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恋曲2006”的“浪漫遐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30 18:2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日“恋曲2006”的“浪漫遐想”\r<br>
<br>  ●小泉“奖赏”麻生太郎一记“耳光”为2005划上“完美句号”\r<br>
<br>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2005年12月28日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005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当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多个日本政坛2006年的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泉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于12月22日所称“中国威胁论”阐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小泉说:“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机遇,对于中国军力的增长,我从来未说过这是威胁”。并表示将“进一步促进日本和中韩两国之间友谊”。小泉还特别强调了一句“我从未说过这是威胁”。\r<br>
<br>  在2005年日本外交“谢幕”的那一刻,小泉“奖赏”麻生太郎一记“耳光”为2005划上“完美句号”,同时也给中日“恋曲2006”带来了“浪漫遐想”。\r<br>
<br>  ●小泉再“牛气冲天”也得给明仁天皇一个“面子”吧
<br>
<br>  全世界都听到了小泉给麻生太郎那记“耳光”的“弦外音”,但是别以为小泉真的与麻生太郎过不去,这一“苦肉计”不过是“权宜之计”。小泉的这记耳光是给明仁天皇一个“面子”。\r<br>
<br>  众所周知,麻生太郎在12月22日代表小泉政府向全世界“颁布”“中国威胁论”的同一天,日本明仁天皇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相信,努力正确理解过去的历史及其后的时代,不仅对日本人本身,对日本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也是极为重要的。”
<br>
<br>  当时我们就指出,这一在日本政治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反映出了日本“精神领袖”与现政府的微妙分歧。假如小泉政府一意孤行“向右转”的话,那么这样的政府只会把日本推向“断头台”了。\r<br>
<br>  小泉不得不掂量一下“圣旨”的“分量”,他再“牛气冲天”也得给明仁天皇一个“面子”吧。况且布什总统在2005年11月16日访日时了曾当面向小泉“责问”日中关系,华盛顿也多次敦促小泉应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并改变日本的亚洲战略,尤其是改善与中国的关系。\r<br>
<br>  小泉不愧是自民党“一统天下”的“现代希特勒”,既给了天皇和华盛顿“面子”,又向中国做出了“澄清”和“善意”,同时还告诉全世界“小泉政府真的致诚之极”。\r<br>
<br>  “瞒天过海”已经成了小泉的“家常便饭”,而且也为他“恋曲2006”卸任后选择“从影”打下了坚实的“功底”。\r<br>
<br>  ●现在连华盛顿都不相信小泉的“眼泪”了
<br>
<br>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小泉于2006年1月4日上午在首相官邸举行的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参拜靖国神社是他“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问题”。他自己无法理解“外国政府将其内心问题当作外交问题来处理”并因此关闭所有的对话渠道。\r<br>
<br>  路透社报道说,小泉在道出上面那句话时眼睛里含着眼泪。\r<br>
<br>  “男儿有泪不轻弹”“月亮代表我的心”,难道还要小泉也象德国总理那样跪对被侵略国的死难者才能“感动”中韩和全世界民众吗?\r<br>
<br>  可是我们认为,小泉该慷慨的时候不“慷慨”,该吝啬的时候没“吝啬”。小泉自己眼里“挤”出几滴“委屈”的眼泪,嘴上却再次重复着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这是真的要感动中韩民众吗?那是“演”给日本国内那些狂热的右翼追随者看的,其他国家的“观众”能目睹这一“动人”情景,那已经算是够“幸运”的了。\r<br>
<br>  小泉确实也怪可怜的,堂堂的“世界第二大发达国家” “亚洲第一大民主典范”之首相,竟然遭到中韩两国的“前后夹击和无端欺压”,失去了参拜靖国神社的“精神的自由”。小泉的眼泪是“掉”了,却丝毫动摇不了日本“帝国新战略”的野心和步伐,也丝毫改变不了日本在“恋曲2006”减少了军费预算0.9%但实施精兵强军的“雄韬远略”,而且还将会得到他的“接班人”“发扬光大”,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磅礴气势。\r<br>
<br>  现在,连华盛顿都不相信小泉的“眼泪”了。\r<br>
<br>  ●参拜靖国神社的“休止符”奈何不了“鹰派中之鹰派”\r<br>
<br>  小泉在2005年12月28日对媒体避开了新年是否参拜靖国神社的话题,让周边国家那些抱着幻想怀着“感激”的人们,过上了一个没有掺杂“火药味”的“快乐元旦”。但小泉新年伊始的“秋后算帐”,彻底打碎了人们仅存的美梦。\r<br>
<br>  其实,即使小泉“弃恶从善”,那么就能改变日本“帝国新战略”的“滚滚洪流”吗?最根本的一点是,参拜靖国神社的“休止符”奈何不了“鹰派中之鹰派”。\r<br>
<br>  请一一细数“后小泉时代”的那几个“铁杆革命接班人”,外相麻生太郎、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和总务大臣竹中平藏均是“鹰派中之鹰派”,在稍有“良心”的小泉还没卸任之前,他们就已经锋芒毕露了,那么待小泉“解甲归田”后呢?
