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的07考研历程
综述:
4月已过大半,07年的考研在各校的复试结束后也基本划上了的句号,一样的有喜有悲。整个的一年中都在看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度过,现在终于自己也有这样的资格写出一点心得体会之类的东西来总结自己这一段人生路程的得失,也希望可以为继续奋战在考研战场的或刚加入到这场战斗中的勇士们提供些须鼓励。因为没有写作的习惯,加之思绪的时断时续,终决定以随想的方式来纪录下自己的感受。
大学的时光现在回想真是飞逝,在理工转眼就度假已三年,06年的冬再次遭受感情剧变,游走于崩溃的边缘,无法释怀,终究决定以一种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名叫考研的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的自虐倾向发展的更极端一点,用考研过程中生理与心理所遭受的重创来麻痹自己,也许这也是逃避感情失败的一种方法吧。现在回想过去,这仿似一剂灵丹妙药,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关于初试:
大的背景情况,这样的文字已足够,考研历程嘛,主旋律的弘扬才是基调。确切的说,我的考研历程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参照前人的经验,首先开始了专业课与英语的学习,由于是跨专业,所以那一本一本的专业书籍要反复的研读,而且英语的单词关一定要在7月之前有个了结,开始的阶段总是强迫自己在她与书之间做出选择,一段感情的释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开始的一段时间状态并不是很好,但每天一个单元的单词与100至150页的专业课是必须完成的,第一遍的专业复习我遵守了细读的原则,这是给自己的任务,那时候的我根本没有心思花任何时间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上面,事实上从那时候起,学校的课程就都是处于放弃的状态,只求老师给个及格的分数。每天只有两件事情:学习、傻B似的想人家。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将近两三个月,自己开始慢慢的进入了状态,专业课的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而且单词也记得还可以,由于我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差的那种(学校组织的四级考试一次通过,但六级一直在380分徘徊),而且对英语的兴趣还是比较高涨,所以每天一个单元的词汇是很有保证的。当时我用的是星火的词汇训练,就是一篇文章,后面是30到50个左右的考研词汇,这是一个单元,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文章读2遍,单词记熟,第二天开始新单元的时候先回顾一次前面的所学内容。整个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只有在学习单词与专业,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单词完整背过两遍,专业也基本精读过一次,部分自己总结重点章节读过两次以上。 整个的这样一个过程真的是很辛苦,我是一个自控力还算可以的人,不过还是一直提醒着自己要忍耐,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控制力也在一点一点地长进。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很痛苦,很难熬,几乎所有考研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这是在干什么,我这样每天漫无目的地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最后到底能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然而谁也不能预知将来的情况到底会是怎样的。我也一样,时常会被这些为什么所困扰,我只是不愿意让自己想的太多,关于感情,关于结果,都想抛出我的脑袋。而每天只知道我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我今天有没有按质量完成了。真的感觉到辛苦了,有压力了。
放假的时间很长,却在家呆了只有几天的光景,陪了陪家人就来到了北京,上起了新东方英语辅导班,开始了每天奋战十四、五个小时的生活,那一天是7月23日。真正意义上的考研生活从这一刻才开始。住的地方离上课的地点很远,每天来回的时间在四个半小时左右,上课时间是六小时,一天的折腾过后,晚上回来还要整理笔记,专业课的复习一直没有间断,整个考研阶段中,这是我最难熬的一段,由于是一个人住,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和活的东西有过交谈,仅有的几次语言运用是和超市的服务员,到了后期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幻视、幻听的现象。永远忘不了那一夜媛媛同学的电话,使我这个几乎分不清活着与否的人心满感动,支撑着我挺过这最变态的一段时间。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的考研综合症竟然没有在这个时期来临。事后有很多人问我那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怎么可能挺过来,我也很是奇怪,但这也是我很自豪的一个片断。