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资本市场迎来“大转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2 12: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美资本市场迎来“大转移”?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2月22日01:21来源:经济参考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美资本市场迎来“大转移”?]
  告读者:驻纽约记者乔 继 红 任 期 届 满 归 国 在即,“W all Street Insight”专栏从本期起由新任驻纽约记者蒋寒露执笔,敬请关注“蒋讲华尔街”。

  进入2013年不到两个月,美国股Shi就出现大繁荣,三大股指涨幅近7%,点位回到2007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样的乐观景象也使投资者将更多资金从债券市场转向股Shi,美国资本市场是否迎来了所谓“大转移”(G reat R otation)?

  数据显示,在2013年前五周,有700亿美元的净资产流向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 T Fs)。这一数字超过2000年的历史峰值,也是2012年全年流向股Shi资本总额230亿美元的三倍多。

  另外,路透全球资产配置的调查显示,投资者的模型组合在发生变化,1月份股票资产配置升至52.1%,为九个月来最高,而债券持有下降至37.2%,为五个月来最低。另外,1月份资产配置的改变也是过去三年来变化最大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资金从债市转移到股Shi?后金融危机时代,债券的“过度持有”和股票的“过低持有”,全球和美国经济的缓慢稳步复苏,以及美联储宽松政策的推动是主要因素。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末日”的考验,但这些令市场恐慌的因素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已经基本消除,美国经济从停滞中缓慢稳步复苏,特别是房地产业已于去年触底反弹;中国经济避免了硬着陆,欧元区解体的风险基本消除,美国国会去年底成功渡过了“财政悬崖”,今年初又短期延长了“债务上限”,因此投资者将资金从低风险低回报的安全资产转向高风险高回报的股Shi。

  加上近期的公司并购、收购活动活跃,日前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财报多数好于预期,也增加了投资者进场交易的信心。

  据汤森路透数据,进入新年不到50天,已经宣布的公司收、并购交易额接近160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最为火爆的年初开局。这其中包括美国航空和全美航空的合并、股神巴菲特和巴西3G资本收购亨氏、戴尔公司宣布私有化收购,以及年底将完成的洲际交易所对纽交所的收购。

  技术分析网站IN O .com的总裁亚当·休伊森说,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交易,这再一次让人们感到股价被低估了,在银行零利率的环境下,把钱存起来肯定不如投入股Shi赚钱多。

  美银美林的一项调查显示,基金经理认为股Shi经历了年初到现在的大涨后,仍然存在价值,他们当中13%的人认为,股价仍然被低估了。

  另外,美联储目前的量化宽松政策和超低利率给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且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认为政策还将延续,这给所谓的资本配置“大转移”提供了动力。

  但是,所谓的“大转移”是否已经开始?分析人士认为,现在谈这个概念为时过早。

  首先,股Shi的资金增加,并不都是债市资金的外逃。数据显示,尽管对债券的需求没有对股票的需求高,但2013年流入各类债券的资金仍然稳健。

  摩根大通对高频共同资金和E T F的调查显示,全球债券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债券的资本净流入在今年前五周仍然活跃,约为300亿美元,与2012年前五个月400亿美元的数据相差不大。

  摩根大通分析师尼古拉斯·帕尼格尔左格罗斯说,从年初到现在,没有证据显示出现了“大转移”。分析人士认为,新注入股Shi的资金似乎来自现金储备和存款,散户投资者将多余的资金和存款同时分配给债券和股票,并减少了货币市场的资金。

  其次,年初的股Shi大涨和以往没有什么差别,还没到“大转移”的程度。分析人士认为,债券市场的牛市已经持续了约20年,要将对主要养老和保险基金的投资转移到股Shi,可能需要至少十年。考虑到以上原因,以及投资者遵循简单的风险与回报的规律,股Shi资金流入的增加是正常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16: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