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美国对伊朗的“战争恫吓” 下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5 09:3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最近中国军事解密的速度来看,中国也同时加大了赌注力度。
  中国分别从空基、路基、天基和海基与美国进行博弈,增加赌注的筹码:空基方面,中国连续解密了两种最新战机与美国部署在东亚地区或者是中国周边地区的新战机进行战略较量;路基方面,中国借以新型的战略导弹的暴光,提高中国在核部署方面的威慑力度。

  而在空基方面,在勇于实行太空军事化之际,会更进一步完善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相关的卫星计划,以及攻击性武器的部署;在海基方面,中国应该在今后的短时间内不断暴光具有二次打击力量的威慑武器。其目的在于同美国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的较量,以努力达到在东亚战略体系的战略平衡姿态。

  当然,本人认为还不仅仅是这些。
  对于上述这些,仅仅是一种反遏制,还达不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美国以台湾独立来达到搅乱中国战略部署的目的,以中国妥协的方式,进而坐下来进行战略利益交换;同样,中国以朝鲜核试验来达到搅乱美国战略部署的目的,其结果正好相反,以美国妥协的方式,进而坐下来进行战略利益交换。

  有消息报道说,朝鲜准备在某个时候进行第二次核试验,而根据目前的台湾局势来看,台湾的活跃分子也有可能以狗急跳墙姿态来做一些进一步脱离中国的举动。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幕后的较量是多么的激烈,出牌的奇巧方式是多么难以让人想像了,目的只有一个,看哪一方的战略战术被对方压制,进而哪一方作出妥协。

  妥协的结果就是损失战略利益。
  大国的利益交换,具有战略性,有的短时间内可以看出来,有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得以体现。针对于目前的东亚局势来判断,中国和美国都在做战略示*,各自做一些战略部署,以便在交换利益的时候能够获得最大利益。而在美国没有在东亚坚定战争决心的情况下,东亚将保持稳定的局势,台湾安于现状,朝鲜问题安于现状,日本军国主义安于现状。

  可以猜测的交换内幕:
  美国:中国老兄,美国准备军事打击伊朗,无法照应台湾脱离中国的危险,无法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复.苏,做东亚政治,军事大国,介入台海事端,恐怕,东亚战争不可避免。中国能否网开一面,在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时候与美国密切配合,争取达到战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美国老弟,中国不介意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美国有军人,可以往伊朗战场上投入;美国有武器,可以在伊朗战场上应用。可是中国确保不了根据上海合作组织的条文规定,上海合作组织做出适当的反映。针对东亚地区局势来看,美国也知道,中国不把台湾问题放在眼睛里,有事情可以根据中国的法律来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日本的动作,中国当然非常欢迎,如果事态扩大,中国可以把账本翻出来,以日本武士道的精神来解决。

  继续中国:
  中国很感谢日本能够在南京事情70周年的年份里同中国做出一个了断,哎,70多年了,应该把历史的事情解决了。中国向来都没有忘记那一个年月,碰巧在如今的岁月里,中国要用2倍,或者10倍的日本人,来给中国南京事情中的那些人,给那个年代的几千万中国人做一个阴婚,如果中国人不同意,那么可以适当的纪念一下就可以了。

  继续中国:
  很遗憾,中国向来不介入其他国家的内政事物,包括朝鲜。中国根本无法知晓或判断美国在军事打击伊朗的时候朝鲜会有什么惊人的动作,朝鲜可能进行第N次核试验,也可能试射带有核弹头的导弹。美国应该知道朝鲜支持伊朗,甚至朝鲜可能在这个期间判断出,在美国军事打击伊朗之后,下一个,就是军事打击朝鲜,所以,朝鲜可能在美国无法分身的时候,把韩国的几万人看成是战争人质。哎,可惜中国即便可以给金正日一点点意见,可那100万朝鲜军队却根本不听。

  美国: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分别是世界大国之一,如果中、美两国在军事上冲突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便是有效的区域冲突,影响也是深远的。中、美两国在东亚有共同的战略利益,有责任和义务维护东亚的战略体系。如果在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时候,中、美两国可否为了共同的战略利益来共同维护东亚的战略体系,也就是说,保持东亚局势不变?

