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8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德经》解析中国外交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1 19:2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B05018011 汪佳宝

转 汪佳宝 投的一篇稿件

《道德经》解析中国外交思想
关键词  :《道德经》,外交思想,“不争”,“不敢为主”,“一”,“和”。
研究方法: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运用《道德经》蕴含的哲学思想,通过对照分析,解码中国外交思想。
研究目的:通过对《道德经》和中国自建国后的一系列外交思想比较对照分析,发现其中异同,了解和感受老子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并对中国21世纪外交战略的发展做出简略地预测。
摘要:将《道德经》中若干精髓思想,如“不争”,“不敢为主”,“一”等哲学思想和中国50年代和80年代后的外交思想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和对《道德经》的理解,大致预测了中国在21世纪外交思想的发展,即更加重视祖国的统一大业(和台湾协商当然属于国家内政,不属于外交,此处的外交是暗指同美日等国的交流较量)和在世界范围内争取和平的努力。
篇首语:
提到外交思想的影响因素,人们常常第一想到的是政治和经济等社会因素,因此人们常定义外交为社会科学,而《道德经》则更多的是哲学和人文科学,这部几千年前的巨作又怎么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思想呢?
简略地说:第一,《道德经》影响外交思想是通过其对制定外交思想的中国领导人影响而存在的。第二,事实上有很多学科都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的,比如金融和数学,心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在政治领域中温特的文化建构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建构主义中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人文科学也是一方面。
在本文中,笔者将人文科学中的《道德经》和社会科学中的外交学联系在一起。本文就旨在通过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剖析,联系《道德经》和外交,并以所得出的联系推测将来中国外交思想的演变。
一、《道德经》和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
(1)《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理诗,作为一部文约,其对政治、社会、人生等问题深入的探讨,令人不得不称奇。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余字,却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经常将《道德经》中的哲理同毛**思想进行比较论述,粗看《道德经》,可以发现其中许多治国之道的论述,因此比较赞成一种说法:毛**思想是立国之道,老子是治国之道;毛**思想是小道,老子是大道。可是将《道德经》专门与外交思想联系起来并加以论述的文章和研究并不多。
(2)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
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研究的外交思想,并不包括那些中国建国后完全根据国际形势所定或提出但被后来的领导者否定的思想。因为此种外交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在外交思想路线上摸索的过程和当时中国领导者由于各方面因素被迫提出,也就不能从人文角度来考虑和分析了。
二、所研究的外交思想
    根据前文中对本文所要研究的外交思想的界定,将中国建国后的外交思想汇总,分析然后提炼出本文所要研究的思想具体是有哪些思想。
    中国50年代前期所采取的外交思想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前期的新中国不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外交事务都是在政治自由的条件下进行,当时新中国并没有受到苏联,朝鲜战争等事件压力,所提出的外交思想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初,中国和苏联的关系由于长波电台等事件急转直下,又由于本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美国反对中国的态度(主要是由于朝鲜战争和向台湾出售武器等的原因),于是中国无奈地提出既反帝又反苏的外交战略,这是受到国际上两大霸权国的强烈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决定,不能作为研究对象。
从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外交战略重心是联美反苏的战略方针。从中国对美国的态度转变来看,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国内迫切地需要打开国门发展经济,从国际上看,苏联支持中国邻国反对中国,苏联在边境问题上也给了中国很大的压力,联美是解决苏联渐加压力的有效途径,另外中美经济上也有发展空间。而对美国来说,联中无疑是应付苏联不断扩张的霸权最有效方式之一。本质上看,当时中国的外交思想大部分还是两大霸权国冷战的产物。
80年代后苏联实力渐弱,苏联领导人有和美方关系趋好的形势,中苏关系趋缓,中国在国家安全等问题不再那么紧张,没有两个霸权国强大的压力,国内政治经济也慢慢明朗,此时中国的外交思想可以作为研究。之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时好时坏,中国发展睦邻政策,回旋余地逐渐扩大,这时中国外交思想大部分是在政治相对自由时所确定,可作为研究对象。
总结可知,撇去60,70年代动荡的年代,将研究范围定在50年代,80年代之后的中国外交思想。
三、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和道德经的潜在联系
(1)中国50年代的外交思想: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建国伊始,外交政策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