<br>
<br>  况且现在日本执政的自民党能够形成几乎的“一党专政”,靠的就是“兴国雪耻”这一狂热的右翼思想。恐怕中国人是最有“心得”的了,当一种思想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的时候,它所发挥出来的精神能量是无穷无尽的,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以精神力量让美国人对韩战至今“羞于启口”的。\r<br>
<br>  当然,中国人靠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可是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却在营造他们所谓的“正常国家主义”,并把中韩两国的反日爱国行为斥之为“极端民族主义”,试图让自己那种“新帝国主义思想”抬升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崇高境界”。  
<br>
<br>  即使几年后自民党被别的政党“篡党夺权”了,最有希望执政的也应该是目前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民主党的党魁是现年43岁的前原诚司,刚刚以“发明”了“中国威胁论”而“名扬四海”,乃日本政界的“未来明星”和“鹰中豪杰”,那么谁还指望未来的“友好邻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r<br>
<br>  ●日本不惜“一掷千金”欲将中国新生代当作“下酒菜”\r<br>
<br>  当中国政府把抗日战争历史、“南京大屠杀”继续作为学校教材时,日本人竟然认为这是“仇日教育”并横加干涉,而且他们自己的媒体舆论竟把炒作、煽动仇视中国当作“正常”的“舆论自由”,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中国舆论界“风平浪静”恰恰相反。\r<br>
<br>  极不寻常的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国际基金会决定共同增资近100亿日元,作为日中年轻人文化交流事业费,让中国更多的年轻人“体验和了解日本”,并希望通过宣传来改善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日本形象,“感化”中国新生代们。
<br>
<br>  不可否认,日本国内还是有“知华派”和“亲华派”,也正是这些善良者在竭尽全力推动日中年轻人文化事业交流,但《朝日新闻》所提供的日本内阁府进行的社会调查表明,日本人对中国的不友好感急剧下降到了69%。这个数字有无“水分”,我们不得而知,最起码它说明了一个问题:日本的右翼思想已“误导”和“统治”了大多数国民的“大脑”。这才是一个“正常民族”最最可怕之处。\r<br>
<br>  所以中国不能不警惕日本“冠冕堂皇”的“一掷千金”。对华贷款都被无端取消了,怎么还有“免费的午餐”呢?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之透更甚于国人。中国现代教育界及年青人不仅比西方人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外来和尚”,而且日本人还发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成功”的背后,掩饰着一个最大的“黑洞”和“失败”,那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那么,还有什么比把自己国家被蹂躏历史“视如春风”的“无产阶级接班人”更容易“上钩”的吗?还有什么比把自己国家的“友好邻邦”“视如天堂”的“早晨八九点钟太阳”更可口的“下酒菜”吗?\r<br>
<br>  在一个把自己的教育视若“金鼎”却把别人的教育视如“突破口”的民族当中,如有69%的民众都以“右翼眼光”憎恨别国的时候,这个民族恐怕不可救药了。\r<br>
<br>  ●明仁天皇的“首次公开致哀”预示着危机正在“敲门”\r<br>
<br>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负责日本皇室事务的日本宫内厅1月1日发表明仁天皇的新年致辞,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难者献辞。72岁的明仁天皇在致辞中说:“共有310万日本人在战争中死去,同时还有许多外国人成为受害者。”他还称,“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并强调“日本的今天是建立在这么多人作出牺牲的基础之上的”。另据美联社报道称,明仁天皇致辞中说的“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指的是所有在战争中遇难的人,而不仅仅指的是日本人。这是日本天皇首次公开向外国死难者致哀。\r<br>
<br>  如果说在麻生太郎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当天,明仁天皇“凑巧”跟麻生太郎玩了个“逆耳”,那么这回新年致辞中,明仁天皇向外国死难者致哀,尚属“首次公开”恐怕就不是凑巧了吧。\r<br>