真正体会到了孤独是怎样的,身心双重的。9月4号,我回到了学校,和同考研的好朋友们一起奋战在图书馆,我们真的是放的比较开的那种“狂人”,整个大四的课程没有去过一次,大会小会不到,大活动小活动不参加。早上起来就挺进图书馆,一直到晚上图书馆锁门,中间两次吃饭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十五分钟,开始的时候,我们还都回去睡午觉,越发到了后期,感觉到时间的不够,就一个中午硬挺下来,实在不行了就在图书馆躺个一会,但时间不会太长。和考研同伴们在一起的日子好过了很多,起码每天会有个说话的人,偶尔的玩笑也会让疲惫的心暂时修整一下。随着复习的深入,越发地感觉到压力,来自各个方面,如果考不上,工作的事情怎么办?当然,我一定要奉劝大家,既然决定了考研,其他的一切就一定要抛开,工作、出国、感情等等全都不是应该考虑的东西,每天只要根据自己几计划按时间按质量的完成,这是很关键的东西。考研的途中不允许你有什么分心的东西,大家一定要利用各种手段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压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以内,鞭笞着自己朝那最初的梦想逼近。象个英雄一样去战斗下去!我报考的专业是文科,没有数学的压力,但是有两门专业,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这是很重要的,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对任何课程的复习都是按着计划走的,我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来调整自己各科的复习时间,早上是政治,下午是英语,晚上的时间都留给专业。当然,这些课程之间也是有轻重比例关系的,早上的政治就应该在英语的背诵与朗读后再开始进行,当然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同的。我之所以不想把整个复习计划详细的写出来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因为个人之间的差异性太大,而且所考的专业不一样,所以没有一种完全适用的复习策略,都是自己在摸索中不断的修正而来的结果。一种计划在一个人复习的不同阶段都作用不同,何况是不同人之间呢。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十一月末,我的综合症终于爆发了,可以说再来一个小小的刺激我就可以到疯人院报到了。非常感谢许同学那个下午的两个小时的开导,要知道考研复习到了后期,一个小时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回想起来,我们这些研友的互相帮助,鼓励在成功的结果中分量很重,我们的友情在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中更加的坚定了。 我的各科复习最担心的就是英语,过线一直是我的目标,当时被大家当作异类的我每天英语的时间在7到8个小时,这可以一般复习人的两天的时间呐!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的英语是在过线的边缘那种水平,虽然我的英语基础不差,我只是对自己,对英语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这么做是有好处的,最后的成绩也证明了我并没有错,英语超过复试线三分,对于这个分数我并不满意,但已经很欣慰了。政治的工作由于在前期的基础比较好,所以每天的工作量在3到四个小时,剩下的就是专业了。事实证明,我的策略是对的,我是那种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往坏了想的人,所以这种性格强迫我必须在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科目上花费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而且每年考研烈士们大都是牺牲在英语这个极度变态的科目上。我在这不想大谈什么中国英语的教育模式,因为我一直是对这个话题很痛心的,看看中国遍地开花的英语辅导班就可以说明问题了。我的英语学习时间已经有十年了!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可还是不能深入交流!十二月的冬是冷的,人的心也是冷的,大家的心情都已变得沉重了许多,吃饭时间大多时候是沉默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每个人的胃口都开始没有了,每每个人的体重明显的下降,从那消瘦的身形上清晰的显现出来!写到这心情变得复杂,有点不想再回首那些情景了,的确会让人心里难受的。终于到了考试来临的日子了,大家的心态好像已经放的很开了,其实到了最后,这种状态是好的,我觉得都是这么一个过程:信心满满---犹豫----彷徨-----绝望----放弃边缘----放开,爱咋咋地。最后的这样一个心态对考试的完美发挥是很重要的,数据与事实证明,越是心情沉重,负担满身的人成绩越是不能理想,即使你的前期工作很充分,很到位。 考试就是那样无声息的进行着,很自然,我的英语是最不能分辨难易的了,也许从开始到结束,最担心的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一科,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想像这样的一个结果了,只有企求了。全部的考试也很自然的就那样结束了,出来的时候真的感觉轻松了很多,不管结果是怎样的,我们几个弟兄都坚持到了最后,都挺了下来,我们真的都是英雄!纯爷们!
