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揭开宇宙本原:新信息论宇宙学(009-01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6:1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09.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信息基因

《宇宙无极定律·新信息论宇宙学·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信息基因》

●上帝的思想----信息的基因本原

      宇宙学事业的目标-----

          "不但要明白自然是如何运行的,自然的交易是如何完成的,

          还要尽可能地接近那个近乎狂妄的理想的目标:

          为什么自然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可以说,我们从这里体会到

          上帝本身不可能以跟实际存在不同的方式来安排这些联系......

          这就是科学经历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对我来说,

          科学奋斗总是有着神奇的魔力。"

                          -----爱因斯坦(Allbert Einstein1879-1955)



    在前面的宇宙无极定律概论文章中已经分别介绍了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时间、空间、速度、能量和质量范式场的基因本原及其量化的方程式原理。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或者信息的基因本原是什么?信息的基因本原究竟是时间?空间?能量?还是质量的哪种范式场态?抑或是光、热、电、磁、波、粒的哪一种能场形态?

    信息的基因本原:信息的基因本原既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既不是能量,也不是质量,同时也不是光、热、电、磁、波、粒的哪一种能场形态,而是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绝对自为存在的一种无限趋向于浑元无极基态(即U=1-1=0)及其太极相对转化的场态基因元(+1和-1)。因此,信息也叫做信息基因或者信息场。

    根据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信息基因本原定义,信息基因可分为浑元无极本体因信息(简称本体因信息)和太极相对形式因信息(简称形式因信息)。

    本体因信息:是指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绝对自为存在普遍同一性恒定本元基态、始终起着元一中心本体法则的维系引领、控制规范的内在本原基因信息。

    形式因信息:是指时间、空间、能量、质量等范式能场形态的相对太极异化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的形(即形体构造)、象(即样态形象)、理(即规律形态)、气(即能场形态)、数(即量化参数)、式(即范式形态)的表象形式因信息。

    此外,根据信息的成因演化来源,可分为自然基因信息(即自然规律演化形成的基因信息)、生物基因信息(即生物规律演化形成的基因信息)和意识基因信息(即动物,包括人类的意识思想活动所产生和形成的基因信息)这三大类。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地球人类在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大科学突破就是产生和形成一门跨越学科领域的新兴独立学科----信息论(或者称为信息系统论和信息控制论)。但是这门学科还不是成熟完备、系统规范的科学理论,对信息的本原、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性能都没有明确规范的理解,只是朦胧阔大的认识,带有更多的人择原理主观意识基因信息的成份或色彩,出现信息概念的普遍混乱和不自洽的信息看法。例如:

    通讯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申农从通讯角度出发,认为通信的基本问题就是"在通信的一端精确地或者近似地复制另一端所传输的信号内容",因此,他把信息看作是用以清除不确定性的信号内容,并创立了度量概率信息的数学公式。

    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的数学家维纳,对信息问题做了长期的研究,认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并且明确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维纳还成功地把信息的运动性能从人工机器系统拓展到自然生物系统的普遍同一性-----信息控制系统论。1948年维纳关于信息的《控制论》的发表,标志着地球人类现代信息科学时代的诞生。

    然而,更多的社会民众则普遍认为,信息是消息、情报、报导、事实、新闻、数据、信号、知识等等所包含载有的内容。中国的《辞海》(1979年版)中是这样解释信息的:信息是对消息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导。在这里,信息是作为通信的消息来理解的,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通信时要告诉对方的某种内容,而且这种内容必须是对方预先不知道的才成为其信息。美国的《韦伯字典》把信息解释为:用于通信的事实,以及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英国的《牛津字典》也有类似的说明,认为: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总之,信息可以是由数据、信号等构成的消息中所载有的内容。

    从以上可以看出,除维纳的信息控制系统论具有划时代的信息科学意义以外,人们对信息本原规律性法则的理解是极其欠缺和模糊不清的。因此,二十世纪中期新兴和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理论体系也只能称之为旧信息论。


