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开放又保守的一群人
<br>
<br>中国目前最年轻的驻外大使只有43岁,外交部最年轻的副司长年仅34岁,最年轻的正副处长分别是31岁和29岁……在中国现有的4000多名外交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外交官占将近一半。
<br>
<br>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这样形容这群年轻的外交官:有爱国激情、报国壮志;勤奋工作,努力钻研;善于实践,勇于奉献。
<br>
<br>这群生活在外交官光环下的年轻人,和其他青年群体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工作是否像我们平常想像的那样光鲜?他们有怎样的苦恼?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特刊发这组报道,向读者描述21世纪初的中国年轻外交官的群体形象,以及他们在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的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
<br>
<br>雷宁,中国外交部“高翻”(高级翻译),常随中国最高领导人出访,她总能听到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最高领袖的声音。记者发稿时,她刚刚随胡Jintao主席出访东南亚归来,今年“两会”,她是国务院总理温Jiabao记者招待会的翻译。她的公众形象是内敛、稳重,可与她熟悉以后,她的幽默又让你愉快。\r<br>
<br>耿爽,外交部国际司的一名副处长,连续几年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国际司主管中国的多边外交,诸如联合国、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该司被认为是外交部“在国际上吵架最厉害的一个司”。耿爽经常出差的地方是纽约、维也纳、日内瓦等国际组织常驻的地方。耿爽说,他的工作主要是写文稿等等,这都是为部领导和中央领导准备的。
<br>
<br>孙振,接受采访时还在新闻司,主要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记者打交道。记者发稿时,他已常驻比利时了。以前,总是听说,外交官的工作就是出国,但孙振在外交部工作6年,出国也不过三四次。
<br>
<br>林楠,来自礼宾司。她接待过众多国家的领导人,而且,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上的细节都很了解。她讲了工作中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宴会,随即改变原定安排要去别的地方……
<br>
<br>田立晓,条约法律司的法律专家,他的工作就是用国际法为中国、为普通的中国人争取利益。田立晓在常驻国外时曾把一个“死”案子救“活”了,为中国劳工争取到了几十万美元的赔偿。
<br>
<br>记者熟知的年轻有为的外交官还有很多:熟悉朝鲜半岛事务的白洁小姐、从事安排中美两国领导人高端访问工作的李素云小姐、从事军备控制工作的陈楷先生、从事青年工作的祝青桥先生、从事民间外交的姜良国先生……
<br>
<br>1.风餐露宿的勘界外交官
<br>
<br>在完成中蒙边界联合检查工作返回的路上,越野车打滑失控,困顿中的欧阳玉靖差一点就掉到深山沟里,车离悬崖只有两三厘米。此事发生在新疆阿勒泰,时为2000年7月1日。
<br>
<br>这是欧阳玉靖从事外交工作十多年来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
<br>
<br>欧阳玉靖来自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分管中国陆地边界事务。他早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曾在国家测绘局工作4年,后调入外交部,曾常驻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馆,2001年被任命为处长,其间又在外交学院学习了两年英语和两年国际法。
<br>
<br>中国陆地边界全长2.2万公里,涉及14个邻国和中国9个省、自治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边界,每隔若干年都要联合检查一次,查看是否有自然的或人为的变更。勘界工作主要有两大项:外交谈判和实地考察。条约法律司有一个处专门负责陆地边界工作,该处通常只有七八名外交官,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即一条边界由一两名外交官分管。\r<br>
<br>欧阳玉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与中国陆地边界相关的工作。他的工作业绩大致包括:其一,先后组织、参与并完成了中俄、中蒙、中哈、中吉、中塔等20余个涉及划界、勘界、边界联合检查、边界管理、边境口岸开放等事务的重要条约、协定或议定书的起草和谈判签署工作;其二,组织完成了总长约1.2万公里、竖立 3300多块界碑的边界勘界和联合检查工作;其三,参与了中国与印度、中国与不丹的边界谈判;其四,组织整理、翻译并出版了约500万字的边界事务条约集等系列丛书。
<br>
<br>过去5年里,欧阳玉靖曾先后12次奔赴中蒙、中俄、中越、中老、中缅等边界。他每年花在边界考察上的时间大约是40天,谈判的时间大约是150天。边界谈判往往很艰苦,经常是白天会谈,晚上内部开会、准备对策预案、撰写各类文件等,会谈强度大,加班任务重。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后,欧阳玉靖旋即去了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就中塔边界的勘界工作进行磋商。
<br>
<br>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外交事务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勘界工作有两大特点:第一,高度敏感,它涉及一个国家领土的“划进与划出”,国土就是“寸土寸金”,如何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国家损失最小化,是外交官们时刻面临的问题;第二,异常辛苦,勘界需要大量的野外作业,风餐露宿,不足为奇。不过,欧阳玉靖说,勘界最辛苦的还是那些基层外事部门。
<br>
<br>勘界时,欧阳玉靖最常乘坐的是越野车,有时也会骑马、骑骆驼、骑牦牛。从野外勘界回来的外交官并非衣冠整洁,而是一副狼狈相。欧阳玉靖说,在野外勘界作业时,他们往往是在 “自然状态”下生活———长时间没法洗澡;男女遇有内急,就下车,“男左女右”(即男女分别在汽车左右两边)解决。
<br>
<br>来自蒙古边防军总司令的一次拥抱让欧阳玉靖觉得很有成就感。在中蒙边界第二次联合检查中,由于时间紧和经费少等原因,欧阳玉靖大胆地提出了全新的作业模式,使得双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通常需要4年时间的工作,为国家节省财政开支约7000万元。蒙方副首席代表、蒙古边防军总司令松德布将军在拥抱欧阳玉靖时说,蒙古与其他国家的边界联合检查花了13年才完成,而中蒙边界比那些边界还长,这让他切实了解到了“中国速度”。
<br>
<br>“无论谈判工作如何紧张,野外条件如何艰苦,欧阳同志都能不畏艰险,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该处职员做表率,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边界队伍,多次受到部、司及相关兄弟单位的好评。”外交部的一份上报材料中这样评价。
<br>
<br>2005年初,因为工作责任意识强、高度敏感、富有创造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等,欧阳玉靖被共青团中央等5个部委评选为全国“十佳”外事青年。2005年5月,欧阳玉靖又被国务院授予“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