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四)(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4 23:5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神学政治论》:致力于将神学与哲学、信仰与理性分开,以纠正人们对宗教以及政治权威的错误观念,并最终捍卫哲学思考的自由。是斯宾诺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 《政治论》:是一部未曾全部完成的政治学著作,目的在于说明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如何组建才不会蜕变为暴政,公民的和平与自由才不会受到损害。 二、主要政治思想  (一)神学政治论  《神学政治论》的主要目的是将宗教信仰与哲学分开。斯宾诺莎认为哲学在目的与基础方面都与宗教信仰(即神学)不同。  宗教的信仰旨在寻求服从与虔敬,而哲学的目的旨在寻求真理。  宗教的信仰基于历史与语言,只能求之于圣经与启示,而哲学是根据原理,这些原理只能求之于自然。  斯宾诺莎还提出了宗教信仰的自由,构筑了一个自由的宗教信仰世界。 (二)国家学说  首先,虽然斯宾诺莎与霍布斯一样认定和平与安全是国家状态的目的,但两人对和平的理解却大不一样。  在霍布斯看来,和平就是除战争之外的时期,就是免于战争。  在斯宾诺莎看来,和平不仅是免于战争,而且是精神上的和谐一致。这实际上已经在和平这一价值之上安排了一个更高的价值——自由。  其次,虽然斯宾诺莎与霍布斯一样认为国家的建立不外乎通过契约自由创设或通过战争征服这两种方式,但是,对两种方式的动因的看法两人却有明显的差别。  霍布斯认为,在两种情形下,人们都是出于畏惧而服从的,都是出于对死亡与暴力的恐惧。  斯宾诺莎则认为,这两种建立国家的方式有根本的区别。对于以武力征服方式建立的国家来说,民众服从主权者是出于恐惧,但对于通过契约创设方式建立的国家来说,民众服从主权者主要是出于希望。  斯宾诺莎与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对自然权利的看法上。  霍布斯认为,自然权利对自然状态下的人来说是绝对的、近乎无限的;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能是近乎无限的,他的力量有多大,自然权利就是多大。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持自然权利的完整性是斯宾诺莎全部政治学说的最高目的与归宿,而霍布斯的政治学说的最高目的与归宿是维护国家及其主权者的权威。 (三)民主的辩护士  斯宾诺莎所主张的民主有两个特点:  其一,民主政治最为自然,最与个人自由相合;其二,民主政治能行使绝对统治,民主国家是“完全绝对统治的国家”。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斯宾诺莎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种矛盾赖以解决的关键,是民主制的统治最为合理,民主制国家不可能有不合理的命令。 (四)思想自由权  在霍布斯笔下,从自然状态中的个体转让自然权利进入国家状态时,保留了其保全生命的自然权利。斯宾诺莎同样认为有些自然权利是不会也无法转让的,这种权利就是自由判断之权、思想自由之权。对思想自由权的伸张与强调,是斯宾诺莎的政治学说与霍布斯的政治学说的又一重大差异。  斯宾诺莎认为,允许思想自由权的存在对政治无害,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正是政治目的之所在。  斯宾诺莎认为思想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危险性的意见,即危害最高之权、危害社会安定的意见,也是不能允许的。 三、历史贡献  为西方政治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政治哲学基础。  对神学政治观的批判、对个人主义政治取向的论述、对制度主义政治设计的分析、对理性主义政治思维的论证以及自然权利论与思想自由主张,都为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第六章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和 政治思想概况 第二节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 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近代政治科学之父。  主要政治著作有:《论政治体》、《论公民》、《利维坦》。其中《利维坦》是霍布斯最为重要的一部政治学著作。 二、主要政治思想  (一)人性的原则  人类心灵运动即人性的原则。心灵运动的根本原则是自我保存,即趋利避害。由此霍布斯得出的结论是:性恶论。 (二)自然状态与自然法理论  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结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 霍布斯的人性原则和自然状态理论是新的生产关系在国家学说中的反映。从此,国家学说建立在一种新的理论基础上,而国家学说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 既然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加入国家的,那么,个人的利益即权利便先于和高于国家而存在,国家的性质和目的也就转变为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既然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保护者,那么从自然状态到国家的转变,便须经过人们的同意。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下,同意只能以契约的形式来表现。这样,国家便不再是上帝的创造物,而成为人们自觉活动的产物。霍布斯的人性原则与自然状态理论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理论确立的基础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 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彻底摆脱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影响,而适合于近代资产阶级的需要了。它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权利与义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们遵守自然法——履行义务,是为了自己利益的需要,权利不再是从义务中衍生出来,而是义务从权利中衍生出来。当理性的自然法指引人们放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和权力而建立国家时,个人就对国家承担了义务,但这首先是个人生存权利的需要,国家也就成为保护个人利益的工具,个人权利被抬高到高于一切的地位。霍布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然法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的观念。 (三)契约论与国家的本质  霍布斯契约论的特点:被授予权利和权力的个人或会议(即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授权者与被授权者之间的权利和权力的移交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授权者交出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被授权者(即主权者)的权利和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不受契约的限制。  霍布斯认为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这实际上是强调主权是国家的本质。  