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們怎麼考博?透視博導自主招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6 10: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許,我們早已習慣了從小考到大,從幼兒生一直考成博士後。也許,我們早已習慣了一卷定終身,習慣了在幾個月的填鴨式應試備考中賭注未來。   
    所以不難想像,當在2004年初春,在天南海北考研者正當舉磚敲門之時,復旦突然傳來“博導招博士,自主決定考不考、怎麼考”的消息,神州大地那一份關注與激奮。   
    其實早於2000年,復旦便經教育部批准,率先全國開始部分博導自主招收博士生的試點。4年來,復旦“摸著石頭過河”,試點範圍從最初的兩院院士、傑出教授,擴大到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的指導教師和“973”首席科學家,先後有42名博士生被“自選”入校。   
    昨日,復旦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周魯衛教授向記者證實,今年復旦自主招博將再次擴增到全校40多個重點學科帶頭人,這意味著復旦將有近70名博導跳出沿襲幾十年的“一刀切”全國統考,自定考試方法,自定考試內容,自主招收博士。   
    周魯衛表示,復旦自主招博的範圍今後將進一步擴大,這對選拔具有科學激QING和創新潛質的精專人才,從源頭上優化博士生品質,利莫大焉。   
     復試三天過五關   
    沒有了大一統的標準試卷,這博士自選,怎麼選?   
     不止一位復旦老師向記者推薦復旦研究生院副院長、復旦附屬醫學院免疫係主任熊思東。都說,這位四十剛出頭的博導雖不在自主招生“授權”範圍內,卻在給定的復試空間裏,將“自選動作”揮灑得有聲有色。   
   熊思東將自己獨創的“三天復試法”,總結為“過五關”———   
   第一關專業筆試(兩小時徹底“自由”)   
    過關描述:給考生一個非常艱深的專業題目,要求在一小時內寫出答案。題目難度遠超出碩士的能力,通常一半以上的考生不知如何下筆。筆試完讓考生離開考場自由求助,兩小時後回來再口頭回答同一道題。   
   設關理由:我看重的是兩小時後。你可以讓兩小時轉瞬即逝,也可以查圖書、打電話、請教前輩師友。博士生就是要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因素,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我知道三年相當於幾個兩小時,所以我也能從兩小時前後的變化,清楚地預測三年後這個人能達到的學術水準。   
   第二關專業英語(能做多少算多少)   

   過關描述:給考生一大摞中文和英文專業資料,要求在45分鐘裏中翻英、英翻中,能做多少算多少,到時收卷。   
    設關理由:相比勾ABCD的標準化考卷,在給定時間裏又要準確又要速度的翻譯,更能反映出考生的英文水準和心理素質。   
   第三關實驗操作(不看結果看“規矩”)   
   過關描述:給定一個不可能當場做出結果的實驗項目,讓考生獨立操作,考官觀察考生的動作是否規範。   
   設關理由:免疫科學實證性很強,要做的都是精確到千分之一毫升的實驗,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我曾讓考生做試劑稀釋的實驗,有的直接拿裝原液的試管就開始稀釋,有的碰翻了盆砸碎了瓶,有的乾脆連嘴也用上了,含著試管就吸。學了十幾年醫科仍不懂“規矩”為何物,能當博士?      
   第四關分頭聊天(一票否決沒商量)   
  過關描述:考生分別與係裏副教授、實驗室主管、研究生聊十幾分鐘,話題無關專業,信馬由恚耐赆峥偨Y對考生印象。   
   設關理由:通過聊天我想知道,一、這個考生是不是可以交流,他平時不愛說話與我無關,但實驗室是一個團隊,要做博士必須善於溝通;二、他有沒有讓人深惡痛絕的地方,只要有一位考官極不喜歡某考生,對不起,一票否決。   
   第五關特別任務(雞毛蒜皮見功力)   
   過關描述:隨機安排考生辦件小事,或是與副教授合作寫一份課題計劃,或是去科委送一份材料,或是打電話到廠家訂購一批試劑,考官通過各種途徑跟蹤進展,了解結果。   
   設關理由:雖是雞毛蒜皮,從中可考察處理事情的能力。有送材料的考生出了門,愣是一天沒轉來,迷路了;有訂試劑的考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揀到籃裏都是菜;也有一位考生,幾家廠子電話打過去一一詢價,又電話打到廠家提供的用戶單位一一徵詢意見,仔細調研後才下訂單。事無巨細,高下立現。   
    對話   
    讓考博“個性”起來   
    記者:俗話說“過五關,斬六將”,你這五關過下來,倖存者寥寥無幾吧。   
   熊思東(復旦研究生院副院長、復旦附屬醫學院免疫係主任):中途不淘汰,五關過完後綜合打分。免疫學考博向來熱門,每年十幾二十個人復試,最後是十中取一。我從1999年用這種方法,不敢說每年都挑到了最拔尖的,但我敢說,與傳統考博相比,這種復試在給定生源裏選到優秀人才的概率要大得多。   
   記者:傳統考博問題出在哪?   
  熊思東:博士生應該是有深度有個性的精專人才,可傳統考博寬泛有餘,特異不足,初試程式化,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復試簡單化,只要沒缺胳膊少腿照單全收。靠什麼測試出考生對科學的敏感度?靠什麼測試出考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恰恰是博士生必備的素質。   
   記者:是否可以學學國外高校招研,憑本科成績單、推薦信和簡單的面試入學?   
   熊思東:學不了。國外研究生入校後先在各實驗室輪轉,學生、導師、專業,相互都能二次選擇,我們是一考定終身,一旦看走了眼,入錯了門,想改也難。更重要的,國外高校寬進嚴出,博士生完不成學分拿不到學位司空見慣,學校和導師都不會有壓力。就拿美國最好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來說吧,它的生命科學專業全美第四,可入校的博士生能最終拿到學位的不過50%,能按期拿到學位的更是鳳毛麟角,不到10%。換了我們這試試?恐怕導師老早急得赤膊上陣了。   
   記者:以你之見,我們的考博出路何在?   
   熊思東:中國地廣人多,考生素質參差,現行的初復試製度有其合理性,關鍵是要搞清楚初試與復試各自要解決什麼問題,千萬不能相互重復相互配襯。依我看,初試就解決一個知識面寬泛度的問題,所以要降低門檻,讓更多的人進復試。我們係的初試專業卷就很容易,通過率每年都在70%以上。   
   記者:復試才是試金石。   
   熊思東:沒錯。導師與考生面對面,要想方設法用各種“自選動作”,考察考生的專業深度和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今復旦醫學院許多實驗室用我這套復試法招博士,反映不錯,大家都希望自主招博的力度能再大些,真正地考出個性,考出人才。科教興國教為本,一個博士“考”錯了不過悔三年,一個民族“考”錯了,千秋之憾呀。(陳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9 21: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