指的是不继承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把旧的传统、习惯、联系完全割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与势力清除干净以后再谈与其建交问题,这两条政策的实质则是独立自主。
   而《道德经》教导说:道是唯一存在的,是永恒的,不可磨灭的,正因为‘道’的‘一’,道不依附任何其他物质概念,因此一切都服从于道,道为永恒。道的一,在于它不生于任何事物,反而是道哺育万物,道即是“一”,此中的“一”蕴含的意思有永恒,唯一,独存的意思。这些思想可以从“道生一”,“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等语句中体会。细品《道德经》中这几句话的意义,可以明白老子在强调只有“一”才可能永生:“一”,独也,其脱然于万物而独存,不为他物所附,亦不附于他物,为唯一单独存在,以此方能长久矣。
将此意对照于中国建国初期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则易见其异曲同工之妙:只有清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和思想,确定一个中国的思想,只有把陈旧的传统,习惯隔断,只有保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才能“独”于旧中国的腐烂的制度和思想,才能建立一个新中国,保证中国人民在新制度下的安全,才能让新中国长治久安。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五十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新中国走出去的万隆会议,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向世界提出了著名的外交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外交思想的精髓。
《道德经》则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吾不敢为主,而为客”,“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这些思想可以总结为“不争”,“不敢为主”让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子所传递的不先,不骄,不霸,不争等思想。“不争”是老子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意为万事不争先,不为首,道哺育万物,却从不称首于万物,“不争”还有不争名利,不争暂时的利益,不与自然争,告诫众人应“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做到“有口不说话,有心不起念”。“不敢为主”意为万事不当头,不于他人之上称主,不凌于万物之上,不称大,不自居为大,自居为小,做到平等对待,才能与世间众物和平相处,达到和谐。
对照《道德经》中传达的思想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会发现2者内涵相似。要做到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正是需要“不争”,“不敢为主”。如果不知道谦让,理解,或是视他国低于本国,试图获取他国的利益,都不可能做到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要做到平等互利,则必须要以以上3条为基础,做到“水”所要求的谦和与不卑。最后一条和平共处则是在以上4条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
(2)中国80年代之后的外交思想:和平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以人为本、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
这是由第二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外交思想,意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老子对“和”的评价很高,老子认为道即为“一”,阴阳即为“二”,而阴阳又生“三”,这“三”便包括由阴阳互相激荡产生的“和”。老子认为万物生于“和”,正是这种和谐的状态才能使万物快速和谐的生长,发展。
将此意对照于“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可以发现邓小平所提出的“和平”属于老子所重视的“和”的一方面,邓小平提出维持国际社会的和平环境是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国要抓住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契机,发展国力。而老子也认为,在“和”的环境下,万物才会繁荣的生长。但要注意,老子的“和”不仅仅包括和平,还包括“和谐”等更深层次的思想。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这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提出的外交思想,指的是谦虚谨慎,不说空话,做实事,不张扬,不称霸,但要做出好的成绩。
而老子《道德经》第八,第七十八,三十二章分别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知止可以不殆”。老子称赞水,是以其不争,常居下,却亦能以其之弱克万物之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老子认为万物应象水一样居于下,认为这是避免争端和战争的一个有效方法。“知止”意为人的欲望不可无止无尽,“胆大就妄为,妄为就麻烦”,一旦不知止,事情很可能会发生到不能控制的程度,造成巨大的伤害,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
将此意对照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思想,可以发现邓小平和老子都非常赞成要做到“韬光养晦”,谦虚若水,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端,两者都提倡“知止”,因为一味的攫取他国利益,或者是想称霸,都会造成自身的灭亡。只有做到这些,才不至于失去自己的本质,才能给自己创造和平的环境,这是基于“和平发展”思想提出的另一和平思想。
以人为本、和谐世界:
“以人为本”、“和谐”是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思想,主要是指重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人权发展,各国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和谐”与“和平”都提到了“和”,但“和谐”层次更深,要求不仅表面和平,内在也要和平,是中国新世纪外交思想的精髓。
