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学复习纲要\r<br>
<br>1、传统外交具有那些特点\r<br>2、外交语言具有那些特点
<br>鲜明的立场。外交官为维护本国的利益而使用外交语言,所以外交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立场。\r<br>准确性。它不仅意味着应准确地表达己方的立场、情感和态度,也应包括准确地理解对方
<br>的立场、感情和态度。分寸感。外交语言要求该露则露,该含蓄则含蓄,或露中有蓄,蓄中有露,一切由当时的国家利益来决定,这就是分寸感。此外,外交语言还应有礼仪性。
<br>
<br>3、多边外交有那些积极作用
<br>第一,多边外交是国家间广泛交往的重要渠道。它为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申明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维护民族权益和了解国际事务的发展趋向开辟了广阔的天地。\r<br>第二,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消除地区热点,缓和紧张局势方面,多边外交起着特殊的促进作用。\r<br>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国际援助,促进全球谈判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造,推动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这也是当前多边外交的又一重要作用。\r<br>
<br>4、首脑外交的优势和不足\r<br>首脑外交具有其他外交方式所不可能具有的优势。即:地位特殊,效果直接,关系重大,迅速及时和举世瞩目。由于减少了中间层次的耽搁,首脑通信和通话是效率最高的。首脑互访,可以使首脑之间建立信任与协商的关系。可以更从容地、更有权威性地使别国了解本国的政策和实际,有助于促进国家间正常关系与合作。而由首脑直接会谈对话的机制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于双边及多边关系总能起到程度不同的重要影响。\r<br>不足:首脑外交只有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才能进行和取得预期的结果,而不可能由首脑包办一切。首脑外交达成的原则性协议也并不意味着一切具体问题都已迎刃而解。凡条件不具备,即使由首脑,甚至是超级大国的首脑直接出面干预和参与,也难以成事。\r<br>
<br>5、举例说明美国的公共外交是如何为其对外政策服务的
<br>举例说明… 1、… 2、… 3、…
<br>
<br>6、举例说明公共外交在一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作用\r<br>举例、中国:新闻发布制度 乒乓外交 …\r<br>
<br>7、中国应如何开展公共外交活动\r<br>个人、NGO、大众传煤、体育…\r<br>
<br>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历史\r<br>举例说明经济外交在推行一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r<br>美国… 中国…\r<br>
<br>有效地实施经济制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r<br>本身的实力 国际社会的一致程度 各国承担维护国际法义务的意愿
<br>哪一类国家特别易受经济制裁的影响?举例说明\r<br>经济构成单一、对外依赖大的、严重依赖进口或出口的…日本\r<br>
<br>何谓外交机关
<br>外交机构,亦称外交机关,指在各个国家里具体负责办理本国外交事务的有关部门。\r<br>从总体上讲,外交机构必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br>1、 外交机构是一种常设的机关或部门。一些临时性的办理外交事务的部门,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外交机构。\r<br>2、 外交机构是一种主要负责办理本国外交事务的部门。\r<br>3、 外交机构是一种国家机构、政府机构。一切民间机构统统不可被视为合法的外交机构。\r<br>4、 外交机构是一种各国普遍设置的只能挂钩。\r<br>依据以上四项基本特征,国家领导机构、外交部、大使馆以及领事馆等等,可被视为常规的外交机构。其中,国家领导机构、外交部均设置在本国国内,故可称做国内外交机构;而大使馆、领事馆则设置于国外,则可称之为国外外交机构。\r<br>
<br>外交代表应具备那些素质\r<br>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主要涉及到自身条件、交际能力与业务技能三个方面。自身条件主要包括国籍、民族、宗教、党派、年龄、性别、健康、相貌等。交际能力方面,重视交际、善于沟通、待人友善这三点为对外交人员的基本要求。外交人员普遍应当在业务技能方面做到擅长口才、掌握外语、精通文史、熟悉经贸。\r<br>
<br>斡旋与调停有何区别\r<br>外交斡旋,简称斡旋。它的含义是:由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出于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而促使有关争端的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一般而言,外交斡旋是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之中介入程度最小和最为谨慎的方法。只要争端当事国谈判开始,外交斡旋通常即告结束。争端当事国的直接谈判破裂之后,如为了重开谈判而进行外交斡旋,斡旋国也不会直接加入谈判。\r<br>外交调停,亦称调停。它实际上是外交斡旋的进一步发展。它的主要含义是:由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出于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不仅要促使有关争端的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而且还要积极为谈判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并且自己直接参加谈判,为使争端各国最终实现妥协而做出努力。\r<br>
<br>外交谈判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r<br>实力原则、兼顾原则、尊重原则、自主原则、有限原则、客观原则、预审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