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靖国神社问题的战略性转变:中国开始出狠招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6 12:2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strong>靖国神社问题的战略性转变:中国开始出狠招<br /><br /></strong>   一直以来,过去关于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指责,中国政府基本都停留在口头上,但从最近种种迹象来看,中国在对日战略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转机。中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日本,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对日本将是有害的。 </p><p></p><p>   中国过去更多地停留在道义上的遣责,而现在,中国开始在公开场合屡屡放狠话。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中国外交部明确地给予日本警告:日本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受害的将是日本自已。</p><p>   这种转机大致可以追逆到几个月前,从中国开始在全世界全面封杀日本入常开始,有必要说明一点,引起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动因,广大上千万网友的联名反对功不可抹。</p><p>   此后,中国政府中其它方面也开始展开反击。就在前几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首次以针锋相对的口吻提出了对日本军费开支如此庞大的质疑,在第二次回答记者提问时更进一步,明确要求日本解释其军费开支始此庞大的原因,并举出&ldquo;日本以高于中国1。5倍的军费维护相当于中国二十五分之一的国土,目的何在&rdquo;,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中国威胁论转向&ldquo;日本威胁论&rdquo;</p><p>   胡温政府的外交个性开始显现出来。布什访华与胡Jintao的会谈上,胡Jintao提出了靖国神社问题。在近日举行的东盟加三会议上,中国展开多层次,全方位外交,迫使东盟国家在会议上纷纷对日本提出批评。使小泉首相在种种场合都处于孤立与尴尬的境地。</p><p>   很显然,中国政府的目的,是要使靖国神社国际化,要让日本陷于被动与孤立之中,达到遏制敌人,张扬自已的目的。只有让日本政府陷于历史问题的泥潭中,自顾不暇,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压日本,阻止日本军国主义复辟,从而阻止日本成为挑战中国亚洲地位的竞争者。树立中国真正的大国地位。<br />   <br />   总而言之,靖国神社之争已经不在仅仅停留在神社本身,如今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具有象征含义的更高层次。日本想利用参拜靖国神社恢复其中亚洲乃至全世界的&ldquo;正常&rdquo;地位,利用靖国神社作为其军国主义复辟的支点,而中国则是利用靖国神社作为打压日本谋求自已亚洲大国地位的手段。美国利用日本遏制中国,而中国将计就计,利用日本的&ldquo;侵略史&rdquo;把柄死死揪住不放,反其道遏制日本。因此,靖国神社已演变成为一道遏制与反遏制,争抢亚洲老大交椅的全方位对抗。也就是,谁在参拜与反参拜之争中取得胜利,谁就意味着国家民族的整体胜利,谁取得胜利,谁就取得了亚洲的主导和支配权地位。</p><p>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参拜与反参拜之争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一个艰辛卓越的必争过程。目前,这种对抗虽然仅停留在外交与政治层次,但已有加快蔓延的趋势。中日经济关系在整体上已经下降了一个层次,中日经济已经被中殴经济赶超,因此可以明确预测的是,未来中殴政治关系将呈继续上升态势,而中日则会继续恶化,从&ldquo;经济影响政治&rdquo;转变到&ldquo;政治影响经济&rdquo;。对于这点,中国尽管在努力维持&ldquo;和平崛起&rdquo;的承诺,但最终崛起与否还是会取决于与日本的对抗是否成功之上,借之以对日本的胜利而作为中华民族正式崛起的标志。遗憾的是,日本很不明智,在美国的鼓动下,正在走向和扮演着这样一种自取灭亡的被中国作为一种标志的牺牲品。</p><p>   事实上,从口头上的指责转变为全方位行动上的遏制,已表明中国政府对日本的顽固不化彻底失去了信心,小泉纯一郎的顽固是一道清醒剂,中国领导人已经开始预测到与日本的最后摊牌,因此努力将经济重心从日本转向殴洲,不动声色地为与日本全面对抗作准备,因为中国不仅要与日本摊牌,也要让自已在经济上损失降到最低。中国政府是明智的,之所以与日本之争总是不露声色而暗中使劲,并不是在对日本示弱,而是在为自已经济准备预留缓冲时间。在这一点上,胡温政府有一套周密详实的计划。而日本还在一团政客的吵闹中歇斯底里对中国与韩国叫囔,其本质是找不着北的慌张的表现。</p><p>   将战胜日本作为建立自已大国地位的标志是最恰当不过的选择。