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驳"人大录取很黑"的谬论 <br /> 作者:gaoxiaoyu 发表时间:2004-8-21 <br /> 我在选择报考人大的时候,这也是我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别人都说"空穴不来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云云.<br /> 不过,我在这里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人大国关的录取是公平的!<br /> 因为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想法整理如下:<br /> 1,人的心理因素,传播这种消息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者潜意识里的目的.例如,传播这类消息者在内心里会给自己一个消息灵通,通晓内幕的形象<br /> 真相:传播这些消息的人大多自己并没有报考人大全过程的经历,从别人耳朵里传来的消息有多大准确性大打折扣.<br /> 2,部分落榜考生对自己的水平判断有偏差<br /> 真相:有人考试之后感觉自己发挥不错,但成绩出来后没有自己感觉的那么好,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从考生自己的角度来查找原因。只知道自己准备的好,没有看到别人的复习成果和答题情况是造成判断失误,进而想当然的推导出录取黑暗结论的症结所在.<br /> 3,对复试/录取过程的不完全理解<br /> 真相:考研是一个综合性的考察,不仅仅是按照笔试的成绩来录取的.尽管笔试的成绩在最后的录取工作中是占据着最为重要的比例,但复试中的口试,外语考试等也同样是录取的参考因素,部分考生由于录取时初试成绩较好,而复试表现一般,尽管最后被录取,但由于录取为自费,对考试过程产生怀疑.但实际上完全是按照老师对学生的客观打分来进行的。初试复试结果大相径庭的结果只会出现在确实实力极其突出,笔试没发挥好的考生(会考虑给予公费),以及笔试优秀,但仅仅是应试类型,个人素质不够高的考生身上。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只要在复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是会按照自己在初试中的表现为主,参考复试表现来录取的。<br /> 4,人数比例问题<br /> 人大作为考生报考的热点院校,每年的报考录取比例都比较悬殊.造成一些成绩还不错的考生未被录取的情况(但不用担心,由于人大生源质量稳定且素质较高,在调剂时会有比较好的出路).而其他一些完全没有进入复试的考生在人数上则是远远的超过了被录取的人.加上被录取的人一般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跟别人有太多的口舌之争(我好象是例外,呵呵),所以,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个别人的抱怨被传播开来,加上上面的三个因素,就使得这个谬误传开来了。<br /> 如果你已经决定报考人大国关,或者还在考虑之中。请千万不要把这个作为你考虑的因素,人大国关为了保持自己第名气也绝对不会做出只顾眼前,不顾以后的行为来的.而且一个新的右国际政治系改为国际关系学院的学院,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更会努力拼搏,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br /> 选择了,就坚持下来!我在终点处等你!<br /> <br /> 文章来源:研路通人大国关负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