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岐山打电话 美财长变决定?美国财政部推迟向国会提交汇率报告的缘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20: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汇率报告押后 美国参议员怒骂白宫无耻 (明报,2010年10月16日)

  美国财政部周五突然指人民币近月已加快升值,宣布延迟公布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控国的报告。消息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公布前不久,与美国财长盖特纳通电话,「就中美经济关係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未知双方是否在电话中讨论报告问题。参众议员对政府的「双面人」行为毫不卖帐,直斥华府「无耻」。
  美方在公布中国汇率报告前夕急煞车,背后原因引起揣测。据新华社报道,王岐山以「胡Jintao主席特别代表」的身分,在北京时间周五晚曾「应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盖特纳通电话,就中美经济关係问题交换意见。讨论内容未有公开,但美国财政部随即在北京时间周六凌晨1时宣布,押后至下月国会中期选举和20国集团(G20)峰会后,才公布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控黑名单,相信是为避免人民币在短期内继续成为议题。
  财政部发表声明指出,在未来几星期,美国将和有关各方举行一系列高端会议,因此决定推迟公布汇率报告。声明又罕有地讚赏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称中国自6月宣布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升值3%,若人民币保持每月逾1%的升值速度,将可望扭转国际货币基金会口中的「严重偏低汇价」。
  不过,有美国匿名官员透露,华府会继续就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预期稍后于韩国举行的G20外长会议及下月的G20首脑会议,多国将加入美国行列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而白宫正研究争取亚洲货币协调升值,提高中国让人民币升值的意愿。
  路透社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正在寻求多边途径解决与中国间的汇率争端,而不是激起最大债权国——中国的对抗,否则双方出现的贸易战势令美国复苏脚步放慢。美国传媒认为,押后公布报告说明美国政府容许中国有更多时间显示汇改诚意,并向美国工会、商界及国会表明,即使没有把中国标籤为汇率操控国,政府坚持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不变。
  不过,民主、共和两党均对财政部的决定感到不满。民主党籍的众议院贸易工作组主席米萧(Mike Michaud)说:「财政部再次选择押后公布是无耻的,显示政府无决心以强硬手段改变中国不公平的汇率政策」。

美国财政部推迟向国会提交汇率报告 (美国参考,2010年10月15日)


  美国财政部就有关推迟向国会提交《国际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报告》的决定的声明
  2010年10月15日
  华盛顿—— 自9月初以来,中国加快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步伐,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对此表示肯定,但同时指出,继续保持这一态势是重要的。
  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将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并将允许人民币汇率按照市场供需关系升值。自那时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大约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论,人民币的汇率是处于大幅低估状态的。自2010年9月2日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已经加快,速度达到每月升值1%以上。如果这一态势持续下去,这将有助于纠正处于大幅低估状态的人民币汇率。
  如果中国继续实施改革,以扩大内需,并且允许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反映经济基本面的供需关系,那么,中国将为在全球层面上实现再平衡做出重大、积极的贡献,这有助于减少那些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压力,并为中国在世界上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要想让全球经济实现更加强劲、更加平衡并可持续的复苏,这是一个挑战,并且是一个多边的挑战,而不仅仅是中国和美国的责任。这一挑战要求所有的经济大国都要实施政策改革。
  在未来数周的时间里,二十国集团和亚太地区的国家元首、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将参加若干重要的会议。要争取实现更加强劲并更加平衡的增长,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上述会议让各国有机会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为了利用这些重要的会议所提供的机会,美国财政部将推迟发布有关国际经济政策及汇率政策的报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9-6 21:50:07 | 只看该作者
王岐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9-6 21:56:39 | 只看该作者
王岐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05: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