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9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参考答案、点评 -----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 17: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38:00 | 只看该作者
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
一、选择题Ⅰ
1. B 2. C 3. D 4. B 5. B 6. B 7. B 8. C
9. A 10. A 11. D 12. A 13. C 14. C 15. A 16. D
二、选择题Ⅱ
17. AD 18. ABD 19. ABCD 20. AB 21. BD 22. ACD 23. ACD
24. CD 25. AC 26. BCD 27. ABD 28. ABCD 29. ABCD 30. ABC
31. ABCD 32. BCD 33.ABCD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像,归根到底来自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像”,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像”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像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2)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考点)
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像”,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35.【答案要点】
(考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占主导地位的生活关系和所有的关系。如“八宝饭”中的糯米。
2、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经济基本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成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根本的生产关系上,符合社会历史规律和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能体现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又能实现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作用。
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
一、选择题Ⅰ
1. B 2. C 3. D 4. B 5. B 6. B 7. B 8. C
9. A 10. A 11. D 12. A 13. C 14. C 15. A 16. D
二、选择题Ⅱ
17. AD 18. ABD 19. ABCD 20. AB 21. BD 22. ACD 23. ACD
24. CD 25. AC 26. BCD 27. ABD 28. ABCD 29. ABCD 30. ABC
31. ABCD 32. BCD 33.ABCD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像,归根到底来自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像”,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像”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像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2)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考点)
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像”,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35.【答案要点】
(考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占主导地位的生活关系和所有的关系。如“八宝饭”中的糯米。
2、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经济基本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成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根本的生产关系上,符合社会历史规律和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能体现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又能实现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作用。
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
一、选择题Ⅰ
1. B 2. C 3. D 4. B 5. B 6. B 7. B 8. C
9. A 10. A 11. D 12. A 13. C 14. C 15. A 16. D
二、选择题Ⅱ
17. AD 18. ABD 19. ABCD 20. AB 21. BD 22. ACD 23. ACD
24. CD 25. AC 26. BCD 27. ABD 28. ABCD 29. ABCD 30. ABC
31. ABCD 32. BCD 33.ABCD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像,归根到底来自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像”,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像”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像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2)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考点)
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像”,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35.【答案要点】
(考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占主导地位的生活关系和所有的关系。如“八宝饭”中的糯米。
2、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经济基本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成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根本的生产关系上,符合社会历史规律和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能体现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又能实现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作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41:19 | 只看该作者

体现出了反押题 陈先奎披露考研政治命题原理

4#
发表于 2007-1-21 19:34:29 | 只看该作者
错了一半……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9:43:20 | 只看该作者
不会吧?
6#
发表于 2007-1-21 21:03:34 | 只看该作者
是错了一大半
7#
发表于 2007-1-21 23:11:52 | 只看该作者
多一半儿对了。有几道题几乎是原题,在新东方-任  的冲刺题中。
8#
发表于 2007-1-22 01:27:42 | 只看该作者
还好吧 但没有想象中好
那个卷子是怎么搞出来的
好强啊
9#
发表于 2007-1-22 07:54:57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全对了,只是最后几分钟都给改了,单选改错3题,多选改错4提
10#
发表于 2007-1-22 11:01:51 | 只看该作者
:funk: :funk: :funk: :funk: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1:0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