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灣這「十年撕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21: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灣這「十年撕裂」,具體而微,也是因李登輝與陳水扁為挽救個人權力危機而操弄民粹,釀成悲劇。李登輝曾制定《國統綱領》,可見其原本具有不同的兩岸觀點;但是,他自始即扮演「一又二分之一個黨主席」的角色,一是國民黨主席,二分之一是民進黨主席,卻是最後造成其「政策***」以至「社會撕裂」的原因。陳水扁亦原本操持「四不一沒有」的政策,後來則因貪腐失政,又被李登輝等獨派挾持,遂走上自欺欺人的「正名制憲」。李登輝與陳水扁皆主張以台獨作為解決兩岸難題的方案,但台獨只是徹底撕裂了台灣,造成十餘年的內耗空轉。李是「民主先生」,扁是「台灣之子」,皆曾是民意的寵兒,但他們不僅造成「撕裂的十年」,甚至已造成台灣政經發展上永難彌償療癒的致命傷。

大錯誤之後,應須撥亂反正;大悲劇之後,則當療傷止痛。若就此一觀點而論,中國已經跳脫了「十年浩劫」,美國則正從「地獄十年」中反省導正;相對而言,台灣想從悲劇困境中脫身的可能性卻最小。中國從幾已窒息的**社會,翻身到如今已是「和平崛起」;社會上充溢著信心、自尊與光榮感。美國選民則以選出首位非裔總統歐巴馬,標舉出民主政治的無窮可能與進取空間;何況,美國畢竟仍是超級強大的國家,只要拿對了翻身的方法就能翻身。中美對照,雖然不同的政經體制皆可能鑄成悲劇,但不同的政經體制也都能產生懂得領導國人走出悲劇、迎向希望的政治領袖,且不同的政經體制亦皆可能出現懂得是非好歹、懂得反省改正的社會民意。然而,反觀台灣,我們的政治領袖竟然連帶領國人衝出扁案是非糾纏的能力都沒有,且依然陷於「支持ECFA/反對ECFA」、「農業縣/非農業縣市」的撕裂與拉鋸之中。台灣朝野沒有一個能化解今日消極、悲觀、混亂政經氛圍的政治領袖,而台灣的社會亦仍然被政客操縱、繼續撕裂,繼續內耗空轉。

二十年來,台灣皆在期待政治明星們帶領台灣走出迷津,卻一直陷於內耗空轉;十年來,台灣亦在期待民主政治能夠引導台灣航向光明,卻仍是無窮無盡的撕裂。如果我們沒有大開大闔的政治領袖來引領台灣,而民主政治又陷於致命的撕裂而找不到出路,則前景委實堪憂。中國崛起了,美國醒悟了,請問我們台灣呢?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21:05:11 | 只看该作者
靠马英九吗?靠蔡英文吗?请问台湾人自己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4 21:05:1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经历十年撕裂,还要经过十年地狱时代,再今日十年浩劫,如此下去,台湾所剩无几了!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4 21:05:20 | 只看该作者
樓主顯然對台灣不了解
長期專政必然累積社會矛盾
台灣民主化後,浮現於檯面,等待解決的矛盾之ㄧ就是統獨
深藍是專政的既得利益族群,雖然少數,但掌控了多數媒體和高階公務員職缺
他們在過去十年抗拒本土化和去中國化潮流不遺餘力
但顯然力不從心,全面潰敗
所以改弦易轍,同樣利用前述資源,全力揭阿扁和民進黨瘡疤,以打擊本土化勢力
此舉獲得空前成功
但代價是慘烈的,因為讓台灣空轉動盪1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4 21:05:23 | 只看该作者
该文转载自台湾著名报刊网络版评论栏目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4 21:05:31 | 只看该作者
阿扁的伤疤原来是深蓝的错,若没有深蓝就没有人揭开他的伤疤么?李登辉为什么就没人揭发,因为深蓝不揭发。看来还是要多几个大的党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4 21:05:35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国民党就是贼心不死蛇吞象 ... 2009-12-3 06:43 --------------------------------------------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被极少数人【多数是犹太金融财团】操控着!!那里的平民百姓唯有斗争摆脱控制投身社会主义怀抱才有个人真正的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21: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