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前国际形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5 22:3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国际形势
(一)国际力量格局不断调整,大国关系相对稳定。
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以及中国等力量加快发展。
1、美国调整对外战略,影子无处不在。美国调整并继续推进反恐、借助力量防扩散、争取大国合作、扩展“民主自由”的新主题、调整海外军事部署。冷战结束后,美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总体战略不会改变。目前美两面下注,既抓中东,又抓东亚,以保持地区的主导地位。美谋霸受到多方牵制和挫折,遂调整对外政策,更多地谋求多边。美正建立美式安全体制,以达控制地区局势的目的;加强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取消对印度、巴(基)和印尼等国的军售禁令。朝核试后,美采取文攻武备,一方面促成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的1718号决议要日、中、韩三国认真履行制裁决议,另一方面加强在东亚的军事部署,强化同日军事联盟。此外,美同韩也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现在美在中东麻烦缠身,深陷伊拉克泥潭,同时美积极进军中亚,巩固和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正构建以阿富汗为中心的“大中亚计划”,以形成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牵制。在南亚,美加强同印度的战略合作,并已取得较大进展。
    2、大国战略关系相对稳定,互动加强,合作、协调一面上升。大国利益交会和相互依存加深,务实合作增多,围绕地区安全积极进行磋商。中、美、俄、日就朝核试进行协调,达成了广泛的一致。中美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中美在反恐、防扩散、朝核等领域的协调进一步加强。中日关系因安倍访华出现转机,致使中、美、日三角关系共同点增加,对美日同盟形成一定牵制。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中印关系不断加强,由“龙象之争”到“龙象共舞”,展现了两国间广阔的合作前景。中俄印三国合作也有了新的发展。此外,美日、美印关系均在加强。
(二)发展中大国和集团国际影响和地位提高,影响国际利益格局
东亚经济合作成效显著,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正酝酿构建东亚共同体; 南盟合作升温,印、巴(基)关系进一步改善,各国协调加强。南方共同市场、非盟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集团联合维护自身权益(联合国改革中非盟表现)
纵观国际形势,发展中大国内外政策调整步伐加快,发展战略更为明晰、自信,战略利益角逐力度明显增强,发展中大国间关系出现更为积极的调整,基于长远战略利益的重新组合或相互倚重势头强劲。
    中国、印度、巴西、东盟、南非等国发展中大国,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超多极的全球格局中,发展中大国力求自主的分化现象更为明显;而在发展中大国之间,力求相互倚重的组合倾向更为突出。1,在"民族复兴"的目标激励下,发展中大国根据自身利益决定内外大政方略的意志显著增强,与西方强权政治和某些"普世价值"碰撞增多,在一超独霸的国际格局中起着愈发明显的分化作用。2, 发展中大国间战略利益认同感增强,以联合自强为动因的组合及互动呈推波助澜、交错重叠之势,成为整个世界格局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动向。
目前,南非、印度、巴西正在积极筹划某种论坛式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争取更加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世界各大力量矛盾运动错综复杂不平衡发展的情形下,发展中大国间的分化组合对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前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1,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有助于平衡和制约单边主义的肆虐。2,发展中大国对世界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其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对其它发展中国家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也为整个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为世界发展格局带来不确定因素。
(三)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出,加强国际合作成为共识
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关联性上升。自然灾害、禽流感和国际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排法移民、海盗、洗钱等。印尼当地时间2006年7月17日的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200多人死亡。美国13年来威力最强的飓风“卡特里娜”,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29日清晨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大城市新奥尔良。美国至少4个州受到“卡特里娜”的影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来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欧洲禽流感大会的消息更是不容乐观:禽流感目前已呈全球蔓延趋势,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面对禽流感蔓延的新动向和严峻形势,全球各地正在全力采取防控措施。2005年来看,发生了伦敦大爆炸、印尼大爆炸等恶性恐怖主义事件。
(四)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集中升温。
多数地区热点缓和,中东局势紧张动荡。2006年,中东依旧是“多事之秋”。一年来,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的持续升温,“烤”验了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但估计中东热点问题变化不大,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 ,伊拉克战后乱局日益恶化。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至今已经过去4年左右。但是,伊拉克战争并没有真正结束。战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益恶化,出现种族矛盾、教派仇杀、派别冲突和各种暴力活动,从而把一个完整的伊拉克搞得四分五裂,混乱不堪,陷入了内战边缘。美国掌控下通过的永久宪法和成立的以马利基为首的正式政府,仍然没有能力治愈伊战的后遗症。受伊战伤害最大的当是伊拉克人民。目前,伊拉克老百姓生活在缺吃少穿、停水断电、没有安全感、健康状况极差的水深火热之中。伊大部分基础设施被毁。由于安全形势恶劣和资金短缺,伊战后重建依然是举步维艰。
第二,伊朗核问题。自2005 年8月伊朗重启铀转化活动以来,伊朗核问题进入了僵持阶段。伊朗明确拒绝2006年7月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做出1696号决议,强调绝不会停止铀浓缩活动,并重申伊朗不搞核武器,但发展核能是伊朗不可剥夺的权利。为此,伊朗核问题有关6方(美、俄、中、英、法、德)多次开会,磋商针对伊朗拒绝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对策,但均未能就制裁问题达成一致。2007年10月7号,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侯赛尼在德黑兰宣布,伊朗核工作小组将在本月9号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举行新一轮会谈,讨论铀浓缩离心机问题。根据协议,伊朗要在今年底前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有关伊朗核问题中的敏感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双方已经在上个月进行过一轮会谈。伊朗与欧盟之间有关核问题的谈判也将很快恢复。
       第三,朝核问题。10月9日朝核试引发了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政局动荡及缅甸问题也使周边局势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主持召开了朝核问题六轮六方会谈,为促使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进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朝核问题列于美日联合声明中“共同战略目标”之首位。中国始终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2007年10月3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当天在外交部举行记者会,发表了共同文件,旨在以和平方式可验证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五)世界经济增长平稳,发展失衡问题和全球化负面影响凸显
美强劲、日复苏、亚洲、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美地区整体经快增长
经济全球化影响深刻。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快速增长。经济风险(美国和能源价格)、原油等初级产品国际价格高位波动,能源资源的国际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有所抬头,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同时,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广大中小发展国家边缘化、西方发达国家内部问题严重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即使在发达国家里,由于采用高新技术形成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也是相当数量的劳工和民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少数国家还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向别国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健康发展,并将不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事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22:40:33 | 只看该作者
一些材料的整理,不足之处,大家指出
yangharrylg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7-10-26 14:16: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 22: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