初试经验:
一、目标的合理选定
初试的成绩是整个录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准备初试的阶段也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当初很多人的信誓旦旦,到头来,能坚持到最后的没有几个,按质量坚持到最后的更是少数,我很庆幸自己是当中的一分子!考研是一种身心齐成长的过程,是让自己真正有蜕变的一次革新行动! 决定考研是容易的,每个人都可以说,但是说出来后,按照自己的计划真正执行下来就是一件系统工程了,很艰难,当初那个不懂事的我,以为前人经验中,绝对有夸张的成分,认为就一个考试怎么有那么多的名堂,等自己真正尝试的时候才知道,前人的话多么有道理。
每个人的考研出发点都是不同的,有的真正想做学问,有的想逃避就业的压力,而我却是为了躲避一段不堪回首的感情经历,但我很高兴自己这样的选择,不但给了自己一次历练的机会,真的从不必要的伤心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且让自己在这一段路中真正有了成长,成熟了不少,事实上,一段时间后我是真正爱上了这种生活的方式。不管当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决定了就要坚持下来,还好我是有始有终的人。所以也希望大家也是这样的,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恒心与毅力是绝对重要的,贯穿于考研过程始终。
二、正确的认识自己
当然,坚持的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正确的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一个非常切合实际的目标。以我为例,我的数学是非常烂的那种,所以在选择学校专业的时候绝对不能选择有数学的专业,我的强项在于识记性的科目,侧重于理论观点的建立与运用的专业。而且学校的选择要深思,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一个目标,可以稍微高一点,但自己绝对可以在努力的过程中达到的。不要自己的基础很不扎实却要扬言考中科院什么的,也许你在三年四年之后会有结果,可你觉得值得么,并不是只有那么一家单位有那个你喜欢的专业,如果你就那学校不罢休的话就当我没说这一段。这就和高考是一个道理,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考上,如果太好高骛远的话,到头来受伤的只有自己。我身边的这种失败例子很多。而我自己就是考了一个名牌学校的中等专业,竞争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激烈。
三、复习的策略性
复习要有计划。思想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可行性。前面的战略计划的设定是站在一个高度上来讲的,复习的具体实施是战略计划的后续步骤阶段,每个人的计划是不同的,而且就应该是不同的,不要在看了几个前人的经验之后就说我就用这哥们的计划了,真适合我,当你用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情。自己的计划应该由自己来制定,参照前人的是应该的,但不应该有依赖性。具体的参照是看前人到底在学些什么,怎么合理的运用时间。而不是看到前人考了四百分就一点不差的照搬,他几点到几点看什么,我也几点看什么。计划的运用还要时刻变化着,按照生态学的角度,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要求我们也不断的修正,以求达到最佳。我的复习周期就有好几次调整,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都有,这就看自己在这一遍的复习中的侧重点是什么,比如英语真题,第一次是生词,第二次就应该是长难句了。
四、参考书的选用
现在的图书市场实在是有够复杂,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真是应接不暇,到了书店实在是不知道该用哪一本,几乎每个出书的都说自己是考研辅导第一人,真他妈的叫人恶心。我觉得书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少而精是原则,尽量的买一些前人口碑都很不错的书,记得我看的一个前人的经验中说过一句:市场上的辅导书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垃圾与更垃圾。I WOULD NOT GO THAT FAR!!!但确实有一些人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侵害我们考研人的权益。除了与自己认识的已经考上的前辈的交流,从他们那获得有关信息外,也要对网络上前人的经验多了解,看大家都是推荐哪些书,这样就会少花钱多学知识,达到成本效能的目的了。在这里我推荐几本自己觉得不错的书:政治,红色的政治应试精华,练习题2000题和序列2都可,反正政治的东西没有什么可选择性。英语,新东方的长难句注释,金威,范猛,周雷编著的,强烈推荐。真题详解一本必备的,谁的都可以,大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因为都是各个辅导机构出的,解题的思路方法都不一样。
五、网络的合理运用
我个人建议不要上任何辅导班,虽然我上过英语和政治的,而且效果是多少有一点的,但后来总结这是不必要的。如果你家庭条件容许,在前期的话,可以上一个英语的和政治的,会对你的理解与思路的整理有所帮助。我个人建议去网络上找有关的视频与声音文件,从百度上打考研论坛就会出来很多,每个上面都会有好心人在上完了之后把这些资源分享出来,整个的一个阶段很感谢这些大公无私的奉献者,谢谢你们。下来之后,反复的听就可以了,和花钱去现场的效果一样而且可能更好。而且有很多前人会把自己的心得经验写出来,这是很有用的信息。会对自己的信息及时更新很有帮助。 同时,通过网络对自己报考学校的信息进行掌控。信息的把握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六、研友支持与自我鼓励
这样的复习最少要持续6个月左右,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定要选择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复习,相互鼓励。谁都有低潮的时候,这个时候朋友就是你生命当中的救星,会开导你,鼓励你,相互支持着走完这一段非人的路程。
自己对自己的鼓励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坚定地完成这段旅程,时不时地给自己以鼓励是必要的,要对自己说能行,别人可以坚持的事情,我也可以完成。要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概念:我要象英雄一样战斗到底!当时我自我鼓励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想像:想像自己考上了之后,大家对自己的刮目相看,大家对自己的羡慕场景。甚至还想像自己给学弟学妹们做报告的情景,连每个细节都想的出来。这种方法看似有点变态,我也是全部考试都结束了之后才和许同学说的,开始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这种方法都想的出来。