<br>  明仁天皇应该比国外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国家的状况。日本现政府认为中国人那套“远亲不如近邻”不适合“西方国家”之一的“大日本帝国”,而且除了“山姆大叔”有与之“交配资格”,所以采取“恶邻”外交政策,坚持到靖国神社“招回”军国主义阴魂,自卫队换上了“纳粹新装”,和平宪法套上了“恐怖骷髅”,防卫厅即将升格为防卫省,在东海气田对中国不断挑衅,军事扩张其势难挡,日本右翼情结与思潮在政界和民众当中已占据“半壁江山”。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折射出当年军国主义渐进式的“超霸影子”。\r<br>
<br>  当一个民族“厌烦”了60年的和平生活而“痴迷”上了“贪婪”和“刺激”的时候,这将意味着什么呢?明仁的父亲裕仁天皇当年“不慎”被军国主义者“挟持”,落下了一个“遗臭万年”。作为曾有“前车之鉴”的日本“精神领袖”,现在已经明察秋毫却又无能为力的明仁天皇真的非常聪明,“无奈”地把一切责任和悲哀“留”给了小泉及其后继者。\r<br>
<br>  明仁天皇的“首次公开致哀”预示着危机正在“敲门”,也让北京坚定了自己的判断。\r<br>
<br>  ●破解中日关系僵局最有效的“一把金钥匙”\r<br>
<br>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月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在第三轮中日东海问题磋商中,日方接受了中方一直主张的共同开发原则,但是双方并未触及有关资金以及利益分配等具体问题。\r<br>
<br>  这似乎给希望早日破解中日关系僵局的人们带来了“和平的曙光”。而在我们看来,象类似的“惊喜”和“擦边球”,2006年还会“蹦出”不少来,但对改善中日关系不会“立竹见影”。比如说在“恋曲2006”中,小泉可能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任命“温和”的新驻华大使、日本放弃“入常”、中日或韩日首脑恢复会晤等等,都改变不了日本鹰派“帝国新战略”的既定方向。\r<br>
<br>  如??能和最佳的解决方式,当年的日本征服了大半个中国但始终征服不了中国人的心,美国征服了整个伊拉克但始终征服不了伊拉克人的心。征服不是表面的“风光”,“以敌制敌”“堡垒从内部攻破”才是最有效最文明最彻底的“征服”方式。“日本最终的敌人”美国确实是现在和未来“解破中日关系”最好的“突破口”,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需待中国***人“宣传队员”的“耐心攻坚”。  
<br>
<br>  在我们看来,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之帝国”,明仁天皇就是破解中日关系僵局最有效的“一把金钥匙”。最近明仁天皇的一连串“含蓄”言辞,不仅是给日本右翼势力提出了“警告”,而且也是给北京发出了“友好”的信号。\r<br>
<br>  “台海模式”在日本能产生效应吗?但能够对国民对大臣唯一的还有一定号召力的明仁天皇现在创造了这个“机会”,北京如何把握这个“恋曲2006”唯一的“幻想”呢?\r<br>
<br>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何让日本这个“系铃人”愿意自我“解铃”,如何给这个“迷失的羔羊”“指点迷津”,这将是“恋曲2006”的一个“悬念”和“亮点”。让我们关注“金秋十月”吧。\r<br>
<br>  ●“中日战争”的第一个战役是“对决印度”\r<br>
<br>  东海在一定时期内即使“暗流汹涌”,但在小泉的任期内也许掀不起“千重浪”,不一定成为可能爆发的“中日战争”的第一个战役。我们认为“中日战争”的第一个战役是没有硝烟的“对决印度”。为了筹备这场战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早已“抢先一步”了。\r<br>
<br>  “经热政冷”的中国与日本即使在政治上“分居”了,但谁都不想主动提出经济上“分手”,因为这份“异国姻缘”在经济领域有着强烈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而世界最后一块“处女地”印度的“仙女下凡”,日本似乎看到了“沙漠中之绿洲”。\r<br>
<br>  日本不仅为自己的资本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而且为其资本撤离中国找到了一个绝好的退路,更为重要的是,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削弱中国在日本经济中无法取代的地位,从而在军事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战略,正是小泉政府“渴望已久”的。现在已经有了部分日本在华企业不动声色地有意或无意的开始“泪别”中国而“移情”印度。\r<br>
<br>  尽管北京对自己的外交优势“胸有成竹”,但在经济方面跟“鬼子”“拼刺刀”恐怕要吃亏。中国企业尤其是有经验的跨国企业少得可怜,但中国的目标绝非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在印度压缩日本的“生存空间”,那怕血本无归。目的就是让在华日资和其本国资金“望而却步”,不得不把资金和风险“滞留”中国。毫无疑问,得到中国法律保护、不受任何政治因素影响的日资在中国越多,那么日本鹰派挑起战争的决心就大打折扣,中国就会赢得更大更多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权。\r<br>
