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6-4-3 15:45:11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宗教的世俗化 <br />(一)概念界定 <br />世俗化(Secularization)一词,原本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指的是将一部分原属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土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地方统治者。它首先出现于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中。在这个和平条约里,secularization(世俗化)一词被用来表示教会财产被国家没收。在其后的发展中,世俗化的内*愈益宽泛,泛指宗教观念、宗教情感的淡化,宗教活动领域的缩小,宗教社会功能的减弱,宗教价值观的失落等现象。 <br />根据美国《宗教百科全书》,“世俗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这表明宗教在社会系统的操作中变成了—种边缘现象,社会运行变得理性化,而脱离了宗教机构的控制。” <br />(二)世俗化的标志 <br />L. 西纳曾提出世俗化的6个标准: <br />(1)过去为人们所承认的象征、教义和地位失去了威信和影响; <br />(2)宗教团体和宗教社会不再对超自然感兴趣,而对现世越来越感兴趣; <br />(3)社会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影响,成为一个独立的现实存在,并且把宗教限制在个人生活的范围内; <br />(4)知识、行为方式和神职的安排曾被认为来自上帝,现在变成了人的创造和责任的产物; <br />(5)随着人类和自然成为理性可以解释和控制的对象,世界逐渐失去了它的神秘色彩; <br />(6)世俗化到达顶点时将带来一个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一切决定都基于理性和功利的考虑,人们完全接受事物的变化。 <br />彼得·贝格尔认为,世俗化是由几个不同原因引起的,主要是由于一种教、新教和现代工业的出现。面对现代化潮流的挑战,宗教也进行着自身的调整朝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主要有三个表现: <br />第一、神学理论的世俗化。对传统教义作现实的诠释,使之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如1960年代末,南美洲的“解放神学”运动;美国也兴起了“黑人神学”、“女权神学”等世俗主义神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r />第二、当代新宗教运动的兴起。 <br />第三、一些国家和地区宗教发展中出现基要主义、原教旨主义。</span> <br /><br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