要把前人写的经验中对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篇打印出来,随时带着,当自己想放弃时,想逃避时就拿出来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七、英语、政治专项
很多同学会问英语和政治真的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谁都有第一次,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也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学。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中的一点小体会。英语是大多考生的顽疾,尤其是单词,大纲词汇5500,但这绝对是不够的,我建议单词的背诵从3月到七月一定要过几遍,要做到基本没有生词,可以做相同难度的阅读,而且真题中基本没有生词。这样才为后续的英语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七月后,要反复的对真题进行剖析,十年真题中只要有哪个词不熟悉就一定要彻底搞清楚,建议大家不要使用电子词典,一定要用有英文解释的字典。英语真题的研读要反复,最好达到说哪个词汇就知道是哪一篇文章中的,不要觉得不可能,复习到后期,有很多人都能做到。偶尔的模拟题是必要的,但不要追求量化的指标。要精!后期的时候要一个礼拜中按严格的考试时间做模拟,政治也是,这是熟悉考试的最佳方法。 政治:政治这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兴趣,但你要痛并快乐,从中找乐子。七月教育部的新大纲出来后开始复习一点都不晚,开始阶段随便一本政治理论教材反复读个两三遍就可以进入状态,这是可以肯定的,就可以知道这个东西究竟是在讲个什么东西。不要一次没有看懂就要放弃了,政治主要是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看理解。所以一定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尽的把握。之后就是做题,开始的时候2000题还是不错的,这本书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不要求速度,要对每一个题目反复做,不光知道对的为什么对,而且要知道错的为什么错,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后期可以做序列2,这本书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有些偏,但多做几遍就可以看出,出题人的考察点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的,只是有些题目是从另一个侧面考察的,需要自己动脑筋,转个弯,这对理解知识点是很有帮助的。再到后期我建议还是以教材为主,练习为辅,再次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把握,练习主要是加深记忆。最后还是要根据考试时间自己考试。08年的考生有一点不顺利,党的17大要在今年开了,到时候会出来很多新的观点,还有新名词,到时候有的记忆了。政治的东西虽然不用大段大段的记,但一些常识性的套话还是要掌握的。
当然,这一路上的每个细节我不可能全都涉及到,以上就是自己一直记忆犹新的,觉得比较重要的而且很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我一直是建议考生们多多阅读前人的经验。这样才会对不同的困境都有所了解,也给自己战胜这些“纸老虎”一些信心。
八、平稳心态,积极的人生态度
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也是我初试成绩不错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考研并不是一个人唯一的出路,不要把考试的成败得失看做是全部,平稳的心态对于日常的复习与最后考试的发挥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压力要适当,过大时要正确的选择办法给自己减负。不要把自己关在一个自设的屏蔽之中走不出来。要以超然的态度面对整个过程出现的各种状况。适当的放松调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于复试
初试的成绩一般是在3月中旬会公布,觉得分数差不多的考生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开始复试的准备工作。具体办法就是拿自己的分数和报考单位去年的分数线相比较,而且同时和34所学校进行比较,在这个标准上的,就应该能进入复试,所以复试的复习工作就要同时开始,千万不要等到国家线出来再开始,那时候就晚了!我的分数出来后,很庆幸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付之东流,一个还不错的分数。马上和34所比较,基本都已过线,这就意味着,我报考的学校肯定可以进复试,因为我的报考单位每年都是按照国家线进行复试工作。经过了初试的洗礼,复试的准备就显得轻松了很多,基本是边玩边学的,每天的时间在7个小时左右,主要就是专业课了,因为复试的内容每个学校都差不多:专业的笔试,英语的口语和听力,专业的面试。这个时候考上研究生的绚彩光环已经让自己自信许多,但专业的复习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没有战斗到复试结束的最后一刻千万不要对敌人放松。知道分数之后个人建议还是和报考学校的导师进行主动联系,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告知,并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要做到不卑不亢,得体大方就可以了。复试的英语不会很难,而且占录取比例也不大,可以适当放松,但不是放弃不看,还是要有所准备的。我的复试日期表是4月14上午专业笔试,15日下午英语口语听力,16日早上专业面试,除了英语发挥中等外,那两个都很不错,由于初试对专业的良好把握,形成了一套自己很受用的学习方法,所以尽管有了新的指定书目,所以也很快的找到了重点,而且自己总结得当,题目也没有超出规定范围,所以发挥很不错。 当时专业的面试结束后那个主考的老师把我单独留了下来随便聊了聊一些本科情况,和我的个人生活,爱好,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等,当时我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被选定,录取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了,心情也很放松,很大方的与老师交流了一会,当时感觉真的很爽。也就是当时,自己从那导师的口中得知自己初试的成绩第一。从考场出来后,整个人一下就放松了,感觉自己这一年多非人的生活终于有了回报,心情超爽!