<br>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很抱歉“印度同志”,永远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不请自来”了,可这次不仅要联手印度“抵抗侵略者”,而且还要借印度这块“风水宝地”,打一场让印度“坐享渔利”的“中日第一个战役”。\r<br>
<br>  无论北京如何筹划与日本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外交和经济对决,如何支持带有政府色彩的中国企业“欲血奋战”,中国人都必须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待南亚次大陆问题,这个“战略眼光”,不仅要有“铜臭味”,而且还要有“火药味”。\r<br>
<br>  在我们看来,唯有与日本“血拼印度”,中国“恋曲2006”已别无选择。\r<br>
<br>  ●“恋曲2006”之“最精彩”就是“将日美同盟的同床异梦进行到底”\r<br>
<br>  我们注意到近日美国专栏作家佩塞克一篇“有趣”的撰文《2006年美国的对手不是中国而是日本》,作者主要论述经济方面日本才是美国真正的对手,而没有提及军事方面的威胁。不过,这应该是美国人的一个“进步”,最起码看到了日本的“威胁所在”。看来北京尚未推出的“日本威胁论”以及美国是日本最终的敌人的“论断”,已经开始触动到了华盛顿的“恐怖神经”。\r<br>
<br>  尽管华盛顿一再“奉劝”日本改变其亚洲战略,但小泉“鬼迷心窍”依然奉行其“美国唯一,支那老几”的外交政策,始终认为“奉承”和“捆绑”了华盛顿,其它国家尤其是亚洲那些“穷叮当”就不得不看华盛顿的“脸色”,日本自然也“坐享其成”了。\r<br>
<br>  对于日本的这一缪论,连其主子华盛顿都不得不叹息“大和民族”如此“弱智”难成大气。而华盛顿面对因日本的“不争气”而正在失去东南亚“主角”的残酷现实,一定会试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而“卷土重来”。\r<br>
<br>  我们始终认为,“日美同盟”貌似强大和牢固,其实一旦遇上“风吹草动”就会经不起“爱的考验”成为“爱的逃兵”。尽管华盛顿纯粹出自本国的战略利益抛出了连自己都感觉腻烦的“中国威胁论”,但华盛顿自?蠲靼撞还?模?褪侵泄?悄昴窃虏拍苋妹拦?胺判牡亍贝印笆澜缥ㄒ怀?洞蠊?北ψ?稀叭俟楣世铩薄;?⒍傧衷谟凇鞍傥蘖睦怠敝屑焯至俗约海?狗⑾直本┑摹爸腋妗比肥得挥小岸褚狻保?恢迸惆樽笥业摹爸沂嫡接选比毡静攀亲钣锌赡茉诙唐谀凇疤崆扒腊唷钡恼嬲??病?r<br>
<br>  按照华盛顿“威胁论”的成立理论,日本目前已经是世界经济老二、军事老三,只要时机成熟了,日本以现有科研能力完全可以在半年内搞出核武器和远程核导弹来。只要时机成熟了,“民族尊严”60多年以来一直生活在“贫困线”的“大和民族”,一定会起来“DADAO美帝国主义侵略者”。\r<br>
<br>  这就是“日美同盟”的脆弱之处。所以北京在“恋曲2006”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最精彩部分”的“日美同盟同床异梦”继续“阶级斗争扩大化”,真正让华盛顿领悟到美国人真正的对手或敌人是日本,让华盛顿意识到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做了。这一策略抓到了“点”上,其它的对日问题就随之“迎刃而解”,北京的全球战略就会“全盘皆活”。\r<br>
<br>
<br>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做不到的“活”\r<br>
<br>  中国和日本在“恋曲2006”会不会对对方采取“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策略呢?我们还没找出什么“蛛丝马迹”,也不抱什么幻想,但如果北京仿效华盛顿搞一把“颜色革命”把日本人“轰”出“朝核六方会谈”,恐怕也不是什么“天方夜潭”。\r<br>
<br>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做不到的“活”,就怕没有做不出的“梦”。\r<br>
<br>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1-31 21:12:24 | 只看该作者
明仁的悼念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猖狂,应当说从明仁的举动我们应当清醒过来,不能对日本鬼子报有任何幻想了。听其言亦无任何意义,观其行才是当务之急。从二战的战史来看,日本鬼子在国家利益即将受到大的打击或存大巨大威胁时,往往会采取卑鄙的突袭-------------偷袭珍珠港就是活生生的一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0 00: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