              010.信息与能量范式的本原关系原理

《宇宙无极定律·新信息论宇宙学·信息与能量范式的本原关系原理》

●宇宙的本原是信息基因与能量范式的浑元和谐统一体



    为什么时间动量是宇称偶合的对称性形态?
    为什么空间动量是三维延展的弦波能场形态?
    为什么能量是这样转化而不是那样转化?
    为什么质量是这样的范式场态而不是那样的范式场态?
    为什么光、热、电、磁、波、粒具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形、象、理、气、数、式?
    为什么宇宙的能场量子是这样的演化而不是那样的演化?
    为什么宇宙自然的无数星体能够如此秩序规范、和谐统一的运动演化?
    为什么全球定位的卫星系统可以精确地指挥控制航天飞行器或者导弹的飞行?
    ......
    要根本地解开以上的科学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精确地揭示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信息与能场范式的关系原理。以上所提到的时间、空间、能量、质量以及光、热、电、磁、波、粒等都是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能场形态范式,因此统称为能场范式。这就是说,宇宙的本原是信息基因元与能场范式形态的统一。


    在前文的《信息的基因本原》中已经揭示:信息不是能场范式形态,而是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绝对自为存在的一种无限趋向于浑元无极基态(即U=1-1=0)及其相对太极转化的场态基因元(即+1和-1)。


    信息与能场范式的关系原理:


    1.宇宙的本原是信息基因场态与能场范式形态的浑元和谐统一体。


    2.信息是能场范式内在本原所固有的元一中心本体法则基因(俗称核心灵魂)。既是各种能场范式形态的本元基因属性,又是促使各种能场范式形态之间相对太极转化的本元基因法则;既控制规范各种能场范式形态在形、象、理、气、数、式方面的个性自我演化法则,又维系引领各种能场范式形态的系统之间、个性之间及其代际之间具有一脉相承、属类旁通、重构复制、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秩序规范、聚合转化的全息系统规律性法则。


    3.能场范式是信息基因的法则指令、运载传输、接收导向、重构复制、联系互动、作用性能、表现形式的能场载体形态。


  以上的信息与能场范式的关系原理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即信息是基因法则,能场是载体形态。


  我们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中理会信息与能场范式的关系原理。例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脑必须由两个缺一不可的运行部分:一是信息基因法则的软件编程(这是电脑的核心灵魂);二是能场范式的硬件载体。又如,人类电脑的发明创造其实是正确地运用了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信息基因原理----即正极因(+1)和负极因(-1)的太极相对转化信息法则的二进位制原理(即时间动量的基因本原)进行软件编程来实现的。


  因此,当现代的部分人们一方面在不断地利用和享受信息科学的电脑时代所带来的工作、生活乐趣,而另一方面又对宇宙信息科学的深入探索揭示抱持着冷漠、反感、甚至敌视的态度,这应当说是作为现代人生的一种遗憾、悲哀和丑陋的变态冥顽。



*附加答疑:答美国友人提出的专业性问题
  渔父园地(yfyd)问:

  我想知道两个不关联的星体之间的信息是通过什么载体来传递的?
  宇宙生命工作室回复:

  感谢您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即非常专业性)问题。时间、空间、能量、质量以及光、热、电、磁、波、粒等能场范式形态都是信息的载体形态。因此,如果是两个同在一个星系范式场态中的星体,那么它们之间的信息完全由以上的各种能场载体形式来发生联系;如果是两个不同属于同一个星系范式的星体,但这两个星体的光波能够相互传递到对方的,那么这两个星体之间的信息是通过光波能场和两个星系之间的宇空能场(即广义空间载体的其中一种形态)来发生联系;如果这两个星体分属的两个星系之间太过于遥远----连彼此之间的光波能场都无法传递到对方,那么这两个星体之间的信息只能通过宇空能场来发生联系。