复试经验:
一、平稳心态,与导师联系。
也有很多前人不主张在复试结束之前找导师,但我个人还是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和导师有所联系,如果可以更深入的交流那是最好,要在导师这里留个印象。这会在专业的面试当中对自己有所帮助,当然不是去找导师送礼,这个东西本人觉得是万万使不得的。会有反作用的举动!
二、积极准备专业
也许有的人会以为,自己的分数肯定没有问题,那就错了,在复试结束之前,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考研就是这么有戏剧性的事情!复试的目的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考察,专业的精通程度与自己今后对此领域的研究能力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专业再次全面而系统的把握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我建议上线考生还是要稳定情绪,把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着装、给导师送礼之类的事情上面。试想一下在复试中,对老师的问题连基本应答都不能,导师对你的印象能好么,这样的学生他们愿意收进来搞研究么。而且面试的内容不只是专业,其实是对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修养,谈吐,举止,知识背景,成长经历,等等等等。其实自我总结是个很受用的方法,对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定期的整理,对本专业的热点,有争议的地方一定要有所了解,对导师所研究的方向也要有个大致的概念,这样在面试中才有可能自由应对老师的问题。
我的面试过程中就被老师问了一个关于行政绩效的问题,这是很热门的一个话题,有所准备的我,当然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比较充分了。
三、其他
面试的着装本着休闲一点,干净得体就好,也没有必要穿正装,更不能穿奇装异服(除非你考艺术性很强的专业)。对英语和专业的面试,要对老师恭敬,有礼貌,不卑不亢就可以了。
大家也许对复试阶段的公平性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与想法,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要相信报考单位,可以说暗箱操作是有的,但绝对不会是普遍现象,基本每个学校都是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来进行复试的,尤其是重点大学,导师们也是客观上在为国家选拔人才,怎么可以轻易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实力,初试成绩不错,复试正常发挥,基本都不会有问题。
后记
整个一年的辛苦,不,可以说是痛苦,而且是痛苦不堪,终于在这个初夏的季节有了了断。回顾这一切,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做的。这一年的旅程,有得到,有失去,我对这个结果是很欣慰的,感觉到这真的是我想要的。考研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的历练,让我们在一种极其痛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心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成熟,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经历过的人绝对会对好多事情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正所谓: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考研让我们变的坚强,让我们变的无所畏惧,有勇气去面对今后的任何困难。考研也让我们懂得珍惜,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等等一切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
考研的人是孤独的,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成就一件事情,耐的住寂寞,顶的住孤独是必须的,这样的孤独应该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这里说的孤独,是自己内心深处没有人可以与自己完全交融相通而所致的寂寞,而自己周围可能有很多人,有很多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考研人不能不寂寞。与寂寞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一个真正的考研人又特别渴望得到理解和与人进行思想沟通,实在做不到的话,就降格以求,希望有忠实的听众和倾诉对象。忍耐与毅力就在孤独与寂寞中一点一点的加强。
考研是对自己价值的一次认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要随便的贬低自己,要自信地看待任何事物,在目标合理的情况下,拼命一把,总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考研让我们懂得坚持、理想、友情、信仰……
总感觉有好多东西还没有说到,有好多细节想提及,尽量让自己的感受充分一点,但每篇文章都是有缺憾的吧,每个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书籍定稿之时总感觉有不完备之意。我只是众多考研人中很普通的一员,当然不比名家。觉得在这里停住自己的思绪是合适的。最后我要再次感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给了我这么一个历练的机会。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好朋友们,是你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鼓励,让我走下去,谢谢许同学、毛同学、沈同学、张同学、董同学…感谢我的父母与亲人,你们默默的支持是我巨大的后盾。感谢对我不离不弃的木马乐队、AK47乐队、痛仰乐队、病蛹乐队、扭机乐队…是你们在我每个失眠的夜晚用那愤怒而嚎叫似的声音为我打气给我加油,谢谢你们。最后我要感谢我自己,我的坚持、我的不懈让我蜕变,让我真正的象个男人,感谢我选择了这另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Q F
4-24 4时25分
E-MAIL: qufang@163.com
QQ: 774266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