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用西方视角看东亚复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3: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别用西方视角看东亚复兴

●在过去上千年历史过程中,东亚世界作为一个历史性国家体系,国家之间事实上也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国际交往规则

●往往是中国四分五裂、处于衰落期的时候,反而使东亚世界遭受更多冲击。而在中国内部安宁、国势强盛的时候,中国则成为东亚世界中一个有力的国际关系调节者

●只有用东亚视角理解东亚复兴和中国崛起才更有说服力

历史上政治***的欧洲塑造了西方的战略思维

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个事实是,近代以来的历史,由于西方世界一统天下,世界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史,世界其他区域的历史,曾长期受作为主体的西方历史所支配和指使。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其实也是欧洲国际关系或者说西方国际关系。正如罗伯特·吉尔平等人所指出来的那样,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是按照西方经历和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一种以认识社会间相互作用为其义不容辞的理论义务的职业来说,国际关系这门学科的范围是惊人的狭窄,而且具有民族优越感。它基本上只是对西方国家体系的研究,而且在现有的理论著作中,相当大一部分研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发展情况。”因此,很多国际关系学者、观察家甚至是政治家一直以西方的目光来审视东亚复兴和中国崛起。

在进入欧洲意义上的现代之前,欧洲与东亚国家体系就曾“花开两朵”、大异其趣。与奥斯曼帝国和中华帝国不同,欧洲从来没有过各部分共同拥戴一个世俗领袖或宗教领袖的统一欧洲。与此相反,欧洲是各种小王国、公国、边境贵族领地的“大杂烩”。从16世纪世界“大国中心”地图可以看出欧洲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政治上的***。在此情况下,其中一个大国相对实力的显著增长,就是对其他国家安全的严重挑战。尤其是现代史上德国、日本在“崛起”后,人类世界接二连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经历,使西方国际政治学对大国崛起所持的态度更为悲观。

这种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洲人的战略思维,就是把大国林立和权力制衡,作为一种基本的事实和信仰,很少怀疑它的正确性。美利坚民族的战略思维,则是对欧洲知识传统的继承创新,并在与欧洲大国相互竞争和战争的国际条件下产生的,它同样对通过战争和冲突变革国际秩序,持有高度的敏感。而日本虽然在地理上是亚洲国家,但在总体精神状态与心理上,其实也与欧美国家共享了一般性。在这种战略思维的影响下,许多西方学者曾经预言,在两极体制终结后亚洲将经历一段军备竞赛和强权政治加剧的时期,在很多人看来,随着东亚各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现代东亚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地区。

从西方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产生“中国威胁论”也并不奇怪。无论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罗伯特·吉尔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还是马丁·怀特的《权力政治》,或者近如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都共同阐明了一个命题:那就是一个国家战略能力的增长,最终来源于该国的财富和生产能力。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增长后,一个国家必然会将经济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在此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居支配地位的霸权国家发生严重碰撞甚至战争,因此会成为霸权的挑战者。也就是说一个新的大国兴起必将冲击现有世界秩序。这一命题最早是由修昔底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实际起因,在于雅典国力的增长在斯巴达引起了恐惧。而今日,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中国必将将经济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成为地区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3: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