              011.信息基因的系统控制法则            


《宇宙无极定律·新信息宇宙学·信息基因的系统控制法则》

●开创地球人类的信息科学时代

    *前文已经科学地揭示了信息与能场范式的关系原理,下面我们将继续了解信息基因的系统控制法则性能。
   

    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1931年被选为美国数学学会会长。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维纳开始转向信息应用领域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改进防空火炮系统的需要,维纳曾经先后两次参加火炮自动瞄准系统的研究工作,这是他提出信息控制论的直接动因。当时为了对付德国的空中优势,迫使美国和英国大力改进防空体系。那时飞机的速度已经比击落它的炮弹的速度小不了很多,使得传统机械火力瞄准的方法已经不适用,即不能直接用肉眼瞄准的方法而需要大量的信息参数预测飞机未来的位置。这就要求信息控制装置能自动迅速地进行计算,以使炮弹能与飞机在空中恰好相遇,这就是信息预测及其自动控制法则问题,其实这是人与机器组成的信息系统控制范式。为了说明这个系统范式,必须首先了解二者的有机联系特性,即对人和机器中的行为机制进行类比,找出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共同规律法则。但是维纳不是把人、生物和以产生能量动作的机器进行类比,而是把人、生物和机器是以传递信息指令为共同联系纽带的类比,这就为信息控制论的诞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一些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就认识到科学的发展要求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应当促使不同行业学科间的相互协调统一、联系互动、综合发展。维纳说:"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的领域,是各种业已建立起来的部门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创立信息控制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语言和技术,使我们有效地研究一般的控制和通信问题,同时也寻找一套恰当的思想和技术,以使通信和控制问题的各种特殊表现都能借助一定的概念加以分析"。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到科学地图上的空白地区去做恰当的查勘工作,这只能由一群科学家来担任。"

    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独立思想人格的超越思维灵性,维纳利用多种形式与生物学家罗森勃吕特、麦卡罗克、电工学家李郁荣、数理逻辑学家皮茨、计算机设计家布什、心理学家克留弗、数学家冯诺伊曼、经济学家摩根斯顿和工程师别格罗等进行科学讨论和学术交流。维纳在研制高炮自动瞄准系统时发现,自动控制装置在行为上同人和动物这样的自然生物生命有机体的某些行为十分相似,他与罗森勃吕特和别格罗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并于1943年共同发表《行为,目的和目的论》一文,文中指出"一切有目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他(它)们通过"行为"把"反馈"和"目的"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找到了自动控制装置模拟人的有目的性行为的系统机制。1948年,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控制论的两个基本概念-----信息和反馈,揭示了机器、生物和人的动作行为所遵从的共同规律性-----即信息及其控制规律,从而形成了信息系统控制论的科学理论体系。

    控制论第一次把信息与控制有机联系在一起进行系统运动研究,在生物生命系统与机器非生物生命系统两者之间架起了联系沟通的信息纽带,并且发现了贯穿于其中的共同规律性法则-----信息控制原理,因此维纳把控制论称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控制论的科学创立冲破了生物与非生物的行为界限,摆脱了极端机械唯物论的僵化思想束缚,正确地揭示了信息与行为、信息指令与行为动作的本原规律性法则原理,这不仅是史前地球人类前所未的科学奇迹-----信息科学革命,而且具有普遍必然性法则的哲学价值意义,因此而引发了一场哲学界的争论。五十年代,代表唯物论思想的前苏联哲学界强烈指责信息控制论是"伪科学"。这种偏执迷信地盲从旧说而不加思索的错误批判以及极端机械僵化极权的粗暴干预,使得前苏联的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


    从罗马教会托勒密地心学说的冥顽极权专制到哥白尼日心学说的艰难斗争,从牛顿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机械论到爱因斯坦时空相对论的确立,从前苏联哲学界偏执迷信、盲从旧说的排斥异己到美国申农、维纳控制论的信息科学革命,所有这些科学史实上的强烈反差及其沉痛教训应当引起一切科学哲学界、政治宗教界的深思反省。

  ◆其实,维纳的信息系统控制论揭示的是信息与能场范式载体相互之间内在本原的和谐统一规律性法则。从科学信息控制法则的角度,我们把信息与能场载体形态有机统一的范式系统循环链简单地表述为:(1)信息目标源载体→(2)信息感应接收载体→(3)信息处理指令载体→(4)信息感应执行载体→(1)→(2)→(3)→(4)→(1)→...这样循环往复多次,直到行为目的实现为止。



          012.信息控制法则的全息和谐统一性


《宇宙无极定律·新信息论宇宙学·信息控制法则的全息和谐统一性》

●宇宙法则的全息和谐统一场



  *前文(1)已经简单介绍了维纳信息系统控制论创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科学揭示的基本内容。这里我们将举日常生活中穿针引线这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了解信息控制法则的全息和谐统一性。