霍布斯关于主权者的认识表明,“主权者”不过是公共权力的抽象体现,这一公共权力是人们和平与安全的保障。 (四)主权与政体理论  霍布斯将主权看作国家的灵魂。他认为,主权具有至上性、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  霍布斯根据主权的归属,将国家分为三种政体形式: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他拥护君主政体。  作为君主主权的拥护者,霍布斯被很多人视为封建君主制度的辩护者。其实,霍布斯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 第一,霍布斯虽然拥护君主制度,但并不反对贵族制与民主制度。  第二,霍布斯的君主专制主张是建立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的。首先,他认为自由是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的自由;其次,他界定了国家权力的范围;再次,人民具有反抗权。 三、历史评价  1、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开创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他完全否定任何先天的知识,即没有所谓的天赋观念,从而给封建神权思想以致命的打击。  2、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呈现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 3、霍布斯的国家本质理论第一次用清晰的语言将现代国家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不仅如此,他的国家起源、本质理论第一次对人性论、自然法、契约论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地将个人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权利看作国家权力的基础,并用适应时代需要的方法和语言表述了国家的定义、本质和作用,从而奠定了西方国家学说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意义上,霍布斯可以说是近代西方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和论证者。 第三节 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一、弥尔顿的政治思想  (一)贵族共和国的主张  弥尔顿主张建立没有国王、上议院的议会主权的共和制;主张在选举中议员必须由绝对自由的人民选举产生,但议员必须是有产者;为了防止最高议会的专权,他富有创建性地提出了地方自治,成立地方议会,形成对最高议会的制约机制等。 (二)关于自由的学说  弥尔顿认为,自由、财产、生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其中自由最可贵。他规范的自由包括出版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婚姻自由等,这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使命。他的《论出版自由》至今仍是对思想自由的经典论述。 二、哈林顿的政治思想  1、权威来自心灵素养,权力来自财富占有。经济制度决定着政治制度。法律体现理智,理智就是利益,共和国的理智就是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  2、均分与选择的原则;官吏的选举与更换;代议制共和国的构想。  3、政府的清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不是个人的事务,而是国家的事业。教育是个人和民族的“尺度”。 第四节 洛克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 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  主要著作: 《论宗教宽容》,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原则。  《政府论》,上篇驳斥了君权神授说,下篇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 《人类理解论》,阐述了唯物论的经验论,这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基础。 二、洛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学体系  (一)自然权利理论 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生命、自由、财产是人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他把财产权看作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 (二)政府起源、性质和目的  政府就是人们契约的产物。  政府权力的性质“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专断的”。  政府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人们的财产。 (三)法治和分权  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王权)。在他看来,只有用法律限制、约束政府的权力,人民的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 洛克进一步指出,保证法治原则实现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行分权,在权力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 三、洛克政治思想的影响  洛克的政治学说成为了近代西方政府理论的基础,他的天赋人权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原则、分权原则、人民主权等都成为了基本的政府原理。洛克的政治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深刻,具体表现在:  1、洛克规范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道德,奠定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础  由洛克规范的一些经典原则如个人主义、自由、议会民主、私有制等早已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立身之本。  2、洛克设计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 洛克设计的政体模式就是立宪君主制,这种制度的两个支柱是议会与君主,其基础为人民权利。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的社会 状况和启蒙运动 第二节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政治学家,也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近代思想史上正式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第一人。  孟德斯鸠的代表作:  《波斯人信札》(1721):对路易十四的专制统治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批判。还提出了一些政治主张,如反对专制和苛政,指出比较温和的治理方式反而能使百姓更好地遵守法律;荣誉与自由不可分离,人民只有在政治上获得自由,才会重视荣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23: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