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强化阶段马政经知识点详解之第四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0 14:4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对自身否定的结果。
  第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
  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种社会公有制度,即由全体劳动者组成的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是一种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是: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第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身的特点: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不是单一的。
  第二,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表现为多种形式。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本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或者说,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载体。这是因为,一种生产关系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所有制来体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体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实际上是同一内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要说明的是这一生产关系体现的人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经济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所有制下人们会形成怎样的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私有制的根本所在。
  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这一本质特征,就能够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各种私有制区别开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0: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