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应当对“科索沃战争”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4: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应当对“科索沃战争”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反思

  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37号决议,对伊朗不停止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并敦促伊朗在60天内(也就是2007年2月21日前)中止铀浓缩活动。——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将在今年2月23日向联合国提交伊朗核问题的最新报告,说明伊朗履行安理会决议的情况;再由安理会根据巴拉迪的报告,讨论对伊朗采取下一步行动。西方外交官普遍认为,如果巴拉迪的报告认定伊朗没有履行安理会决议,美国肯定会联合欧洲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安理会对伊朗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

  这种情况,不禁使人想起2003年2月末的情景:那时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也是处在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向联合国“报告”判定生死的时刻,伊拉克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取决于巴拉迪的一份《报告》——竟管巴拉迪的那份《报告》没有肯定伊拉克境内有美国政府所说的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巴拉迪的那份《报告》也没有肯定伊拉克境内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一再说伊拉克境内“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美国政府,便抓住巴拉迪不曾在那份《报告》中“肯定”伊拉克境内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布什总统在2003年3月下令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并命令美国将军率领“联军”绕开联合国破攻伊拉克国门,使用战争方式推翻伊拉克的反美政府,再由美国军队在武装占领伊拉克的状态下建立一个亲美政府来取代萨达姆政权;并由亲美政府负责审判并“绞死”美国政府已经极为痛恨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四周年的前夕,“巴拉迪报告又成为与伊朗命运攸关的焦点。联合国安理会是否会在2007年2月末对伊朗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同样取决于安理会和美国政府对巴拉迪这份报告的所要作出的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结论”!

  现在,美国向海湾地区派遣的第二艘航母“约翰?斯滕尼斯”号和一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一艘潜艇、一艘导弹护卫舰及一艘补给船的战斗群(搭载3200名美国海军士兵和包括“大黄蜂”F/A—18舰载战斗机和“超级大黄蜂”在内的80多架美国战机),已于2007年2月20日抵达阿曼海,与第一艘航母“艾森豪威尔”号一起在伊朗东南的海域“执勤”;美国军官员在此前曾经毫不掩饰地说,此次航母增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威慑伊朗。英国与美国的舆论,已经“报道”了美国五角大楼对伊朗发动空袭的打击目标,已经开列出来。一些军事专家也认为,美国对于伊朗发动空袭行动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在2007年3——4月份,美国将有可能对伊朗展开攻击行动……

  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于2月21日在伊朗北部吉兰省对群众发表演讲,公开强调伊朗将不会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上后退;伊朗将继续发展和平利用核能的计划,继续坚定而明智地在核道路上走下去,直到取得最终胜利。——据国际媒体报道,伊朗革命卫队地面部队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已经在2月20日进入重点防止“敌国”空袭的演练阶段……

  一些“专家”对以上情况持有这样的看法:美国布什政府的大中东计划、控制石油资源 以及现政府的“政治利益”等等,都需要“通过战争尽快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和石油生产”; 攻打伊朗,“占领全球制高点”,既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长远战略,又是美国当前的政治需要与经济需要,因此是势在必行的。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外交决策过程中,“鹰派”主张常常占据上风,一直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缘由。某专栏作家甚至断言,“有迹象表明,至少布什政府内部一个势力强大的派别很想大打一场”。


  伊朗方面却持有这样的观点:美国一直仇视伊朗,一直渴望控制与掠夺海湾的石油;“两伊战争”后美国诱导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然后又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把萨达姆的军队赶出科威特,由此获得美军长时期留驻科威特的“特权”。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受到美国军队的沉重打击后仍然能够继续统治伊拉克,原因就在于美国政府害怕伊拉克出现亲以来的什叶派掌权政府;美国坚持的伊拉克进行长时期的经济制裁,目的是要迫使萨达姆向美国投降或下台。美国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由美军司令在伊拉克挑选亲美的伊拉克人组建一个亲美的“联合政府”,在美军的帮助下管理伊拉克,对伊朗的威胁反而比圣多美掌权时期更大!萨达姆是伊朗的仇敌,也是美国政府用来削弱伊朗的“马前卒”;没有美国的大力指出与帮助,萨达姆不可能与伊朗进行将近八年的战争;萨达姆能够在“两伊战争”和“科威特战争”之后后继续在伊拉克掌权,完全是美国政府的战略需要;伊拉克战争把伊拉克变成美国进攻伊朗的又一通道,这是伊朗心腹大患,更加感到伊朗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很难避免,于是就把抗击美军入侵作为伊朗的头等大事!——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后,绝对不愿让美军在伊朗重演伊拉克式的悲剧,更不愿意让伊朗像伊拉克一样被美国军队彻底占领和改造。因此,从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后,伊朗政府就开始积极准备抗击美军的武力进攻,就积极进行抵抗美军空袭与入侵的种种“演练”……

  伊朗政府为捍卫国家主权与独立,不惜与美国作战的决心与立场,在伊斯兰国家赢得支持;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有地缘利益,唇亡齿寒,也希望伊朗能够提高军事实力,甚至拥有核武器以威慑以色列,制约美国在中东快速扩张的势头。欧盟、俄罗斯、印度等属于在伊朗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国家和集团,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既不希望伊朗因为拥有核武器而特别强大,也不希望伊朗被美国军事占领而增大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与实力。以色列从自身安全出发,不仅希望战争尽早爆发,尽快把伊朗的核武器计划彻底铲除干净,但也担心伊朗在战争爆发事首先进攻以色列,带动其他仇敌乘机的以色列大大出手,引发一场混战,这将是以色列难于招架的……

  正是由于美国与伊朗的战争不同于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布什政府不得不一再进攻伊朗的时间推后,不得不再三考虑这场战争要涉及的众多方面与各种可能产生的后果……

  事实上,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之后,当今世界已经没有多少国家乐于追随美国进攻伊朗,特别是那些在伊朗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国家和地区联盟,虽然不具有直接与伊朗联手抗击美国进攻伊朗的实力与胆略,但是,这些国家与地区联盟可以在反对美国进攻以来的过程中逐步联合成不可低估的政治力量!

