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选民在总统大选中思变求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3 10: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选民在总统大选中思变求新

(华语国际通讯社记者蒲冬渊12月12日华盛顿报道)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Michelle Austein

华盛顿──近期民意调查显示,美国选民意见分歧,多位总统提名竞选人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但这些调查也显示,很多美国人有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现在是思变求新的时候了。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于12月10日公布了一项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的结果。调查发现,7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走入歧途。对总统和国会的支持率依然低落。调查还显示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经济正在走下坡路。

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政治部主任(NBC News Political Director)托德(Chuck Todd)当天在华盛顿的外国记者中心(Foreign Press Center)对新闻记者表示,上述情况说明美国人正在寻求一位能够改变美国发展方向的领导人。

托德说,选民"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他说:"人们忧虑不安;他们对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感到担忧。"

托德指出,当美国人提出需要改变现状时,他们一般是指要寻找一种不同的领导和治国方式,而不一定是要大刀阔斧地改变现行政策。

托德认为,美国人仍然看重富有政治经验的领导人,即使是标榜自己有能力提出新观念的候选人也必须同时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验,特别是在外交事务上。托德表示,选民在考虑候选人的资历时,往往会以"最高统帅、世界领袖和自由世界的领袖"为衡量标准。

选民求变的愿望可能是在全国政坛上资历不深的两位总统提名竞选人──民主党人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共和党人赫卡比(Mike Huckabee)──近来支持率上升的原因。

奥巴马的求变口号

奥巴马是处于第一个任期的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他从开始竞选总统提名时就提出要让华盛顿气象一新。而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前第一夫人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所一直强调的是她的丰富经验。

奥巴马的求变主题在竞选活动中非常突出。上个周末,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在数千人的竞选*会上为奥巴马助阵,当时会场四周悬挂的条幅上写着"能让我们信任的变革"。

托德说,克林顿"在近三、四周内经常改变她的信息"。一个新的竞选广告现在强调选择克林顿将带来"新开端"。托德说:"她现在迫切需要获得奥巴马已基本上锁定的那种变革活力。"

奥巴马相对来说是进入政治舞台的新手,他必须显示出他具有领导经验。托德的预料是:"如果[奥巴马]能够证明他具有足够的经验,那么他就会获得民主党的提名。"

托德说,如果克林顿未获得提名,"她将成为在变革与经验的对峙中失利的一长列候选人之一。"在民主党内,情况尤其如此。民主党近年当选的几位总统都代表了变革──包括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卡特(Jimmy Carter)和肯尼迪(John F. Kennedy)。

赫卡比采取背离华盛顿的竞选路线

托德说,民主党尤其渴望变革,但共和党也在寻求变革。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与《纽约时报》的联合民意调查显示,在有经验的参选人和有新理想的参选人之间,共和党仍然偏爱前者。但托德认为,许多共和党人也很想看到美国朝着新的方向前进。这也许就是相对不为人所知的阿肯色州州长赫卡比(Mike Huckabee)最近两个月内从一个原本并不被看好的参选人一下几乎跃居民调榜首的原因之一。

托德说:"其他参选人没有一个让共和党选民感到中意。因此,赫卡比成了'与众不同'的一个选择。"托德指出,其他共和党参选人在竞选活动中花了很多时间证明他们具有一些与布什总统相同的共和党的传统价值观。然而与此同时,赫卡比以一个有别于华盛顿的参选人身份进行竞选。 他说:"大家看看[共和党]人选,赫卡比是共和党内唯一一个近乎有变革气息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14:4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