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重声明:未经本人许可,谢绝转载!
各位知识分子,请自重!
~~~~~~~~~~~~~~~~~~~~~~~~~~~~~~~~~~~~~~~~~~~~~~~~~~~~~~~~~
~~~~~~~~~~~~~~~~~~~~~~~~~~~~~~~~~~~~~~~~~~~~~~~~~~~~~~~~~
9月23日、24日 陈先奎邓三概论
11月4日、5日 陈先奎邓三概论
我做好了心理准备,听他吹牛,谁知道,这家伙居然一句废话也没有,哈哈大笑三声之后开始上课。一天下来,丝毫不觉得累。总的说来,这老师不错,对知识点的把握很有分寸,但也不失深度。我喜欢老师在讲一个问题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着重讲其背景。陈先奎正是这样的人。并且,他很搞笑,有时候说着说着说忘了,随口一句:“那些混蛋”,然后想起来是在上课,赶快又加一句:“哦,不是,那些老师”。
好了,开始说正题。
邓三概论是党的理论与政治的结晶,所以重点要看明年召开的十七大,因此马上就要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这将要决定明年的十七大要讨论些什么。现在看来,发展战略、分配问题的公平、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和谐社会这几个知识点是最重要的,必考,而且极有可能是大题。
陈先奎用的教材是新华出版社的《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他将考点大体归为这么几类:
阅读类,即“心情好就看看,心情不好就不看”;
2星级单选/多选,即看一下,抓住重点词语;
3星级单选/多选,即一定要看,考的可能性非常大,要掌握;
得分点,即很有可能出大题。
下面我将今天讲得考点按照这种分类罗列一下,大家自己有所侧重吧:P(没有提到的其他考纲列出来的知识点,还是要过一下的)。另外,上课速度很快,我的笔记难免有所遗漏和错误,请大家慎重借鉴。
阅读类: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即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三步走战略的步骤;民族区域自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星级单选/多选: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四大依据;为何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科教兴国的内涵;可持续发展观的三个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经历的主要阶段;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依据;
3星级单选/多选:三个代表的内涵;贯彻三个代表的三大根本要求;为何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邓小平的两个宣言书;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三个有利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括及其主要内容;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不是...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的两层涵义(不离开,不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三大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因;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原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新型工业化三大依据;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三大关系;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育优先的四大依据和五大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六大措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于;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六大内容;为何要强调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八荣八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全面的发展观;“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主题、核心价值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和纲领;“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三大依据;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及不结盟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出现的四大依据、性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核心、关键、重点、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
得分点: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配制度;政治协商;新型政党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措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内涵、措施);和谐社会(特别注意与分配问题相结合,以及从哲学角度分析);
“邓三概论”的整体总结: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其中,以1、2、3位重中之重:1,和谐社会与分配问题的结合;2,以人为本;3,发展战略;4,新农村运动;5,社会主义荣辱观;6,人权。
9月24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完全不看类: 所有90年代之前发生的事;所有近三年考过的;所有过于技术化的内容(如科技革命等等);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所有内容;
阅读类:世界经济及其行为主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得分点:欧盟(目标、一体化的实质、一体化的地位和作用);APEC的组织方式;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新自由主义;联合国所有相关内容(包括其改革);新型大国关系;反恐(中国的主张、评价美国的反恐政策);文明冲突的相关内容;国际新秩序的相关内容(中、美、日的主张及其不同点,发展中国家的主张,中美两种主张的根本分歧);中日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中美关系及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10月21、22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次听李海洋的课,讲得还可以,闪光点在于针对几乎所有的抽象概念,可以举出生动活泼的例子,让我比较烦的是有点啰嗦,迟迟进不了正题。
鉴于哲学有其自有的知识体系,知识点多且杂,而且李海洋上课讲解的地方比较多而猜题比较少,所以我只打算将他提过的易错的地方跟大家例举一下。
朴素辨证法不是理论和思想,而是天才猜测。
注意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的区别。这个我觉得他讲得不是很透彻,其实判别是有一个很好的标准的,就是看有没有载体来反映。鬼和神是载体所以是客观唯心。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中,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理论品格,实践性和阶级性是社会功能。
关于说“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的说法”,原因在于,经典哲学是体系哲学,而现代哲学是思潮哲学。
注意:人本主义不是以人为本。联系的前提是区别。“时空无限性原理”、人工智能、非理性因素有可能出冷题。部分质变不是质变。春华秋实和浪子回头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飞蛾扑火是外在否定。区别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的反映论的关键是看是否以实践为基础。在哲学上,“经验”有二义,一个是外部经验,一个是心灵体验(此为主观)。价值评价不是真理标准。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的事情。文化的本质一般只会考狭义的部分。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的差别。
10月27日、28日
先向大家道个歉,也要怪罪一下网络,上周六这网页打不开,等到星期天打开后,我写完内容,发送的时候又出了问题,一个晚上的心血付之东流~~
我尽量在下周毛概课结束后再抽时间把内容补上,当然大家最好是在坛子里down徐之明在文都的讲课mp3来听,我听了其中的三部分,整体内容是一样的。
再一次道歉。
~~~~~~~~~~~~~~~~~~~~~~~~~~~~~~~~~~~
~~~~~~~~~~~~~~~~~~~~~~~~~~~~~~~~~~~
致回复帖子的亲:
谢谢那些用心回帖的亲,抱歉我无法一一表示谢意。也请那些copy别人回复的亲们,索性不要回帖的好,我不想浪费你们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virginia_0103 于 2006-11-5 22: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