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加坡收紧外劳政策 削减配额与加税并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7 08:5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新加坡收紧外劳政策 削减配额与加税并举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2月27日02:53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自去年发生中国籍巴士司机大罢工事件后,新加坡的外籍劳工政策一直处在风口浪尖,政策收紧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本月,罢工事件的后续处理方式逐渐出台。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原本准备抗辩的4名中国籍前巴士司机改变初衷决定认罪,案件已于25日在新加坡审理。新加坡法庭对涉罢工案的4名中国籍司机做出判决,分别判处6~7周的监禁。

  与此同时,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25日在国会发表的新财年预算案演说中强调,新加坡将继续收紧外劳政策。

  外劳政策收紧

  在新财年预算案的演说中,尚达曼提及了一系列收紧外劳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削减外籍劳工配额、提高外籍劳工税、调整发放给外籍劳工的签证制度等。新加坡政府欲通过这些措施,降低企业对外籍员工的依赖。

  当然,此次针对外籍劳工数量的削减,并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具体行业实行差别化管理。尚达曼特别指出:“我们不能突然切断外劳流入,不过必须放缓其增长速度。”

  在基建、海事、加工和个别服务业,新加坡面临的人手短缺问题最为突出,然而这些最依赖外劳的行业,也是生产力距离国际标准最远的,拖累了整体经济的产出。因此,在尚达曼看来,收紧外劳政策的目的“不仅是用本地人取代外劳,主要是要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在新公布的财政预算中,各行业外籍劳工的工作准证和S准证的税收将在2014年和2015年上调。S准证主要是给中等及以上技术水平外籍劳工的工作准证,月薪一般超过2000新元。不过,新版预算案也将持S准证外籍劳工的薪资上调至2200新元。

  同时,财政预算中也明确提及了新加坡主要行业外劳配额在今后几年中的变化。其中,制造业、基建业和加工业的外籍劳工人数没有变化。在新加坡人手短缺最为严重的基建业,外籍劳工占总体劳工数量将保持在60%。在制药业和加工业,企业每雇用1名本地劳工,均可同时雇用7名外籍劳工。

  根据新的财政预算案,自今年7月起,服务业的外籍劳工占比将从目前的45%下降至40%。持S准证的外籍劳工比重也将从20%下降至15%;在海事行业,每雇用1名本地劳工,雇用外籍劳工的数量将从目前的5人下降至2016年的4.5人,以及2018年的3.5人;针对餐饮业和零售业的变化是,S准证的比例限制将从20%减少到15%。

  为了提高新加坡的劳动生产率,加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新加坡政府在收紧外劳政策的同时,也将对企业予以大幅度财政补贴,鼓励企业为本地劳工提供技能培训,降低对外籍劳工的依赖。

  被抢走的机遇?

  上个月,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关于人口政策的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至2030年,新加坡人口将增长至690万人,比此前增长30%。在白皮书中,新加坡政府指出,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外籍劳工和移民的涌入。

  根据新加坡劳工部的数据,截至2011年,外籍工人占新加坡劳动力的比重为33%,约为100万人。其中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工在新加坡企业中担任要职,另外一些高技能外籍劳工以技术专家的身份,迅速成长为新加坡新兴产业的领军人物。

  不过,近些年来,关于外籍劳工的争议在新加坡社会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低技能劳工引发的争议最大。一些新加坡本地民众认为,外籍劳工的到来抢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抬高了住房成本,甚至挤占了公共资源。

  一直以来,新加坡从印度或菲律宾等邻国引入大量低技能劳工。这一群体的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目前,外籍低技能劳工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国内的基建、医疗服务以及交通运输业。

  对此,美银美林驻新加坡经济师蔡学敏(Chua Hak Bin)认为,鉴于很少有新加坡当地人愿意从事上述行业,引进外来劳工填补空缺在所难免,因此在这些领域难免会出现劳资纠纷。新加坡劳工部也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在上述领域,外籍劳工弥补了本地劳工数量的不足。这些领域都倾向于雇佣低技能劳工,以使得更为专业的工作和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自2011年大选之前,新加坡社会的外劳政策就开始明显收紧。尽管政策变化也让一些高度依赖外劳的企业叫苦连天,但政府表示,这是新加坡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自然现象,短期内可能会引发企业阵痛,不过,逐渐摆脱对外籍劳工的依赖,将促使新加坡尽快实现经济升级转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5: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