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女人一个变心的理由。
<br>
<br> 如果说这部电影还算有价值的话。
<br> 就在于此了。
<br>
<br> 据说,《周渔的火车》中的激情戏,在大陆电影中属于挑战了尺度的那种。
<br> 但决定一部好电影关键,并不在于男女主人公暴露程度的多寡。
<br> 电影中周渔的表现,并没传递出导演所标榜的爱情,她与两个男人的感情,最终都以性的释放达到了终极。
<br>
<br> 琼瑶阿姨比较简约,男女不经意的四目相投,随即就立刻可以好事成双。
<br> 最复杂也就是刚开始时男女反目成仇,过招后,恩怨全扔,天长地久。
<br>
<br> 《周渔的火车》剽窃了琼瑶的全部。
<br>
<br> 周渔(巩俐)与诗人陈清公里(梁家辉)的相识相爱,简单到痴人说梦。
<br> 舞会上,半老男人陈清写了一首破诗给周渔,结果,立刻就把这女人俘虏了。
<br> 除证明了周渔这女人心里兴奋点太低外,影片对周渔的心理刻划,表现得不知所云。
<br>
<br> 这样一首习作,居然能让周渔这样的漂亮女人,心甘情愿地在一无所知的状态下,每周坐火车往返两次,为该穷酸业余诗人奉献上自己的全部,除了将此解释为导演(孙周)的自恋大规模发作外,实在找不出其他理由。
<br>
<br> 当陈清像上帝一样,对著桌子,边朗诵起自己的诗,边和周渔一上一下地接吻时,除了肉麻,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br>
<br> 电影中的社会因素,被荡涤得一干二净。
<br> 除了如MTV般讲究的镜头,立意的虚伪、人物的苍白、情节的无趣,昭然若揭。
<br>
<br> 决定人类沟通的关键是思想,屏弃了思想来诠释爱欲的《周渔的火车》,让主人公的命运变得极不可爱。片中那些床上戏,并没能表达出周渔的爱情,而只表现出她难以忍耐的生理饥渴。影片所构置的一切,都表现出导演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尽力使一个虚假的爱情故事成为可能。
<br>
<br> 片中那执著的周渔,似乎象征著女人们对爱的特殊态度。
<br> 但她的执著,只表现在轻易地被一个会凑两句狗屁不通的诗的小公务员所吸引。她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火车上,目的只是去见一个她爱的男人,她并没有自己的生命意识,就好像不去依附一个男人,她就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
<br>
<br> 更可笑是导演安排她认识了张强(孙红雷),一个粗俗的兽医。更不能理解的是,张强这个人物,被电影强化成一个强壮的、颇通风情的男人。但这个男人的表现,同样给观众带来一种功利化的感觉。
<br>
<br> 开始,周渔晕倒的时候,他并不肯施以援手。后来,他得知是个女的晕倒后,立即表现得后悔不迭。
<br> 一次,他摸到周渔的家里,上来就要做爱做的事,女人,在这个男人眼中,其实只是一种工具。
<br> 他帮助周渔,用心何尝不险恶,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影片中所交待出的性之至上。
<br>
<br> 孙洪雷的表演过于痞子化,整天一副不正经的模样,周渔在他的一次次攻击下,沦为他的性伙伴,实在是影片中最丑陋的地方。也更加证明了周渔的可怜。
<br>
<br> 但令人悲哀,并不是周渔因大胆追求爱情而导致的悲剧情节。而是电影打著崇尚爱情的幌子、实际上进行的却是最无耻的男性意识大拍卖。
<br>
<br> 片中周渔的两种选择,其实与巩俐的心态颇为相似,(巩俐当年与张艺谋的分手的原因,当然外人是不得而知的,但有一种说法,就是巩俐提出要与张艺谋结婚,被张否决,从而使巩倍感失望,转而寻求可以让她感到稳定的男人。)一种是陈清那种美好、虚幻而沉重的爱,一种是安全的爱(当然电影并没有传达出这种效果,实际反而让人感觉周渔跳入了流氓的包围圈)。所以,电影更像是巩俐的回忆录,与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没有任何关系。
<br>
<br> 但《周渔的火车》确实是一部拍得很唯美的影片。
<br> 镜头转换自如,段落简洁,拍摄美仑美奂。
<br>
<br> 可这一切,带来的并不是美感,而是厌恶,制作者忘了,当今的年代,早已不是一个可以任意矫情的时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