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4: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趋势,已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增多,我们对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必须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既不能无视问题的存在,放任各种风险的发生,也不能凡事必提国家安全,阻碍经济的发展。

  
  国家之间有竞争
  有一些激进的市场派学者完全否定经济安全问题的存在,认为经济行为与国家安全完全无关,对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担忧完全属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看法其实并不科学。即便在很多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安全也往往是政治考量的重要因素。
  国际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民族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国际经济中的不平等也经常发生。一些主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有时甚至要被迫让渡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的全球化和统一的市场规则是各国发展追求的目标,但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主权国家利益至上仍是主流的价值取向。因此,只要存在国家间的实力差异和利益冲突,一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就始终存在。
  
  外资并购或埋隐患
  近年由于一些行业并购案,部分公众对于外资的进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安感。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正确把握国家经济安全的判断标准,客观判断我国经济安全的现状。
  如下要素可以作为判断产业安全的参考标准:是否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是否与人民生活的最基本需要密切相关;产业的技术层次;产业关联度;生态环境因素;是否具有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是否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等。
  基础产业如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等,与本土制造业共同代表国家实业发展水平和工业竞争力,并决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既是国家重要经济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标识是:本土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装备程度;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关键制造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及其未来影响。
  根据上述标准,去年中国社科院赵英领衔主持的《开放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整体的国家经济情况,可用“基本安全”来概括。
  2004年,由中国发改委和商务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外商投资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禁止类很少,在一定程度也印证了我国的经济安全状况。
  
  金融安全是重中之重
  尽管目前我国的经济安全还没有非常不安全的信号,但也不能说是完全安全的。对于可能引起经济安全的风险要给予特别关注。
  中国在能源、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还存在许多问题,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此外,金融系统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现代金融运作,已渗入经济生活各领域,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金融运作的相互影响更加凸显。近年几乎所有国家发生的比较大的经济危机,都首先从金融危机开始。
  中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安全,比起产业安全更加迫切。以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有价证券形式显示的金融市场,其发展对实体经济总体有利,但容易形成泡沫经济,产生负效应,甚至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因此如何维持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需要在未来保持高度关注。

  (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本文根据其“两会”提案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8:0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