这不仅仅因为日本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宿怨,更在于它作为美国的先头兵,战胜日本就等与战胜美国,战胜美国就等于征服全世界。当然,在参选国的考虑上,弱国是不足以入选的。但美国是一个核大国,与美国摊牌可能引发核战争危险,可能使中美两败俱伤,中国不想与不敢与美国全面对抗。</p><p>   谁会入选成为中国崛起的标志?可喜的是,中国与美国正在不谋而合地为日本提供这样的便利条件。日本自已正在积极地争取。东风吹战鼓擂,中国何乐而不为。在中国看来,日本再合适不过了,日本不大不小,能代表强国,没有核战争危险,东海之争,钓鱼岛之争,全球石油与国际贸易之争,台海之争,琉球群岛之争,常任理事国,二战索赠,日本与中国的利害关系太多太多,信手掂来。作为精神上的标志,战胜日本可报中华民族千年之仇,可谓出了中国人一口长气。因此,我不得不说,选择日本更符合中国的利益。靖国神社之争事则是中日之间所有利害关系的缩影,放弃反参拜,就等于放弃了民族的复兴。</p><p><br />   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决不能放弃!因为,让日本站起来,就等于让自已倒下去。本人以一颗强烈的爱国心,恳请广大网友积极留言,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希望。</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12-26 13:09:22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考虑利用恐怖分子,借刀杀人
3#
发表于 2005-12-27 00:11: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瞅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偶一直在担心,陷日于历史问题会不会事得其反,加速其雄起进而扩张引起\"摊牌"导致经济的倒退,延缓中国的崛起,没想后篇的分析却恰恰要逼着日本雄起,这有点像厚黑学里的打破锅底换新锅的做法哟!!!!
<br>      但是在这个漫长而揪心的相互掐脖子过程中,我们的胜算有多大?如果照楼主文章里面所讲,恍若给人一种中国外交或者说中国崛起的核心在遏日,试问一下,这是不是美国大兵暂时无暇东顾,全力实验其\"阿拉伯世界民主试验场"时的权宜之计,让两只曾经斗红了眼的鸡圈到一起,主人却在煮鸭子吃...回头再两只鸡一起炖????
<br>       因此偶斗胆设想,阿拉伯世界与美国平静之日便是我们的痛苦之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呀,活生生的伊朗就冒出来个猛张飞,真是天佑中华,对于欧盟,则觉得关键时刻同心同德的系数太小,把希望完全寄托于FaGuo身上,无异于把所有鸡蛋放到同一个?永?今年巴黎燃烧的火就是给我们敲响的一个警钟.亲法无非是在非洲找到更多的第三世界兄弟.
<br>      近日琢磨世界地图,发现一个有趣的图像,假如把亚,欧,非三洲地形除去俄罗斯来看的话像只大蝴蝶,欧,非是一个翅膀,,亚洲是另一片翅膀,而处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心部分,亦既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波斯湾所包围部分像是蝴蝶的躯体...未来世界,谁掌握了这个躯干,谁就有能力煽动那两片翅膀,很显然美国大兵的一只手已经触动了部分神经......这才是真正可怕的蝴蝶效应.真希望伊拉克伊朗变成蚂蜂的毒蛰把那只贪禁的手给蜇回去.
<br>       在我们祈祷美国陷入阿拉伯世界的无底深渊同时,紧密联系以FaGuo能主导的欧盟(从英国以及德国政坛的变化来讲,这越来越困难了),深入开展与非洲的交往,(关键时候联大投票以及人海战术),调动俄罗斯恢复第一大国的志向以牵制日美的部分注意力至关重要.
<br>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崛起并非一定要与日本摊牌,还是那句老话,中是关系的好坏在日本.就像喝汇仁肾宝一样,是他好我也好的事情,否则的话就大家都不爽.中国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非要去敲烂那个锅底.在有限的时间内,或许只有五年,或许不到,中国最大的精力应是强军,经济转型,创新,体改,惩治腐败.用俺们村里一句话来讲:你用嘴吵架时不要忘记用手准备家伙!<!--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8341 在 2005-12-27 00:1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4#
发表于 2005-12-27 00:25: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此文把中国崛起视为遏制日本之成功等同,颇为不妥.纵然中日两国围绕靖国神社问题存在遏制与反遏制的争夺亚洲之王的斗争,但日本绝不能代表美国,全部算成是中国崛起障碍的总和,他没有那么大的地位,虽然他有那么大的实力.这样的话把日本这个对手抬的太高了,同时又忽视了其它的一些中国崛起困境.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07: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