  中国:东亚战略格局是否维持不变,中国无法判断。首先要看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规模,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中国一贯主张以和谐世界,用和谈的方式进行讨论,增加互信。第二,美国一意孤行,战争必然改变地区局势,国际战略格局,有一得必有一失。战争是变化无常的,做点政治走秀还可以,在打击伊朗前,美国需要三思而后行才是。

  分析一下上合组织
  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影响

  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中国和俄罗斯战略不和谐。
  上合组织,根据其地域来看,是地球上占有领土面积最大的国际组织,占据了亚洲大部分面积,拥有广漠的战略纵深,该组织一旦军事化,拥有其他组织不可比拟的战略优势。该组织中的中国和俄罗斯为了全球的战略利益,进一步完善上合组织的功能,逐步发展并接近于军事一体化趋势。很遗憾的是,为了缓和上合组织内部的矛盾,同时也不便于刺激北约组织的全球性,上合组织放慢了继续扩大的脚步,使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仅仅维持在中亚地区。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上合也在做相应的调整。
  在美国军事打击伊朗之前,美国首先需要在地理上考虑上合组织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影响。因为在上合组织的门口处,有一个阿富汗。阿富汗的局势是否另美国或北约满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俄罗斯和中国可以凭借上合组织进行国际缉毒、或反恐等战略手段,在加上巴基斯坦和伊朗,对阿富汗进行合围,整个儿阿富汗的美军或北约被上合组织瓮中捉鳖。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土库曼斯坦。
  对于美国军事打击伊朗之际,土库曼斯坦的态度无论是对美国,北约,或者是上合都相当重要,即便美国极力拉拢土库曼斯坦,也会因为俄罗斯的强大战略攻势和战术手段,土库曼斯坦最终会被上合组织收归旗下。最终,伊朗成为上合组织在印度洋的前大门,在地理上成为第二个朝鲜――美国可以靠近,在战时无法阻挡自愿者加入的国家。同时,上合可以根据伊朗形式的需要,对伊朗提供相应的战争资源。

  即便美国挂上北约组织,以北约的名义军事打击伊朗,面对上合组织在伊朗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将迫使美国和北约承受沉重的打击。根据本人的判断和对历史的简单了解来看,中国的战略利益在巴基斯坦,要比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大,而在伊朗,俄罗斯的战略利益要比中国的大。要知道,在苏联时代,为了打开苏联在印度洋的门户,先取阿富汗,再取伊朗。为了在战略上实现俄罗斯帝国的全球战略梦想,通过上合组织打开印度洋的门户,俄罗斯绝对不允许伊朗被美国控制在其旗下。

  何况,中亚是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核心。
  在独联体一个接一个的倒戈之际,俄罗斯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时期的欧洲门户,随着乌克兰的逐渐离去和外高加索的动荡,俄罗斯的黑海战略也在逐步的微缩,被蚕食尽矣,目前唯有保全的,就是上合组织下的中亚地区,成为俄罗斯的最后战略利益空间。而一旦上合不保,美国将直取哈萨克斯坦,可以对俄罗斯进行拦腰折断,俄罗斯将回归西去。

  所以,俄罗斯会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鼓动上合组织拿下土库曼斯坦,以联合反恐、国际缉毒等名义对阿富汗进行合围,限制美国在上合组织内部的军事行动,排挤美国在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和军事回旋余地,对伊朗提供战略性的战争资源,以达到美国成为在阿富汗战场的苏联第二的目的,血洗俄罗斯前世之仇。而更大范围内,在上合组织内部凭借中国和俄罗斯的绝对领导地位,整合印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蒙古等,共享区域战略优势,把上合扩大成为占据几乎整个亚洲大陆的军事集团。

  中国看透了俄罗斯的上合战略。
  因为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曾经联合过众多国家,形成强大的军事集团与美国和北约进行战略对抗。而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提倡和平共处5项原则,推崇和谐世界,同时也为了不至于刺激美国和北约,不至于因为上合的扩大和军事化的集团影响,根据诸多的考虑,上合并没有在去年的年会中让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甚至直接拉拢土库曼斯坦成为正式的会员,同时也是因为中国因素,蒙古也仅仅是一个观察员的身份。

  中国需要时间来发展经济。
  作为俄罗斯的后院,中国当初组建上合的初衷仅仅是为了不至于中亚混乱而影响到中国的边疆,目的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获取石油而已,中国不想进一步触动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中亚事务,只要中亚能够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足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逐渐摆脱了那种单一发展经济的束缚,逐步协同俄罗斯推动中亚军事一体化,先后协同中亚国家进行反恐训练,象征性的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等。

  即便这样,中国也没有出动俄罗斯的核心战略――中亚驻军。
  在中国看来,中国没有在别的国家驻军的先例,即便有的国家要求,中国也不能去做,何况,那将直接影响俄罗斯的战略核心,另外,有俄罗斯军事力量在中亚的存在,中国也无须担心什么。同样,当前局势下的中国也协同俄罗斯鼓动中亚国家签订经济,军事联盟,或者无核武器联盟等相关条约,目的在于变相的拉拢土库曼斯坦脱离中立国的束缚到中亚圈子里来,以达到上合最终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23: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