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是拿到通行证了,稍事休息,梳理一下这段经历以开始新的征程,若能给后来者以启发那是再好不过的。
向前辈致敬
论坛上所有国关类(包含国政外交)经验帖我都看了,而且是反复看,备考越深入,理解越深刻,直至为我所用。
备考难度
1.上外国关类(包含国政外交)报录比基本定格在1:3。
每年实际招35人左右(部分调剂到中外、思政等专业),报考人数100左右,实际参加考试人数更少。
2.考题几乎不涉及深度学理分析,抓住基本广泛涉猎即可。
3.评分一定程度上是武断地正态分布(任何阅卷老师都须具备此种基本技艺),不必纠结于130还是120,尽量将腹中之物搬到试卷上吧。
4.有人半工半读,有人披星戴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很重要。
推荐书目(一家之言,谨慎参考)
1.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史论结合,博采众长,武断地评价为国内最好的国关史教材(乃至著作)。
配合阅读:
(1)陈乐民 《欧洲文明十五讲》
此书是备考期间的意外收获之一。
(2)陈衡哲《西洋史》
民国大家所写,语言极简。
(3)陈乐民 资中筠 “冷眼向洋”系列
有人说“代表了中国学人观察世界的最高水平”。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大国的兴衰》等没事也可以翻翻。
#其他国关史教材(诸如刘德斌、唐贤兴等等)可作工具书查看史实细节。
2.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
国关理论的总结梳理,语言简练,考试足够用。
#摩根索、沃尔兹、基欧汉、温特等人的大作有空可以翻翻。
#其他国关理论教材(如杰克逊、王逸舟等等)也可看看。
3.唐世平《塑造中国的的理想安全环境》
国关大牛早年写的书,系统分析中国外交,今天读来仍有分量。
4.明斯特 《国际关系精要》
经典教材,便于入门,也便于梳理。
5.刑悦 《 国际关系:理论、历史和现实》
本土化的《国际关系精要》
6.罗斯金的《政治科学》
经典教材,不轻易下结论,而是提出很多问题。
7.“中国学者看世界”系列(共八本)
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挑着看,有利于纵览全局。
关于期刊
所有国关类期刊都可以翻一翻,看多了心中自有一杆称。
关于真题
看近三到五年真题足够,带着问题看书更有效率。待大部分真题有解答框架时,便是乘风破浪时。
锦上添花的
如果在上海,可以去复旦、上外选择性地蹭课听讲座;不在上海的,也可通过关注复旦及上外国关院网站获取相关资讯。
可能的收获
1.近乎独立地学习一门学科
2.了解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一般原理
3.理解中国作为其中一分子的世界及其关系
4.历练自己的心智(专注、耐心、意志力、情感的稳定性等等)
5.取得上外通行证(可能性极大,多一点努力就多一些可能性)
就业的可能方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稍不留神,便成屌丝。)
1.公务员。最对口的是外交部,其他部门(包括国企事业单位)未尝不可。
2.学术。少数人的选择,每年有两个公派欧洲的读博名额,也有人国内读博。
3.企业。多数人的归宿,要好生提升自己。
4.其他。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勇敢迎接未知。
来源:千研万语-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官方论坛 作者:cjz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