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俄关系:保障我国战略机遇期之“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8 11: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人行采集软件含文章采集、发贴、回帖、模拟论坛会员看贴点贴、模拟论坛会员千人火爆在线等等功能,具有采集更新论坛内容、制造论坛千人在线,日发万贴的火暴气氛,是一款强大的数据采集器,使用更多软件请到http://www.srxzz.com下载。(您使用的软件为免费版本,注册为终身正式版本后将不带本广告。三人行站长QQ:725659)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中俄关系:保障我国战略机遇期之“锚”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3月18日01:1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中俄关系:保障我国战略机遇期之“锚”(图)]



  本周,习近平在刚刚当选为国家主席后,旋即将访问俄罗斯。这是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对外交往的重要姿态,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中俄峰会结束后,双方领导人都将飞赴南非,参加金砖国家峰会。理论上,如果习近平和普京只是想见一面,在南非见即可,本不必绕远从北京先飞到莫斯科、再掉头向南;但是,中俄领导人还是要先在莫斯科会晤。这就大有深意了。

  去年6月,普京在第三度当选总统后,上任首访也是中国。这说明,中俄领导人都希望将目前的中俄关系延续下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而如何为战略机遇期创造条件?俄罗斯就是重要的外部条件——而且,这个外部条件离我们如此之近。

  从地缘政治上看,一个稳定的中俄关系将继续保障我国北部、西北部的安宁。纵观过去十年来,北方和西北方向的安全环境是改善的。这给了我国一个稳定可靠的“大后方”。 如今,美国战略东移、重返东亚,让中国“压力山大”。这时,北方有一个稳定的伙伴,显得更有价值。这并非鼓吹中俄结盟,这是过时的思维;而是说,中俄交好,使中国北邻稳定,能够放心面对东邻,与美国讨价还价时有牌可打,应对日本的挑衅时更有底气,从而还有助于改善中美、中日关系。

  从地缘经济上看,俄罗斯将为我国经济引擎就近提供燃料。俄罗斯资源极其丰富。去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433万吨,占总进口量近一成。中国从中亚进口原油超过1000万吨,而且源源不断地进口天然气,这些都得到了俄罗斯的默许。

  形象地说,这就好比一辆“油老虎”车开到了加油站旁,提枪加油是“油”到渠成的,再自然不过。之所以目前中俄能源合作还不很顺畅,很大程度是体制原因。一旦双方都深化体制改革,合作潜力仍十分巨大。

  今后,随着能源供应区域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我国愈加需要地理邻近的能源供应。随着我国原油进口越来越依赖海外,陆上能源进口渠道就显得越发重要。俄罗斯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与两国领导人的热络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两国民众对彼此并不亲近,甚至疏远,形成“上热下冷”的局面。有意思的是,中俄两国很多民众,包括一些社会精英相互疏远的原因也很一致,可以概括为“四大心病”——文明心病,一些俄罗斯人将中国人看作“黄种人”而不屑一顾,而中国人也习惯称其为“老毛子”;意识形态心病,都看不上对方的政治与社会制度;领土心病,不少中国人念念不忘150多年前清政府割给沙俄的土地,而不少俄罗斯人也担心中国人要“入侵远东”;崛起心病,两国不少精英都心忧对方的崛起,认为对方的复兴将首先威胁到自己。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民间的朴素道理。现实中,也的确如此:中国和日本这样的“远亲”剑拔弩张,而和巴基斯坦这样的没什么文化交集的“近邻”却热火朝天。不过,就中国和俄罗斯这对近邻而言,地理上的邻近,尚未转化为双方社会精英和民众心理上的亲近。

  心理上看不上对方,是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隐忧。在信息交互时代,已经不能只满足于做上层工作。而加强民间交流,如果只是喊喊口号、搞搞活动,基本上没有用处。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中俄关系,必须让两国民众分享到实惠。

  我们一些中国人看待俄罗斯也应当“去意识形态”。中俄目前都处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看待彼此必然有不同声音;但是,维持一个友好的邻里关系,比你们是否心意相通更重要。

以上帖子文章内容为三人行采集软件免费版所发,非人工发贴,使用三人行采集软件的正式版本,发贴将不带本广告,请访问三人行采集器官方网站http://www.srxzz.com了解更多更详细的站长软件。三人行站长QQ:72565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13: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