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8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国际关系史(并回答ooop)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0 14:4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明国际关系史
冷战时期(1945--1991)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二战后美苏为何形成对抗关系)?
*国际因素:
   1、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最强。二极化使力量对抗成为可能。(美:本土远离战
      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强;苏: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增强,仅次于美国;得到东欧社会主义国
      家支持;亚洲、西欧共产党力量壮大)
   2、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使美苏被拖入国际纠纷中。
   3、意识形态差异驱使。
   4、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安全、经济、威望及势力扩张)
*国家因素:
   苏战后目标:东西边界稳定;良好国际环境;严惩德国,防止其再度侵略;避免与英美的对抗;有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成分→(追求安全)
   美战后目标:政治、军事安全;保护西方世界不受东方威胁;反苏;有进攻性、威胁性的一面(称霸反苏)
*领导人个人因素:
二、冷战表现
   美苏之间直接危机的不断爆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核军备竞赛:核弹头、核运载工具、“星球大战计划”……
   经济战:(1)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压力:“马歇尔计划”;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运……
              (2)东方的反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自我孤立……
           未表现为美苏直接参加的热战。原因: 核武器的问世构成核威慑。 美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性冲突。两极化格局使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世界和平力量的遏止。
三、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原因
*标志:
东西方关系改善,销毁军备设施:“中导条约”
苏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双方达成协调、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
1989年开始的东欧巨变。
1990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四、冷战的教训及影响
*教训:
各国领导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和沟通。
国家应把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影响:
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是冷战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核威慑的依旧存在。
此次“政治地震”引起的震荡不可能短期内消失,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突现和激化……
五、冷战时期美的遏止目标及手段
1、“杜鲁门主义”P18-25(八千字电报、X先生、三个层次……)
2、(1)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P25-28、封锁禁运……
  (2)军事手段:建立军事集团、同盟,“北约”P45-48
  (3)文化思想:和平演变
六、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对外政策及调整
“尼克松主义”:由攻到守的转折点,霸权主义消退的表现。  “关岛主义”P208-211 提出三重关系
七、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动力(P129-134 )
进程:1950年5月—1951年《巴黎条约》--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
1997年《阿姆斯特丹条约》--欧共体的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
地利、瑞典、芬兰)
动力:P129-131
对欧洲历史上多次战争的忧虑和反思,希望永远制止战争
试图形成独立力量和政治实体
建立共同市场可以增进各国经济实力
确保各成员国的和平安全和均衡发展
可防止大国霸权主义滋生和入侵
联盟可以确保小国利益
八、二战遗产
美苏对峙的冷战局面替代了以欧洲军事竞争为中心的态势。
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全面评价“雅尔塔体系”(有大国强国政治性质,但同时提倡民主、和平、独立,规范美苏争霸规
则,UN诞生),客观上促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及调整(九十年代以来)
一、为何冷战后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国第二代领导人提出,第三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
本质上强调战争可避免性的时代观,强调和平是历史潮流和人心所向,强调大国合作机遇大于战争、冲突。 把发展放在优先地位,从经济全球化中看到中国的机遇。
二、中国新安全观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1996年“上海机制”—1997年在东盟地区论坛安全会议上正式提出。

内容: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三、北约动扩(背景、进展、影响)P366-370
四、马德里和平进程P441-45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4-10 14:49: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Ronaldo
你是从哪里弄到的这些?自己整理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10 14:49: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真是个好人。我先学学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10 14:49:1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4-10 14:49: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感谢!好有条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4:49:16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有条理,真厉害,有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考试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水流任急境常静,叶落虽频意自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10 14:49:17 | 只看该作者
置顶,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4:49: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古浴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4:49:2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手机号13643796260。我们考外交的可交流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10 14:49:22 | 只看该作者
可惜我的手机卖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6 07:4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