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东森新闻报》:中美日三强较劲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4:5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快速崛起,使得所有国家都必需调整对中国的政策。中国经济实力愈来愈强,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与日本都依赖中国大陆市场。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已成为在亚洲地区经济整合国过程中发影响最大的国家,隐然与日本、美国形成三强鼎立之势。不过,未来中美日三强的态势将取决美中、美日、中日这三组关系的发展。

  首先,以美中关系而论,正如布什总统自己指出的,双方有着非常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美国与中国在全球反恐、北韩核武、伊朗防扩散、遏止地球暖化,以及维持台海现状等问题上都有密切的合作。另一方面,双方在政治制度、价值体系、人权、贸易、人民币汇率、智慧财产权,以及战略与军事上又有许多矛盾。

  例如,美国五角大楼最近几年常在提交国会参考的**军力报告中,对中国军事预算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成长,大加挞伐。此外,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普遍相信,美国最近几年和许多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中国邻近的国家加强军事合作,无疑是以中国为主要目标。

  其次,以中日关系来说,中国总理温Jiabao于2007年4月11日抵达东京,在日本进行三天所谓的“融冰之旅”。然而,以下一些问题却显示中日关系困难重重。

  就双方的历史遗留问题而言,自从安倍晋三上台后,虽然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不若小泉纯一郎担任首相时期成为日中两国最大的绊脚石;但是,安倍打心底不承认慰安妇的存在,以及不愿对此问题道歉的心态,却为未来中日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与日本在经贸关系上已然主客易势。在1990年代之初,日本是所谓“雁行理论”中的领头大雁,然而不到二十年的光阴,虽然中国在总体经济能力与国民平均所得上仍不如日本,但隐隐然已成为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此外,在长达三十年的日圆低利贷款于明年正式走入历史之后,中国在处理对日关系上应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优势。


  在东海油气田开发的问题上,温Jiabao总算与安倍达成协议,中日两国同意在不损及双方在海洋法诸问题的前提下,根据互惠原则进行共同开发,两国并将举行高层磋商,在今年秋天就共同开发具体方案向领导人提出报告。但是既然涉及双方在海洋法诸问题,就意味着北京与东京冗长谈判的开始,而且也不太容易达成让双方满意的方案。

  在台独议题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一直希望日本能在公报中作出与以往不同的表述,软硬兼施地要求日本能在公报中表示“反对台湾独立”。不过,尽管北京提出愿协助解决日本在北韩的人质问题作为交换条件,东京仍不为所动,仅重申当年中日联合声明“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立场。既然双方在台独议题上谈不拢,北京自然也不愿在协助日本“争常”、支持日本修宪与迈向正常国家等问题上表态。

  第三,以美日关系来说,日本政府之内,包括防卫大臣久间章生、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外务省常务次官谷内正太郎甚至安倍本人,最近两个月来都显现与美国格格不入。例如,久间批评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是一个错误之后,钱尼副总统访问日本期间就摆明拒绝接见久间。谷内更提出 “摆脱美国的亚洲”之新论点,认为陷入伊拉克泥淖与伊朗核武阴影的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势将日益式微。因此,日本必须逐步朝摆脱美国的方向摆荡,以便在下一阶段,能够主导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外交与国防政策。

  不过,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虽然日美两国之间不无矛盾之处,但是彼此需要相互扶持的联盟关系却也不断成长。2006年,美国首度同意日本可以讨论核武政策,日本也礼尚往来地公开同意美国核舰可以造访日本港口。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存疑之际,日本政府却独排众议,从美国引进爱国者三型导弹。这一切显示,日本不仅在国际事务上仍以美国马首是瞻,而且在军事科技上也相当仰赖美国。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中美日三强之中,美中两国关系是复杂的,双方既合作又竞争,尽管两国在战略经贸与上充满矛盾,但在可见的未来双方关系的整体发展应是乐观的。至于中日关系,由于牵涉两国的安全困境、能源取得,以及民族情绪,因此双方的合作困难重重,而这也正是美国所乐见的。虽然美日安保联盟邦并非全无嫌隙,但却坚若盘石,是目前三组关系中最为稳定的一组。由于受到美日两国的连手制约,中国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甚至拖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0:3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