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课本“去中国化”不得人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3: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新华社报道,台湾地区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版高中历史课本第二册《中国史》,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主要包括:将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部改为“中国”;将 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清末具革命正当性涵义的“起义”一词改作中性用语“起事”;冠在孙中山前的“国父”一词消失;“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天下”中的“统一天下”被删除;汉朝“征伐”或“征讨”匈奴,改为“攻击”匈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史迹消失;整部书浓缩成一册,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从中消失,夏、商、周三代以及长达400年的魏晋南北朝历史要在一节课(50分钟)内教授完毕,而明末以后的中国历史大约占整册书的一半。

毫无疑问,上述修改内容清晰地显现出台湾当局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实现“去中国化”的图谋。这是一种意识形态色彩颇为严重的陈旧做法,也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恶意歪曲。对于当局强行干涉历史教育的行为,岛内多位历史学者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表示“无法认同”。正如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吴展良所言,在这一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审过程中,当局的介入一直很强势,那些“意识形态很强”的负责审查之人,只允许教科书出现一种声音,否则课本出版就要搁浅或者被迫修改。亦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局以政治立场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做法,无异于“思想钳制”。可以说,对历史课本的“去中国化”处理,既违背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客观史实,又欺瞒民众。

中国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保持了相当强的延续性。中华民族的血脉不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亦不断。两岸的中国人同宗同祖,骨肉相连,在共同传统的滋养下发展。这是无可改变的历史事实。然而,此次历史课本的修改却无视真实的历史,淡化两岸的渊源,使历史教育背离了初衷。对此,岛内政党亦表达了不满之声,亲民党发言人就表示,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后人尊重历史、记取教训,但新版高中历史课本却大幅增加激化统“独”对立的篇幅,要求相关人员请辞。

“去中国化”政策,自民进党上台以来就一直时隐时现地得到推行。联系此前,台湾当局通过“决议”,欲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删除,我们不难发现,台湾当局在“去中国化”政策上一意孤行,不遗余力,对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然而,历史毕竟不容篡改,公道自在人心。两岸的中国人,都应当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自豪,都有责任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捍卫民族尊严和利益。台湾当局对于历史课本的“去中国化”修改,违背历史,违背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得人心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8: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