人把中国的教育归结为教育体制问题,于是又忧国忧民的呼唤教育体制改革。那么我的疑问又来了,就算教育体制改革了,我们的教育就能成功?其实这几年,我们的教育也一直在改革,产业化这个概念是提得很多的,别国的教育能够产业化?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产业化就到了这样的一种境地呢?于是又有人提出教育观念问题了。所有的问题不一而足,还有什么家庭教育等等。

如果我们说教育为本,仅仅是这样,那我们教育的本也太脆弱了。以上所说的,都是教育的外在,那么我们回到教育的本,教育的本是什么?无疑是孩子。那么我们再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先从教育体制方面说吧,孩子在学校是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假设这个前提是体制的完美。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也假设我们的孩子的教育也是完美的。当我们要孩子要如何如何的时候,那么我们自己怎么做的呢?当我们要我们的孩子做个怎么样高尚的人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在做着一些龌龊的事,比如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想?再比方说,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上见着的却是另外的一种情形,我们的孩子又怎么想?

教育不是单纯的隔离于社会独立存在的,它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教育是本,那么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教育就是社会的末,这种末并不是地位,而是精神价值观念。教育的任何一种精神观念都是决定于社会的主流精神价值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主流精神价值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又怎么可能要求我们的孩子所在的教育能有多么健康的精神价值呢?

但是,我们在谈到教育的时候,却忽略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而是立足于教育为本的前提下,把这个教育的本看成了社会的本,是精神价值的本。试想下,一面是还没成熟的孩子,一面是已经成年的社会群体,哪个才是本呢?是成年人能影响孩子还是孩子能影响到成年社会呢?

当我们在呼唤着教育的时候,我们可有谁曾注意到,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这社会的环境,就是我在上面讲述的故事里的那片土地是一样的,精神贫瘠的土地上,我们怎么能孕育出茁壮的教育呢?

教育的问题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教育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我们现在主流的社会精神价值。观念里我们把教育当做了本,却忽略了教育在现实里末的本性,教育的改革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舍本而逐末,这大概也就是我们教育改了一次又一次,却无可阻挡堕落下去的原因所在吧!因为我们忽略了社会主流精神价值本身。

所以我得出结论:教育的影响和认识的社会群体性本末错位观念是教育失败的根源。

教育有明天吗?有,但同样不是从教育本身做起,而是从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精神价值的健康开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13:0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