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欧09五聚首 聚焦经贸气候合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5 18:5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的中欧大使论坛上,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大使赛日·安博首次向外界明确透露这一消息。
  当天,来自40多家企业近200名企业家组成的中国采购代表团启程奔赴德国、西班牙、瑞士和英国。



  出席24日论坛的还有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捷克驻华大使、欧盟下任主席国瑞典大使以及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
  2009年中欧5次接触集中在经济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两个领域。
  赛日·安博表示:“在目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缺少中国我们是不可能做成事情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欧洲与中国的成功更加息息相关”。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合作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中欧关系的战略性不言而喻。中欧相互需要。讲到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减少贫困,没有任何一方能独立实现自己的目标。中国能够更多地承担负责任大国的职责”。在当天上午的论坛上,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驻华大使维捷斯拉夫·格雷普尔这样表示。
  格雷普尔同时宣布,中欧将于今年5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重启中欧峰会。这次峰会本应于2008年12月在FaGuo里昂举行,当时因为FaGuo总统萨科齐执意会见****而被推迟。
  “很明确峰会的重点将是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欧计划达成一份协议,共同从根源上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格雷普尔补充说道。

  在5月峰会之前,中欧将围绕着经济危机问题展开两次接触。
  第一个接触机会是4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今年1月29日,温Jiabao总理在访欧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共同声明,明确表示,中欧愿意“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落实G20华盛顿峰会共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并为推动G20伦敦峰会取得实质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23日,在默克尔的主持下,德国、FaGuo、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捷克、卢森堡等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定下了G20峰会上欧盟的基本基调。
  基调要求对所有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市场参与者、对冲基金及私人投资公司采取适当的监督或管理,打击“避税天堂”,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增倍计划,敦促该组织和金融稳定论坛推动2008年11月在华盛顿达成的20国集团行动方案,并对实施过程加以监督。
  此外,根据温总理访问欧盟四国和欧盟总部时达成的协议,中欧将于4月份在布鲁塞尔召开中欧第二次经贸高层对话。
  “这次对话的目标是讨论战略性问题,以前瞻性的态度讨论贸易问题。”格雷普尔在当天的论坛上这样表示,4月经贸高层对话专注于贸易和投资领域,其基本议题是DIZHI贸易保护、讨论中国对欧盟开放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以及减少在华外国公司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这一表态是对中欧之间较大贸易差额的一个自然反应。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为2540亿欧元,欧盟从中国进口为1910亿欧元;出口630亿欧元,逆差达到1280亿欧元。
  温总理在访问欧盟四国期间,几乎每到一处都谈到,中国并不寻求同欧盟的逆差。当天出发的赴欧采购团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担负着减少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帮助欧洲企业渡过难关、以促进双方经贸关系顺畅发展的使命。就此次采购团的4个目的国而言,中国几乎都是他们排名前三位的逆差来源地。
  不过,格雷普尔在当天的论坛上反复强调,欧盟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对于欧盟各个国家的损害程度深浅不一。但作为一个整体,欧盟将会在贸易保护主义中受到伤害。”
  未雨绸缪气候环境合作
  到2009年下半年,中国与欧盟还将就气候环境问题展开两次磋商:分别是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为这一次会议做准备的2009年度中欧峰会。
  瑞典驻华大使林川当天表示,希望能够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的数周前,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这样的时间安排可以让中欧进行低调、直接的讨论,探讨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能够取得的成果。”
  《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将于2012年到期,哥本哈根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主要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目前欧洲和中国已经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议案。欧盟认为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应该在1990年的基础上整体减排30%;而中国提出,发达国家应整体减排25%至40%。
  中欧关系三项原则
  从温总理1月底2月初访问欧洲到今天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大使赛日·安博明确宣布2009年中欧将举行5次正式会谈——可以说,中欧关系已经从2008年的低谷期走出。
  然而,但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在论坛上表示,2008年欧洲一些国家公开挑战中国的根本利益,且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态,“这仍是中欧关系的暗点”。
  中国24日启程的采购团行程延续了温总理访问欧洲的路线:前往德国、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绕开了FaGuo。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邢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在中法政治和外交关系顺畅时,当多个国家竞争对华出口或者投资时,在相同的条件下,中国往往会优先照顾FaGuo。
  赛日·安博在当日论坛上含蓄地表示,如果把一个国家排除在外,不会有助于中欧关系的发展,“欧洲是一个整体”。
  不过,梅兆荣表示,维系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应该遵循3个基本原则:即站在战略高度、用历史眼光和全球视点看待中欧关系,认真对待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并相互尊重对方利益和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主权独立就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梅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0:4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