在“和平发展”的时候提到过老子 “和”的思想,老子提出的“和”蕴含丰富,包括了“和平”,“和谐”这两个思想。老子和“和谐”外交思想的契合可以参照上面对“和平”的分析。在“以人为本”方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见老子对“人”的评价也很高,此处充分体现了老子的人道主义思想,这在中国以前的中国外交思想都没有被提及,在21世纪被提出,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认识深入的体现,也再一次证明了老子的《道德经》巨大影响,作用和正确性。
四,中国21世纪外交思想预测
通过对中国主要外交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外交思想和《道德经》契合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尝试着通过《道德经》对中国外交思想21世纪的发展做出一些大致的预测。
其实,仔细读《道德经》,会发现《道德经》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在中国外交思想中虽然被提及和深化,但仍没有充分体现《道德经》中这些思想的精髓和深邃,这些思想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所涉及国际领域的拓宽会渐渐渗透在中国未来的外交思想,“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在前文已加以分析,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对《道德经》的通读,把这些思想总结一下,主要有2条:“一”,“和”。“一”与“和”的思想蕴含丰富,而不仅仅是主权独立与和平,和谐。
首先,“一”不仅仅包含独存等意义,还有很重要的一份内涵,那就是完整。在老子看来,“一”是完整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不生于任何其他事物,“道”反复运动,浑然无形,但是仍然是实际存在的,是完整的,独立的。其次,“和”的内涵也很丰富,和平,和谐是其中很主要的方面,但是从和平,和谐的范围上来看,老子的“和”强调的是整体完整的“和”,认为只有整体完整的“和”才能促使事物迅速和谐的发展。
对照于外交思想,可以推测中国在国力不断增强之后,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上,即国家统一大业,这当然是在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前提下所提出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台湾逐渐在国际上失势,中国政府在将来时机成熟时(包括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的成熟)会重点推动两岸的统一,并抓住重要时机实现人民的夙愿——统一大业。对应于“和”,中国现今的外交思想中虽已囊括和平与和谐,但实际范围上仍受到限制,这是由中国有限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等所决定的,中国提出希望全世界和谐共处的思想,可是近年来战争仍然不断,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决定权虽有显著上升,但仍在多方面受限制,例如,朝鲜六方会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表明了中国促进世界和平的真诚愿望,不过事情发展态势主要还是由美国决定。因此中国在将来很可能会先努力实现地区和谐,以确保本国经济在和谐的环境下发展,在国力增强后,则会努力和其它国家合作,促进全世界成为和谐社会,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努力避免战争,为全人类谋福。
结束语:
本文通过将《道德经》中若干精髓思想和中国50年代,80年代后主要的外交思想对比分析,大致预测了中国在21世纪外交思想的发展,得出了中国将来会努力实现统一大业和促进全世界发展成为和谐社会的结论。
另外,由于本人各方面知识能力的限制,不免在许多方面,如对《道德经》的蕴涵,对中国各个时代的外交思想的变更等了解不够深入深刻,论文中也可能会有很多其他问题,还请见谅。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3fa88010002us.html  二战后中日外交思想比较http://tw.netsh.com/bbs/709725/html/table_7922589.html 《道德经》全文翻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4-28 22:14:37 |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 国之瑰宝!

<<道德经>>>,  国之瑰宝!   大道从简,道法自然,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3#
发表于 2008-9-27 00:25:22 | 只看该作者
道可道,非常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0-1 11:36: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了。我是新加入这个论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15 10:28:3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11 12:34:41 | 只看该作者
以德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5 12:12:45 | 只看该作者
1# 白鹤 的确现在很用老子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4 16:53:05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智慧!!
希望我们也能让后人发出如此的感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2 11:56:53 | 只看该作者
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5 19:03:53 | 只看该作者
角度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04:4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