  就在联合国安理会准备开会“研究讨论” 巴拉迪《报告》之前,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埃及、约旦、土耳其和马来西亚等七国的外长聚会巴基斯坦,并在2月25日代表七个伊斯兰国家一起呼吁“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危机以及中东地区的其他紧张局势。”——巴基斯坦西南部领土与伊朗接壤,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首先在会议中说:“我们负担不起更多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将不会局限在某个地区,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有严重后果。”他说,对伊朗核问题“必须避免使用武力”!

  七国外长在开会之前,曾经同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当局就有关立场进行了磋商。会后,他们还将同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欧盟等进行磋商。尽管俄罗斯曾经在去年十二月同意支持联合国通过的决议案,对伊朗实施有限度的制裁,但是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仍然相当密切,目前仍在为伊朗继续兴建首座核电厂。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曾经使中国在伊拉克利益与投资蒙受巨大损失;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伊朗与中国的关系却迅速加深,伊朗政府对中国的石油需要十分理解,不但在2005年将其原属日本的3座大型油井中的2座以日本所花价格的1/3 强行划归中国,2006年又将日本在伊朗最后一块大型油田的55%的产量划归中国使用。目前,伊朗大力拓展与中国联系的“巴基斯坦走廊”,进一步表明伊朗对中国的信赖;在最近的全世界不结盟国家会议上,伊朗等国公开在会议上声明:为了对抗美国的国际霸权主义,不结盟国家联盟应该主动与那些可以作为对抗美国的有力力量的国家合作,譬如中国,俄罗斯。中国在近期接连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上,从反对美国海外秘密监狱……到阻止联合国武力制裁伊朗,已经展示出中国能够成为美国力图打着“联合国”旗号“武力制裁伊朗”的巨大障碍。

  当然,如果美国政府决定不顾一切地攻打伊朗,谁也拦不住。但战争打到什么程度,却要看各方外交角力的情况——

  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之前的美国!

  在“科索沃战争”爆发前,美国政府和美国舆论可以用没有证据所谓“拉察克大屠杀”, 为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战争争取到必要的一些“支持”;但是,“科索沃战争”结束以后,所谓“拉察克大屠杀”竟然越来越显得是一则欺世盗名的谎言。

  在“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前,美国高举“反恐”大旗,扬言要帮助阿富汗人民获得自由、民主,要帮助阿富汗进行战后重建, 要帮助阿富汗发展经济让阿富汗人获得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几年之后,阿富汗成为世界上鸦片生产的唯一的“超级大国”,产量占全世界总生产量90%以上。

  在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国政府和美国舆论大肆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萨达姆与“基地”有密切联系等等谎言,然后由美国政府组织“联军”,在美国将军率领下,肆无忌惮地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一个主权国实施狂轰烂炸,悍然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在美军攻破伊拉克国门、推翻萨达姆政权以后,由入侵伊拉克的美军选择亲美的伊拉克人组成伊拉克临时政府,在美国军队的支持与帮助下进行“****选举”,建立起伊拉克“民主政府”、修订伊拉克法律、修改伊拉克宪法、组织伊拉克特别法庭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进行“闹剧式”的审判……;由于美军和亲美的伊拉克“民主政府”在战后的伊拉克既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又没有找到萨达姆与“基地”有密切联系的证据,于是,美国政府就一再强调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帮助伊拉克人民推翻萨达姆独*政权,帮助伊拉克建立民主社会,帮助伊拉克人民获得自由、民主、人权,使伊拉克人民过上和平、自由、民主的幸福生活,使伊拉克迅速成为中东地区享有和平、民主、自由、幸福的“样板”;但是,在美军长时期占领下的伊拉克,战后的人口减少了200多万,其中60多万死亡,100多万逃离伊拉克,还有无数的伊拉克人伤残、无数的伊拉克人逃离家园;在美军的“武装保护”下,无数的伊拉克人提心吊胆地在伊拉克感受着美国式的“民主”一直在伊拉克引发教派冲突与流血事件、一直在伊拉克引发“自杀式爆炸”、一直在伊拉克引发伊拉克社会的仇恨与仇杀……

  如今,美国政府又开始增大军费,又在大力制造武力进攻伊朗的舆论,又在加大对伊朗的武力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对“科索沃战争”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反思,无疑是有益的!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西方媒体为战争所造的舆论和宣传几乎是铺天盖地。今天,西方的少数媒体终于对这场战争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并以越来越多事实揭穿着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前后所制造的种种谎言。

  2007年2月26日,设在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院向全世界宣布了这样的判决:在十多年前的“波黑战争”期间,塞尔维亚没有犯下种族屠杀罪,既不是屠杀同谋,也没有煽动屠杀。——国际法院院长罗莎琳?希金斯说:“法庭以13票对2票裁定,塞尔维亚没有犯下种族屠杀罪。”——虽然联合国的国际法庭已经宣告:塞尔维亚无罪!但是,“科索沃战争”给塞尔维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难道就没有罪犯?难道就不应受到审判与处罚?

  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对“科索沃战争”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反思,无疑是有益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2: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