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卢迅致温总理的建言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3:3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新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应考虑该建言


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中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来的
建  言

国务院温Jiabao总理:
自新一任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非常令人振奋。因为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将可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我们相信,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重要在于行动。因此,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以现代“李鼎铭”的名义,向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一个关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之建言:

为了科学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和控制人口增长,建议中央应尽快把计划生育之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来,并纳入国家基本国策。这个转移并不是不要计划生育,而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上,更加科学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从而达到治“标”也治“本”,实行“标本兼治”的战略转移。这是计划生育工作进展到一个历史阶段之后的必然转移,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的新时代要求。

提出本“建言”的时代背景分析
上个世纪中叶,中国人口仅有6亿多。新中国成立,根据和平年代人口自然增长分析,原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人口理论,但很快马校长连同他的新人口理论遭遇了批判。那个年代不大提倡科学发展观,所以科学的思想与政治的思想未能达成共识时,科学的思想就无法思想下去,哪怕科学的思想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利益,也是为了政治的稳定。

可是人口的无科学发展和无限制增长,不到20年就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危机:当人口增长到产生一定的危机时,我们还得回过头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但为时已晚,人口基数上去了,这时再做人口数量的控制,我们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要消耗更多的精力。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算有了成效。但这么多年来主要只是在解决人口数量这个“标”的问题,而国民素质这个国家之“本”没有太大改观,甚至某些方面在下降。
为什么当前全国上下对提高国民素质有一种强烈的呼声?为什么如今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为什么经济上去了,国民素质(部分的)在下降?

直接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不合适,一贯实行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的教育与考试模式,而不是从书本知识到实践综合知识的教育与考试模式。显然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其次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实用性要求更直接和更现实;其他当然还有人口数量的原因、或民族文化的原因。不管什么原因,都反映一点,在当今这个时代,要求政府必须从国家行政和政策导向上抓好国民素质的提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就像过去我们必须要抓过快的人口增长的控制一样,现在必须要抓人的素质提高,但是素质教育究竟怎么搞?国民素质怎么提高?看起来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只是这个问题是现实的,只要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只要中央重视了,并领导全国人民去实践,无论是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政策问题,还是机制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这也正如中国人口问题一样,只要中央下决心抓计划生育了,作为基本国策了,一切的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将中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来的建言,归纳起来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一、  改革开放以来,日渐普遍要求提高国民素质,要求推行素质教育。时代趋势告诉我们:21世纪必然是素质教育的世纪。
二、  中国经20多年的计划生育,从人口控制的工作成效上看,也应该有个历史阶段性归纳、总结和战略调整。从国家现阶段和发展趋势看,将中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来,已经到了应该转移、也必须转移的时候。这种转移既有利于人口增长的控制,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三、 从这20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来看,显然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没能很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如果本世纪中国有什么战略规划或实现什么战略目标,并依赖国民素质的话,那么首先要解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问题。其理论根据是“人类素质三元循环定律”。
四、  在当今这个历史阶段,人的素质比人口数量更重要。未来中国的发展取决高素质国民。提高国民素质,无论于中国、于世界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五、  中国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六、  在本世纪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我中华民族的一个使命,是执政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期的一个不可回避历史任务。
七、  国民素质与人口数量,本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孤立地或对立地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形成以上“建言”的背景
《人类素质学》创建人卢迅先生于20多年来自费徒步旅行中国,考察研究国民素质,终于发现了人的素质一般活动规律——人的素质三元循环定律。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人类素质学》专著。在人的素质三元循环定律理论基础上,他联系中国国情而产生的以上建言。卢迅二十年来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独到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已有200多所高校、中学和企业邀请卢迅演讲,10余万人聆听过卢迅的演讲。他虽然不遗余力的为国民素质奔波呐喊,但仍显得微不足道。因为提高中国这么大国家的国民素质,不是简单的一个专家,一部著作,一个理论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转变成国家行为和政府的职能才可能实实在在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

此建言的思想形成,最早是在2002年,后来的这几年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这便是形成今天向中央建言的背景。              
来自卢迅的建言
2007年1月
电话:010-87451570  
信箱:luxuncy@163.com[p: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3:0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