    信息基因与能场范式载体形态和谐统一的系统循环链:(1)信息目标源载体→(2)信息感应接收源载体→(3)信息处理指令源载体→信息感应执行源载体→(1)→(2)→(3)→(4)→(1)→......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信息目标基因实现为止。


    人的穿针引线运动。人为了达到穿针引线的目的,首先要求这个人具有识别针和线的信息知识能力,否则,他(她)就不可能实现穿针引线的目标。例如一个三个月的婴儿就不具备识别针和线的信息知识能力,同时也不具备能场载体的行为动作能力。其次,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在存贮具备什么是针线的知识信息前提下通过神经网络系统把搜索针线的信息传输指令到人的眼睛;眼睛在接到信息指令后立即对针和线这两个外在的目标实体物进行直观探测搜索,同时把直观感应接收到的针和线的目标源信息传导给大脑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脑接收到信息后立即向双手发出分别拿起针和线的执行指令信息并引起双手的外在行为活动;当双手分别拿到针和线后针孔和线头还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这样眼睛又把这两个实体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差信息不断地反馈到大脑神经系统,同时大脑也不断地把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差信息指令传给双手执行相对靠近运动,这样循环往复多次,直到线头最终穿过针孔为止。


    从以上这个持续系列的系统运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和针、线本来是各自相对独立存在的实体物,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先天本原的必然性联系,但为什么后来彼此又联系在一起呢?如果我们单从实体物本身的运动形态表象上看,那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紧盯着,然后是人的两只手分别把针和线进行相对靠近移动地联结在一起。但是,如果我们从信息与能场范式载体形态的关系原理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内在本原的规律性法则,即人的眼睛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去紧盯着针和线,人的两只手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把针和线联结在一起:


    首先,无论是人的眼睛紧盯着针和线的能场形态,还是人的双手分别把针和线联结在一起的动作行为,都基源于人的目标意识基因信息的指令法则,也就是说,所有这些外在的实体能场运动形态都是内在的意识基因信息进行交流联系运动的结果,实体能场范式的运动形态都是内在本原的基因信息进行指令控制、联系构建、协调统一之下激发产生的外在表现形态。


    其次,在以上的系统范式能场运动形态中,针和线是(1)信息目标源载体,也就是说,人的目标意识基因信息所指向的外在行为目的对象是把针和线联结在一起(即实现穿针引线的目标)。人的眼睛是(2)信息感应探测接收源载体:人的眼睛所探测接收感应到的不是针和线本身的实体物,而是针和线作为目标载体本身所显示表现出来的形式因信息(即影像信息);也就是说,针和线作为外在独立存在的实体物本身并没有穿进人的眼睛里面,眼睛向大脑神经系统所传输的同样不是针和线本身,而是针和线的形式因信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是(3)信息处理指令源载体。人的双手是(4)信息感应执行源载体。


    再次,在以上的循环系统运动周期中,信息基因始终起着元一中心本体法则的维系引领、协调规范、指令控制的本原基因性能,直到信息目标基因的最终实现。


    最后,本原信息基因与能场范式形态的和谐统一是实现信息目标基因的中心本体法则。这就是说,在一个全息完整的系统范式场态中,每一个信息基因元的指令控制流转环节及其相应的能场载体激发形态必须是全息系统的和谐统一,其中任何一个构建环节的失误、障碍、毁损、缺失都会导致全息系统的崩溃、瓦解、消亡。例如在以上穿针引线的系统运动中,首先,针--线--人三者缺一不可;其次,如果负责探测感应接收信息功能的眼睛视力很差、或者负责处理指令信息的大脑神经失常、或者负责执行外在实体行为的双手出现不断擅抖或瘫痪的毛病等等,都会产生与本原基因不和谐统一的信息误差,造成整个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而归于失败。


    ◆大到宇宙星系天球范式的能场运动形态,小到生物基因(即DNA)的重构、复制、演化、变异、消亡,信息控制法则的全息和谐统一性是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定律原理。宇宙由于一个伟大传奇的梦想(即信息基因元U=1-1=0)而广袤无极;人类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伟大探索精神----科学发现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的真理信息基因才能无极文明于宇宙。




※※※※※※
宇宙生命工作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0: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