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专家各执观点:金星凌日黄河会发大水?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8-24 10:09:36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美专家各执观点:金星凌日黄河会发大水?
<br><img src="http://www.cnmil.net/bbs/attachment/Type_jpg/22_2154.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img src="http://www.cnmil.net/bbs/attachment/Type_jpg/22_2155.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
<br>  文/张星海\r<br>过去四次、近期两次金星凌日的路径(黄道在水平面上)
<br>耿庆国,中国地震局 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br>  耿庆国,中国地震局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今年6月,他在《科学导报》上刊发了论文《“金星凌日”与黄河中下游大洪水相关性研究》。该文 刊发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曾为此事专门刊发了通稿。此文也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美国加州大学分校的天文学家飞利浦·普赖特多年来以纠正人们对天文学的误解和误用而闻名。他对耿的观点提出质疑,他认为金星与黄河洪水泛滥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到底是中国的学者错了,还是美国的学者错了?记者为此采访了耿庆国本人。\r<br>  耿庆国研究员告诉记者,研究“金星凌日”与黄河中下游大洪水的相关性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天,他在翻看C·弗拉马里翁的《大众天文学》时,无意中看见了书上的一张“金星凌日”过去4次、近期2次的路径图,因为他是搞天灾研究的,这张图引起了他的警觉,便开始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金星凌日”和黄河中下游大洪水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规律性。\r<br>  耿庆国说,在写那篇论文的过程中,他曾患了一场大病,但对“金星凌日”与黄河中下游洪水的研究,他始终没有中断。实际上,那篇论文的结尾是在病床上完成的。关于美国学者的质疑,他说自己也听说了,但他并不打算对美国人的质疑进行反驳,他认为事实将是最好的回答。说这话时,耿庆国显得很是自信。\r<br>  什么是“金星凌日”?“金星凌日”为何能对地球造成影响?\r<br>  耿庆国说,作为太阳系的行星之一,金星围绕太阳作基本呈圆形的轨道运转。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金星距太阳比地球距太阳近,有时金星会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此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便可看到一个小黑圆点(金星)在日面上缓慢移 动。金星越过太阳圆面并留下投影(凌日),同时还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金星下合),这一现象在天文学中被称为“金星凌日”。\r<br>  “金星凌日”为何能对地球造成影响?是因为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耗散结构”、充满活力的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地球表层巨系统与地内、外环境之间,不断地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输入地球表层的太阳辐射形成负熵流,抵消了巨系统不可避免的熵产生,从而降低系统的总熵。\r<br>  通俗地讲,就是太阳总辐射的22亿分之一给了地球表面。金星作为太阳系中的近地行星,作为地球的兄弟,金星运行在太阳与地球之间时,便自然截流了一部分原本输向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金星凌日”,作为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物体的一个“小扰动”,就会使地球表层系统产生巨大的涨落,造成大气环流状态异常,在地球表面局部地区产生气候反常和降水突变。
<br>  “金星凌日”和黄河中下游及淮河的大洪水到底有怎样的规律可循?
<br>  耿庆国说,“金星凌日”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常是两次为一组,其间最小时间间隔为8年(误差不超过3天);不同组际的“金星凌日”,其最大时间间隔为243年零2或3天。\r<br>  它出现的规律通常是8年、121.5年和8年、105.5年,其主重复周期为243年零2或3天。天文学中,往往把相隔时间最短的两次“金星凌日”现象分为一组,上一组出现的时间分别是1874年12月9日和1882年12月6日,下一组出现的时间为2004年6月8日和2012年6月6日。\r<br>  耿庆国说,研究了“金星凌日”的规律后,他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2187年来的“金星凌日”与黄河中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年份整个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公元前184年至公元60年期间(相隔243年)黄河中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年份,与公元1761年至公元2004年期间(相隔243年)黄河中下游发生洪水的年份,存在着极好的同步性和一致性。\r<br>  除了黄河以外,他发现“金星凌日”到来的前一年淮河往往有大洪水。例如,1518年、1761年、2004年“金星凌日”到来的前一年,即1517年、1760年、2003年,淮河流域多出现洪涝异常。众所周知,2003年,我国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的流域性大洪水,与1517年和1760年的淮何流域大洪水互相印证。\r<br>  今年6月8日的“金星凌日”与1761年6月6日的路径极为相似,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r<br>  耿庆国说,他曾对2004年与1761年的“金星凌日”进行过比较研究,发现1761年和今年的“金星凌日”的路径、运行区间和方向,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就“金星凌日”自身的特点而言,2004年6月8日更就近1761年6月6日,而与1882年12月6日则有较大区别。\r<br>  1761年“金星凌日”后3个月内,海河和黄河中下游的情况究竟怎样?\r<br>  据历史文献记载,1761年6月6日“金星凌日”后的8月11日至8月20日,在黄河中游伊河、洛河、沁河、汾河,海河流域的漳河、卫河,及淮河流域汝河都发生了特大暴雨。主雨区在黄河干流三花间(三门峡——花园口区间)。暴雨的特点是历时长、强度大、过程分配先小后大。洪水特点是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5天洪量为85亿立方米。
<br>   雨区范围波及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汾河、涑水河、洛河、沁河以及黄河干流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同时涨水,给当地沿河广大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r<br>  耿庆国说,1761年8月暴雨的成因条件与三花间“58·7”和“82·8”暴雨过程类似,具有稳定的东亚经向环流背景,副高呈经向分布,位置偏北,黄河三花间处于副高西侧,并有冷槽影响。台风在沿海登陆,并沿副高边缘西行,在台风与副高之间有强盛的偏东风低空急流的存在和维持,向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这种稳定的经向环流,也为中低纬天气系统在三花间上空遭遇提供了有利条件。\r<br>  耿庆国指出,台风登陆并北上是构成2004年汛期黄河中下游(特别是三花间)和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重要因素。在2004年汛期内(特别是6月至9月份)要特别加强对登陆北上台风的严密检测和预警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11:3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